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悦纳自己的青春期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教学设计> 七年级政治悦纳自己的青春期教学设计

七年级政治悦纳自己的青春期教学设计

查字典政治网 2015-12-21

【摘要】本篇文章七年级政治悦纳自己的青春期教学设计是查字典政治网为您精心准备的,希望教师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教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互动式教学安排和过程,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一、设计宗旨以人为本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这就意味着新的基础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把学生看成是有理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和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教育。这种教育观反映在教师身上,可以使学生逐渐形成本体意识、主体意识、个体意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一切以学生为本,心中装着学生,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人生幸福。教师要理解学生,而理解与爱是紧密相连的,心中无爱的人不会理解他人。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处处都有爱的流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同时使学生和家长体会到老师在孩子与家长之间所起的桥梁作用。使孩子们愿意交流、倾诉;家长诚意表达、反馈。充分体现了教师是社会、家庭、学校三者合力为了孩子教育的实施者。

二、教材分析从实际出发

本节课是鲁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的内容,这一节的教学内容,真正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只有了解这些内容,才有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而教师也只有真正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课前对全校七年级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不记名);统计结果:有86%的学生已经完全进入了青春期的个体发育阶段,对相关的生理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令我震惊的是有73.3%的学生或多或少的都有心理烦恼和困惑。得知我们的学生存在很多心理问题,内心有许多心结等待我们解开。所以,我就大胆的对教材进行创新、重组的尝试:决定在原来课时已经结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课时专门解决学生的心理烦恼和困惑问题。目的使学生认识到本节课教学不是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是实实在在的解决自己的困惑。这样做不仅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还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三、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本节内容的具体标准,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在课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课堂上交流,获得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知道如何克服一些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讨论、比较、交流的方法,学会自我排忧解难的能力,用正确的方式指导自己健康渡过青春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关爱自己、家人和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康地渡过青春期,使自己成为乐观向上的人。

重点:让学生重点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

难点:了解造成心里烦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四、学情分析涌动青春

七年级的学生,刚步入青春期阶段,他们不仅充满朝气与活力,内心还有很多迷惑,他们渴望获得青春期的知识,但多数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又羞于和老师、长辈沟通,更多时候是同龄人在一起私下交流,很多问题他们似懂非懂,但又充满好奇。通过问卷得知部分学生有回避的心理,有的同学要求男、女生分开上课;甚至有的学生提出这些内容就别讲了。这一现象对我触动很大。我认为这部分知识必须认真教,并且让学生从心里认为是必学的知识。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青春期是必经阶段,它是人生最美好、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进行适时、适量、适度的相关知识学习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五、教学过程一步一个脚印

1、创设情境:(课前两分钟播放花季雨季短片、歌曲)同学们从这首歌中听到,青春期如花季、雨季,但我们绝不能被花香所迷惑,也不能被大雨淋湿,所以,我们师生要共同撑起青春期的雨伞。

诊断性评价:在学生心中,老师似乎不理解他们。而渴望被理解、被欣赏是人的一种基本精神需求。此环节设计使学生从内心感受自己得到老师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入状态。

2、进入主题:教师:让学生解读柱状图(全年部七年级学生对调查表中问题4、你进入青春期内心有困惑吗?你的困惑是什么?的调查结果);学生:得知有困惑的有1253人,没有困惑的有92人(其中有5人此题没答)。同学们为之震惊的同时,再进一步解读自己班级的情况;从具体数据中每位同学都深深认识到有困惑的同学很多,以及问题的严重性。教师提问:同学们认为你们的困惑需要解决吗?学生:异口同声的答到:需要!老师将同学们的烦恼与困惑归为四类:一是青春期的美二是学习压力;三是异性同学相处,会误认为是处对象四是不愿与父母交流沟;想独立,有叛逆心理等困惑;现在我们就共同来解决它。诊断性评价: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目标。由学生的自身入手,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及想了解的渴望。同时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老师是在为他们服务,本内容是实实在在的解决自己的困惑,从而培养学生的本体意识、主体意识、个体意识的形成。

3、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1)青春期的美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包括:青春痘、少女减肥、美甲、美发、吸烟、饮酒等,请同学们品头论足,开放式回答;学生大胆的发表见解,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教师倾听的同时,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类型及时回应,可适时利用多媒体显示各组图片资料及其危害。教师总结,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是最美丽的,无需任何修饰。

诊断性评价: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内化知识,运用对比方法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青春期卫生保健的重要性,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美。在健康的前提下,让每个学生都能成长为有个性的自己。

2)学习压力

教师提出还有一种烦恼困惑着大多数同学,那就是学习的压力问题。不管是学习成绩好与差,同学们都有压力,那么如何在强大的压力下还能继续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呢?①请同学们谈谈你是怎样缓解压力的?教师设计一环节:请同学们交换金苹果(如果每位同学手里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后,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我们每人都有一种减压的方法,互相交换后,每个人就会有多种减压方法),学生积极主动介绍学习方法及减轻压力的方法,同学互评,给予合理建议。②请与同学朝夕相处的、最了解同学们的班主任老师给我们介绍适合的缓解压力的建议与方法。由于是自己的班主任,所以学生兴奋并能全神贯注的听乐于接受。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③教师向学生推荐一本书《中考优秀学生的成长启示录》希望众多好的学习方法及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对同学有所帮助。教师总结:同学们其实每个人都有压力,有压力才能有动力,我们应学会变压力为动力,让我们开足马力冲向美好的未来。

诊断性评价:通过学生自身的经历体验,生生互评、师生互动的形式,全方位的投入到学习缓解学习压力的方法中,营造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平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异性同学交往

