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论文:设置在政治选择题中的“陷阱”
一些看似不难的政治选择题,为何一做就出差错?原来,命题者出于命题的某种需要,故意在考题中布下 了一个个“陷阱”,稍有不慎,就会掉进去。那么常见设置的陷阱有哪些呢?
一、利用思维定势,诱人上当
(例1)阶级斗争虽然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仍然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这里所说的“一定范 围”是指:
A.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
B.阶级斗争已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C.在各个领域大量存在的社会矛盾中主要矛盾已不具有阶级斗争性质
D.四项基本原则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对立和斗争
剖析:“一定范围”,顾名思义是指某些领域,加之教材中也讲到阶级斗争表现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 思想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因而不少同学形成了一定范围就是四个领域的思维定势。拟题者正是利用了这 一点,蓄意在试题中掩蔽了“一定范围”是指不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也不是指有的领域有,有的领域没有 ,更不是指阶级斗争的集中表现等这些重要信息,从而引导学生单纯从某些领域去考虑,结果造成不少人误选 (A)。
二、弱化重要理论,引人受骗
(例2)在集贸市场买东西,讨价还价是普遍现象。商品的卖者总是抬高卖价,买者总是压低买价,而商 品的最后成交价格,则往往是买卖双方协商的结果。这种现象表明市场价格的形成:
A.取决于市场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B.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C.受当时供求关系的影响
D.具有偶然性,无规律可循
剖析:本题从三个方面对重要理论进行了弱化:(1)A项从市场表现交易来说似乎说得过去,因为现实 生活中往往卖方讨价厉害则商品价格高些,买方还价厉害则商品价格低些,从而淡化了市场价格的形成是受供 求关系影响这一重要理论。(2)B项没有理解买方和卖方的讨价还价,并不是一种竞争关系,说到底仍是一 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从而强化了学生误选了B.(3)D项完全抹杀了市场价格的形成与供求之间的关系这 一经济理论,从而导致学生误认为市场价格受偶然性支配,无规律可循。这样的题目,错误导向性很强,解题 时务必谨慎小心。
初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分析2016春季
关于七年级政治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初一下册政治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5年政治期末试题(简答题)
邵阳县初一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试卷2015
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试题大全
2015高安市七年级思品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阳谷县七年级政治下册试卷2015
七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2015莒南县七年级思品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初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范例
初中一年级下册政治期末检测题精选
2015年七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期末政治试题2015
2015兴化三校初一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试卷2015
2015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试卷
宁城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2015
2015天津五区县七年级思品下学期期末试题
2015七年级政治下学期模拟试题
2015春学期兴化七年级思品期末试卷
2015南京市高淳区初一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2015初一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试卷
江西省初一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试卷2015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试卷(带答案)
博白县初一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试卷2015
2015孟津县初一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2015故城县初一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2015七年级政治下学期试题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