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查字典政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政治教案:友好交往礼为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友好交往礼为先
课 题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第 2 课时 累计 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锻炼辩证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善待他人,对人对己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为善由我始的交往态度,具备换位思考的意识和素质,形成与人为善的好品质。
学习重点 认识换位思考的实质,并掌握换位思考的技能。
学习难点 正确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 习 过 程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时间 学习要求
一、知识链接:
1、 辨析。宽容是原谅和不计较他人,所以我们要原谅他人所有的错误。
2、 谈谈宽容的重要性。
激趣导入: 《盲人提灯》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及实质。
2、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含义。
3、换位思考的实质与要求。
三、合作探究:
1、分析P105的事例。
你有过被人捉弄的经历吗?如果有当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自己不喜欢的事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
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
2、阅读故事管鲍之交。
你是否希望拥有像鲍叔牙这样的朋友?为什么?
5
10
15 简单回顾上节知识点,随机点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自觉思考,然后做评判。
先整体感知本章节,然后围绕自主学习目标,在教材上把重点内容划出来。(注意看书的习惯,一手拿书一手拿笔,随时记录。)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懂得在人际交往中礼貌的作用
(2)理解礼貌与尊重之间的关系
(3)懂得人际交往中礼仪的作用
(4)知道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
2、能力目标
(1)在生活中以礼待人的能力
(2)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礼貌的恰当方式
(3)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及践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1)以礼待人,尊重他人所获得的快乐体验
(2)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但尊重他表达意见的权
(3)以礼貌为高尚、不讲礼貌为耻的态度
(4)鄙视不讲文明、不讲礼貌的各种行为
(5)以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展示自己风采的态度和行为
本课安排依据
1、学生面临的问题
在传统道德受到挑战、各种观念激烈冲突的时代,青少年在文明礼貌方面存在欠缺。正确的礼貌礼仪没能在青少年身上牢牢扎根,不良影响却很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当代青少年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着力关注孩子智力、学业发展,忽视礼貌、礼仪方面的培育和熏陶,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礼仪、缺乏礼貌,甚至蛮横无礼。针对青少年的这一现状,有必要加强礼貌礼仪教育。
礼貌礼仪在人生成长过程中是一门学问,需要专门的指导。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它具有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涵养道德、提升境界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学的指导与训练,对青少年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大有益处。加强礼貌礼仪教育,是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过程的需要。
讲礼貌、重礼仪是现代人的一项标志。一个人是否讲究文明礼貌,不只是个人的事,而直接影响周围的人乃至社会风气、民族尊严。因此,注重自身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的幽雅礼仪,了解现代社会的交际方式,是学生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
2、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中的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是设计本课内容的直接根据。
课时安排:本课计划用2课时授完。
教学方法:
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主,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中感受和体验文明礼貌的魅力。关键之处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认知上引导学生对文明礼貌行为的认识,对不同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乃至论辩。要注意活化知识,不断生成教学内容。
礼貌与礼仪重在日常生活中的养成,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透过生活中的小事,从礼貌礼仪的视角领悟其中的深刻道理。
第一课时(总第19课时)
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礼貌显魅力。
教学重点:
为什么说礼貌是尊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情景活动一:评一评,说一说新华书店前,两个中学生正在买书。
分析讨论:
① 甲、乙两个学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同?
甲有礼貌,而乙不懂礼貌。
②甲、乙的不同行为分别给交往对象(售货员)什么感受?
甲有教养而乙没有教养。
③甲、乙的行为分别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
甲顺利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而乙因为不懂礼貌,在交往中遭受挫折。
教师总结:
本活动是通过两种行为的对比,说明礼貌和不礼貌的行为所带来的不同后果。待人礼貌的人受到别人的尊重,因为礼貌就是尊重,你对人尊重,人对你也尊重。
2、板书标题: 礼 貌 是 尊 重
二、讲授新课
1、礼貌是尊重
(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
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学生朗读教材P79页第一段后教师讲述。)
想一想:为什么说礼貌是尊重?
教师讲述:
第一,礼貌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动物的群集完全是出于本能,其间不存在礼貌问题,更谈不上尊重。人的行为则体现社会性,人在社会中生存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礼貌就是其中的规范之一。客观上讲,以礼待人是维系人际关系的一条纽带。
第二,对人礼貌是尊重他人的具体体现。礼貌待人首先意味着平等待人,即每一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歧视他人,不中伤他人,不强求他人。从根本上讲,这是尊重人的表现。
第三,礼貌待人也意味着宽容他人。对他人表现出来行为能够悦纳、谦让,即理解他人,认可他人,珍视他人的个性,给他人的个性留有广阔的空间,这正是尊重他人的真正表现。
第四,礼貌待人意味着与人友好相处。与人交往中,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态度是待人友好的直接表现,更体现为对他人的尊重。
第五,对人礼貌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体现。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体现了自身的美好,因此,礼貌也是对自身尊重的一种体现。
2014七年级第二学期政治期末考试题
2014初一下册政治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秋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测试卷
初一政治测试题上册精选
秋期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简答题
秋七年级思想品德测试卷
2014年七年级下册政治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初中政治第二册期末试题2014
2014年秋期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测试卷
2014初一政治下册期末测试题答案
思想品德2014年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七年级第二学期政治期末考试题2014年
秋期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试卷
初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4
2014年七年级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
2014年七年级思想品德试卷
初中七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试卷
2014初中政治第二册期末考试题答案
初一下学期政治期末试卷
2014初一政治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卷2014
初一政治期末试卷完整版
2014初一下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2014七年级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2014初一政治下册期末试卷
2014七年级第一学期政治期末检测试卷
2014初一年级政治上册同步测试卷
2014七年级第二学期政治期末试题答案
2014七年级上册政治考试测试题
2014年初一年级政治期末预测试卷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