缓解压力的目的就是同学们每天要有乐观向上的愉快心情,可是每天同学们之间相处时间是最长多,这样同学间相处的是否愉快就会直接影响心情。教师出示,同学在问卷中有这样的烦恼:①为什么男女同学接触多了其他同学就会说闲话?②进入初中,男女同学不在象小学时在一起玩,不知道该怎样相处了?教师问:同学都有同感吗?学生:是。请同学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与异性同学交往呢?学生:自由组合讨论交流看法,小组发表见解。其它组给予补充点评。教师及时评价。教师出示心理专家给同学们的建议:异性同学之间交往应建立广泛的友爱圈,相互尊重,社交公开,把握分寸(体态、目光、空间、语言、服饰等)要自爱、自重。教师总结:在异性同学交往上,我们应相互尊重、光明磊落地进行文明交往,建立起纯洁的友谊,发挥互补的作用。

诊断性评价:使学生了解同学间相处的方法及原则;使学生在异性交往时有章可循,为同学们营造出一个健康快乐的交往环境。

4)与父母沟通

教师提问:如果在同学交往时有处理不好的问题,你愿意与老师、父母交流,听听他们的建议吗?学生:不愿意(声音不大但人数很多)。①说说你不愿与父母沟通的原因好吗?学生很踊跃发言(敞开心扉,没有戒备心理,表情很委屈)说出自己的心声。教师认真倾听适时给予手语鼓励。教师:同学们觉得父母不理解你们,你可知道父母也在想:孩子,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很多时候孩子们不领情,这让大人们很委屈,怎么就不明白长辈的良苦用心?而孩子却说:爸爸、妈妈、老师,其实你不懂我的心。②在家长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您最想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而其中一位妈妈最想对孩子说的话是:能和妈妈说说心理话吗?(大屏幕显示停留几秒)教师问:同学们觉得这个要求过分吗?学生:不过分(声音小,很愧疚不好意思)。教师给学生的建议:面对我们父母,对立不如对话。在同学们和父母发生冲突时,同学们可以尝试做到缓冲三步曲忍着不说(在父母发对你脾气时,同学倾听着,别抢话说)、想好再说(父母气消了,同学把要说的话,想好了再说)、好话好说(同学有话,要有礼貌和气的说)。其实父母对同学们的约束是为了让你飞的更高更好。③(大屏幕显示)沟通从这开始环节,中间是跳动的心,两侧分别是:爸爸妈妈我想说,孩子我们很想听;加背景音乐《懂你》。先请同学说出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天真可爱的学生:眼含热泪说出了各自埋藏在内心很深很久的感人话语;在座的学生家长也激动的吐出他们的心声及对孩子的希望,同时表示要与孩子改变沟通方式,由于部分家长没有来到课堂,但教师把他们最想对孩子说的话打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学生凝神注视,细品父母的用心,从孩子的表情可看出在暗下决心要加油努力!教师总结:孩子们听到你们的感人话语,突然觉得你们长大了,懂得了感恩,懂得报答,其实对于父母最好的报答就是无论你身处何方,做任何事都要让父母放心、安心。 同学们,我们要学会真诚地与父母沟通,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真心地检讨自己,学会宽容、大度地对待他们的过错,为父母分担忧愁,共享快乐,你会真正感到自己长大了。

诊断性评价:通过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说出心理话,并为学生、家长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发挥教师在学生与家长间的桥梁作用。

总结:同学们,生活中不但有七彩阳光,还会有狂风暴雨,生活中难免有烦恼,这些都是正常的,都是人生必经的历程,在解决烦恼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走向成熟,长大成人。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解决烦恼,快乐生活,让我们共同去感悟人生的美好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所获得体会、感悟,用于自己的实践,真正做到学有所感、学有所得。引导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整体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诊断性评价:马斯洛曾经说过:自尊和受人尊敬是人生存的一种基本需求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没一个人多有很强的自尊心。每一学生都非常渴望老师和家长的尊敬和爱护。给他们一个亲切笑容,一个温馨的目光,一个赞美的手势,都会让他们的心田拨开乌云见太阳。教师创设平台,让孩子心与父母的心交汇,手与手相牵。化解平日的隔阂使父母与孩子都露出愉快的笑脸。作为教师要尝试做好学生与父母间的桥梁。

六、课后笔记――撑起同心伞共渡青春雨季

进入一个新的班集体,同学间都非常陌生。对于从未见过面的新同学,他们都渴望能尽快了解彼此。但有的同学特别是一些内向、不善于言辞的学生,在与新同学的交往中,往往很难迈出第一步。本课的活动一就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机会,让同学相互间有个初步的了解,该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也争先恐后地进行猜测,保证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一是情景问答,在给学生创设好三个情景后,让学生四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时,我会深入到几个小组的讨论中,并做适当的启发。最后在小组的基础上进行大组讨论,得出结论:一个人独处是寂寞、无聊、绝望;只有与人交往、相处,才能战胜孤独。

活动二1、谈谈我的同学,让学生填写书上的问题,完成后让大家交换书本,因为同学间还不是很熟悉,甚至连名字都不清楚,看了别人的回答,对其他同学就能有所了解了。2、分组讨论如何让大家喜欢我,这其实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标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于是他们会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这对于学生的人格完善也有所帮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初一政治视频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走近老师》辽宁李德龙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4.10 感受生命的意义》河北张建存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6 集体生活邀请我 》吉林郭丽媛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4.8 生命可以永恒吗》湖北贺德梅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7 节奏与旋律 》重庆鲁春华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7 单音与和声 》辽宁李瑞洁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下《情绪的管理》天津尚嫔嫔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4.9 法律保障生活》天津高春雨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6 集体生活邀请我 》广西彭琼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7 节奏与旋律 》广东黄微微

与"七年级政治悦纳自己的青春期教学设计"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政治教案
政治课件
政治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