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知目标
了解人为什么要宽容及宽容的内涵。
2、能力目标
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以自己的行动宽容他人。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宽容的内涵及宽容的原则。
教学难点
宽容有原则,宽容与麻木不仁的区别。
教学方法
活动体验反思教学法
本课安排依据
学生面临的问题
宽容是一种境界,是高尚的道德。有的学生存在自我中心、心胸狭隘的心理,缺乏谦让,对他人缺乏包容之心。不善于宽容、体谅,就无法适应人际关系的要求,更无法形成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团队精神。针对学生中的问题,有必要进行宽容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框题: (一)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2、情景导入
(学生朗读教材引言内容,教师由此引出本目的教学)
二、讲授新课:
1、金无足赤 人各有别
情景活动一:清朝大学士张英的故事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典故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需要宽容,宽容是美德的重要内容。)
想一想:
张英的家人和邻居为什么会转变态度?
(是宽容让他们转变了态度,张英的回信让他们懂得了宽容的道理。)
宽容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力量?
(1)什么是宽容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我们要学会以宽待人。
(2)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
情景活动二:性格不同的人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见教材P101页材料)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尊重彼此的个性。)
想一想:(学生阅读教材P102页后讨论回答)
性格不同的两个人为什么能成为要好的朋友呢?
教师讲述:
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需要尊重彼此的个性。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矛盾就拒绝合作、回避交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3)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冲突
情景活动三:人非圣贤,生活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冲突(见教材P102页材料)
(活动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人非圣贤,生活中的冲突是难免的,只有本着真诚接纳、理解谅解的原则,就没有不能化解的冲突。)
想一想:(学生阅读教材后讨论回答)
你有过原谅别人的经历吗?把你当时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你有过接受别人原谅的经历吗?把你当时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创造政治课教学吸引力 激发学生政治学习兴趣
时政热点:公积金管理如何体现效率与公平
美德英俄五位学者反思和剖析美国民主困境
总理记者会释放“中国红利”饱含“民本情怀”
2016学年高一下册政治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后练习
“一带一路”投资政治风险研究之德国
美国难逃霸极必衰的历史规律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
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一带一路”战略
2016学年高二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检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册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练习2016
域外势力加大对缅甸介入及其影响
俄罗斯如何看待丝绸之路经济带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及其对“疆独”组织的资助
网状伙伴外交机制:中俄合作的新路径
时政热点:总理用“政府的痛”换“民间高手”的“轻舞飞扬”
南海、东海还是台海?——美国“可控混乱”理论的新冒险
全球反法西斯格局中重新评价中国抗战
“一带一路”——祈愿审慎
时政热点:机关拆墙建公园 这个秀做得好
论中美俄三角关系
时政热点:反腐倡廉必须落实到基层
二战后70年来美国对中国的6次重大战略误判
高二政治下册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检测题(含答案)
2016高二下册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点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政治维度
欧亚洲际高铁改变地缘政治
拥有财产的权利练习题:初二下册政治第三单元第7课
高二下册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点梳理
美智库鼓动美国准备反俄中的“战术”核战争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