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查字典政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政治教案:八年级政治明辨是非教学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政治明辨是非教学案
《明辨是非》 第一课时
一。预习目标:
知识目标:1.什么是良知
2.如何铸造良知的标尺
3.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的道路上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能力目标: 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二.预习过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同学,你能说出这句话的含义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透视自我
以下行为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小志虽然很健谈,但晚睡铃响后从不和别人聊天谈心。 ( )
2、小志的好心被人误解后,发誓以后从不再做这种好心没好报的事情。 ( )
3、小志打了小权一顿,因为小权叫他的绰号。 ( )
4、班委误登了小志的名字,以为他违反纪律,小志偷偷把名字擦了。 ( )
5、小志猜想老师今天可能不会检查卫生,所以就没有把教室打扫干净。 ( )
思考:做人要有一把良知的标尺,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本P11探究园班级风景
思考:你如何评价小立和王云海这两个好朋友的言行?你觉得哥们义气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透视社会
材料一:2005年1月1日上午十时半,成都市有一对携巨款的夫妇遭到两名歹徒的飞车抢劫,在与歹徒争斗过程中,装有巨款的塑料袋被撕破,数千张百元大钞满天飞。
如果你当时在成都恰好遇到这一幕,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见喊声,有七名保安飞快地追过去,不惧歹徒飞舞着的刀,最终将其制服;最后一幕更是感人至深:周围的商家和路过的群众都围过来帮他捡钱,27万元一分不少地回到受害人手中。
材料二:2005年1月16日,一辆货车行至桥口双墩时失火,车主组织几名民工,爬上车灭火,无奈火势越来越猛消防车闻讯赶至,边用水朝火猛喷,边将已着火的东西推下卡车,以免引燃更多物品。于此同时,数十名围观者一哄而上,狂捡值钱的东西据为己有。车主等上前阻拦,但因人少势单,控制不住局势。警方赶至后,才将哄抢的人群驱散。
提问:请你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去比较两则材料的市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14页思考:怎样铸造良知的标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课本15页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有这么一句话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父母长辈总会告诉我们他们的许许多多的人生经验,以及会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长辈的话我们要一概接受。这个观点正确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对待长辈亲朋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信大家都有上网浏览网业、看电视、阅读报刊的习惯吧,那么我们该怎样对待公共传媒发出的信息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常生活中有的同学是饮食跟着广告走,服装跟着名牌走,针对这种现象请你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社会流行?你还能举出其它哪些社会流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课文17页思考我们该不该追星,该怎样追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预习过程:
一、在很多时候,我们心中已经明白是非对错,却依然是那么难以选择!请同学看课本17页《选择》并思考:当生活中出现了情感与原则冲突的事情,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本16页,思考我们怎样才能跨越障碍,正确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同过你的预习,你还什么疑惑吗?有的话请写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字典政治网初中频道
时政热点:“上任一月即被免”彰显制度力量
时政热点: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地生根
时政热点:不打招呼的“暗访”才是“原生态”
2017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的注意事项
各地2017年高考报名启动,有哪些新变化考生家长需要注意呢?
经济时事热点:三居出租屋藏30张床,租房市场的一个缩影
“1元赡养费”不是钱的问题
2016年11月6日时事政治(国际)
2016年9月第1周国际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2016年11月5日时事政治(国际)
社会时事热点:“保姆虐童”事件 其实是一面镜子
政治时事热点:G20峰会,奉献中国智慧 彰显中国情怀
时政热点:为何总有落马官员“生活不能自理”
文化时事热点:不是每句“对不起”都能回应“没关系”
杭州B20峰会三大亮点
G20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习近平这样说
文化时事热点:家长租房“陪读”是爱还是害?
书记怒斥干部的发言不能太“火”
七年级政治上册《家的意味》同步练习题
经济时事热点:G20峰会,世界经济的“最忆是杭州”
环境时事热点:治理噪音污染,执行要跟上
社会时事热点:“孝老假”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
2016年11月5日国内时事新闻
2016年9月5日时事政治(国内)
“中国印记”为何值得期待
文化时事热点:让“寒门出贵子”之路更通畅
社会时事热点:“最苦城市排行榜”折射为梦想打拼的爱与痛
经济时事热点:互联网广告不再是“脱缰野马”
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
2016年11月4日国内时事新闻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