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论文:知识分类与高中政治课教学策略的优化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教了知识却没有形成适当的能力以及课堂教学不能做到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的问题。这一状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课堂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由于缺乏现代知识分类学方面的知识与技术的指导造成了教学设计的先天性不足。本文根据f12dsfdK:JFD:L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将高中政治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两大类,并对其教学策略的优化进行探讨。
一、知识及其与教学的关系
知识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较高,但对其基本涵义目前仍有争议,不同的学科解释不尽一致,即使在同一学科看法也不尽相同。完整的知识应当包括人类知识和个体知识,知识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知识是指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自然实践经验的总结,它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各种媒体长期贮存,供后人学习和借鉴。狭义知识是指个体通过与客观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所获取的各种信息及其技能。
就知识与教学的关系而言,教学从一开始存在,就总是与一定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教学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系统文化知识,而比较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现代教学论主张把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尤其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但从本质上说,知识与能力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教学既要重视知识传授,又要重视能力培养。教学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组织性和较高的效率,它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虽然并不就是唯一途径。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要在有限的生命之内亲身实践去获取无限的知识,更是不可能的了。
因此,教学更成了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高效率地获取高质量的知识,关键在于教师怎样教。高中政治课具有理论性强和比较抽象的特点(特别是《哲学常识》部分),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很容易把政治课当成空洞的说教。因此,政治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然要涉及到如何看待高中政治的知识和对知识进行分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为出发点,精心进行高中政治的教学设计,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政治知识的分类
对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有助于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成败。知识的分类由于依据的标准不同而往往产生不同的结果。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理解,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㈠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的有关“世界是什么”的知识。从行为表现的角度看,凡是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知识称为陈述性知识。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陈述性知识主要指概念和命题。命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简单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如学习“市场”、“市场主体”、“市场体系”、“世界市场”等概念这样的单个命题所获得的知识就是这类知识。二是有意义命题的组合知识,即经过组织的言语信息。如陈述“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所需要的就是这类知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去理解这种知识。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对这类知识的教学过分强调了学生死记硬背,教只做粗略、原则、机械的命题解释,目的只是给一个标准式的答案,严重忽视了学生对陈述性知识中符号或词语意义的获取。
实现高考改革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
全国政协举行新年茶话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依法遏制强势利益集团腐败
2016年1月1日时事政治(国内)
“周扒皮”被冤枉了吗?
林钢事件“违法博弈”因何而起
2015年12月31日时事政治(国际)
高一政治教学反思-政治教学反思
朱佳木国庆60周年前夕谈国史研究——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
习近平会见崔世安
2016年1月4日时事政治(国内)
2016年1月2日时事政治(国内)
2015年12月30日时事政治(国际)
韩正:重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高一上学期政治教学反思
时政热点:改革大思维 用大数据聚焦“四风”
高一政治上学期教学反思1
高二政治教学反思-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张占斌:开启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新征程
高一新课程政治课堂教学反思
高二政治教学反思-第一学期高二思想品德期中试卷分析
高一政治教学反思-下学期高一思想品德期中试卷分析
高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2016年1月2日时事政治(国际)
解读:纵横联动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提速
南方朔:要认清马英九搞“台独”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
深入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 始终保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
2013年1月国内外国内外时事政治汇总汇总
美国被评为全球头号危险国家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