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授课人:洪木生
一、教学内容:
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人教版)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中第二框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记住宪法对国家性质、根本制度的规定以及我国宪法的构成。
2、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过程与方法:
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宪法的作用和法律地位,学会从不同方面全面看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能初步认识到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依宪治国,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难点:宪法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问题导入法、对比法、列举法、活动探究法。
五、教时:1课时
六、课前准备
教师:
了解学生面临的问题,如在我国,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许多学生认为宪法高高向上,离我们很远等等。
储备相关的宪法知识与典型材料,以利于结合课文相关内容的教学穿插使用。
学生:
熟悉本节教学内容,从关于宪法的作用、宪法的法律地位等方面收集材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做好法律家族聚会的模拟表演。
七、教学过程:
①复习回顾,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②模拟法律家族聚会,提出问题讨论宪法的作用。
③齐声朗读,明确宪法规定的最根本内容。
④列举说明宪法内容与时俱进,更加丰富。
⑤问题讨论,了解宪法的构成。
⑥案例分析,澄清认识,明确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
⑦看图例,了解宪法所具有的地位和法律效力
⑧填表掌握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宪法具有的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是我们的根本活动准则
⑨预习相关链接,认识宪法制定、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八、课堂小结:
本框题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通过宪法与普通法律在内容上、法律效力上、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的比较,使我们全面了解了宪法。
九、作业设置: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节课教学重点,请同学们填写小黑板相关的内容,以加深对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的理解
板书设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依宪治国 立法基础和依据
治国安邦 宪法的作用 宪法具有最高 最高法律效力
的总章程 宪法内容 的法律地位 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的构成 制定和修改程序 更为严格
经济时事热点:产业扶贫也要遵循市场规律
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家主权的观察
文化时事热点:5岁上17个班,是否拔苗助长?
多管齐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党政关系的几个理论问题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引论
经济时事热点:违规收费仅2.3%绝非比例问题
社会时事热点:提高科研项目人员费,不妨先落实年薪制
习近平向第七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致贺信
社会时事热点:《未成年人保护法》别成了犯法“保护伞”
政治自由的悖论
九年级下学期政治期末考试测试卷
经济时事热点:门票经济的拐点快到了
国务院发布农田水利条例
李克强主持召开6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关注儿童成长
保守主义经济学家的民主理论
社会时事热点:母亲偷“六一节”礼物不应止于心酸
经济时事热点:深刻理解科技创新的“又一个春天”
经济时事热点:解决快递实名遇冷需加强行业监管
社会时事热点:处处樱花又何必
2016年初一地理下册期末知识点梳理
罗尔斯与自由主义传统
哈维尔的政治哲学初探
社会时事热点:保护孩子不能仅靠“熊孩子险”
社会时事热点:“有序”不该是“人情”的敌人
上网低龄化不可忽视
中国君主制度研究的基本命题的一个尝试
中国现代法治主义理论的另一个视角
七年级下学期政治期末考点复习
李克强在会见亚洲新闻联盟媒体负责人并座谈时的谈话(全文)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