第一单元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第一课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
第一目 我们向往公平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公平的含义,理智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能与人进行公平地合作。
2.树立公平意识,自觉追求和维护社会公平。
二、重点难点:
理解公平的含义;自觉追求和维护社会公平
课前预习案
阅读课本第3-8页,在课本上用铅笔标出下列问题:
1.社会公平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有什么作用?
3.什么是公平?如何理解公平的含义?
4.公平对于合作有什么作用?
课内探究案
任务一: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
【活动一】
阅读3-4页案例,回答:
(1)你认为这对李明公平吗?为什么?
(2)你应怎么理解生活中的公平?
归纳总结:
【活动二】
王某的做法对刘某是否公平?这种做法会导致什么结果?
归纳总结:
填一填,第5页表格,认识社会合作需要公平的合作。
任务二: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
【活动一】列举,社会生活中有哪些不公平的现象?我们如何看待这些不公平的现象?
归纳:
国家为推动社会公平采取了哪些措施?
【活动二】
温家宝总理帮助农民工追讨工资对维护社会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
有人认为,维护社会公平是国家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事,与我们是无关的。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归纳总结:
为什么说公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当堂达标】
1三个和尚的故事告诉我们( )
①社会生活中不想获得也就不必付出 ②社会生活需要合作,更需要良好的合作 ③公平是良好合作不可缺少的条件 ④良好的合作离不开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当今时代,公平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列事例能体现社会生活公平的是( )
①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②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③调节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 ④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
3.国务院宣布,自2008年9月起,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农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这一政策的实施()
①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②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 ③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④说明国家追求社会公平,努力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公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平就是一个人承担着少于应承担的责任
B.公平是得到自己该得的,分担自己该做的
C.公平就是一个人取得了多于应得的利益
D.公平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5.学校给了八年级一个市级三好学生名额。通过表决,老师将名额给了大家都不看好的王涛,而大家通过举手表决票数最高的林蕾却没有评上,大家都为林蕾打抱不平。林蕾却说:没有什么,给谁都一样,老师没有选我,是因为我做的还不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去做。这说明( )
①公平与否往往会受到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制约 ②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我们应该正确分析,理智对待 ③当我们遇到不公平时,我们应不惜一切代价,以维护我们的公平权利 ④当代社会竞争激烈,不必强调公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6.(2010湖北枣阳) 公平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是否公平、如何做到公平的问题。下列对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公平就是绝对平均 B.公平就是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C.公平是一种好的机遇和命运 D.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
课后提升案
观察社会生活中有哪些不公平的现象,为解决这些不公平的现象提一下自己的建议。
轮番涨价行为是挑战“维稳”
宋鸿兵对话弗格森:我们对当前金融局势很悲观
国有情结与私有情结
打黑行动应由重庆推向全国
用美国的战略证明龙永图说“中国越开放就越安全”是瞪眼说瞎话
《石油战争》、《粮食危机》和《金融海啸》作者恩道尔:美国希望中国加入富人俱乐部是为让中国变穷
宋鸿兵:全球股市下半年或调整 美元势必贬值
《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内地亿元富翁近万
CCI海外行贿案名单再添两家中国公司
温州十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2014
2014广东顺德高二文科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评李荣融再次要求公退私进!
时政热点:中国“十三五”开局改革部署突出“两个聚焦”
通钢副总否认高层策划通钢事件
美国救市代价可能高达23.7万亿
“通钢事件”警示:企业重组必须让职工参与
通钢命案敲钢铁业重组警钟 重组当关注员工情绪
2014高二政治上学期试题
A股或将迎来中期调整 美元大有可能迎来第二轮雪崩
《国器》震荡波
中国成人才流失最大国 百万精英滞留海外
外国媒体评述吉林通钢事件
毛泽东向身边护士袒露心迹——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
如果连国资委都没了“国有情节”,那么公有制为主体还能保证吗?
国有情结存在说明社会主义不会灭亡
通钢工人为何如此憎恶建龙
改革不能丢掉人民的利益
改革战略与辩证思维
陈国君之死,是个必然
2014云南玉龙县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试卷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