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课教学中,围绕教材中心内容,适当拓宽知识,开阔视野,进行穿插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既能使课堂中充满生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的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穿插教学是否搞得巧妙灵活,便是教学艺术的展现。
一、定量渗透,适当扩展
穿插的内容一定要与本节教材内容密切相关,围绕教学目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课外材料,或渗透历史知识,或穿插现实生活内容,或补充科普知识,面向社会、面向时代、面向生活,在内容上可以多方位,多侧面;在数量上要适当,不能喧宾夺主;在质量上要精彩切贴,不能脱离教材。如讲到“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政权问题”时,我穿插了一段历史故事:1949年,蒋介石下野。途经杭州时,为尽地主之谊,浙江省主席陈仪借西湖楼外楼饭店设宴。席间,陈仪见蒋介石心情不好,便进言道:“委座,凡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蒋介石听后,大怒,掷筷拂袖而去。陈仪也因此招致祸灾,于1950年在台湾被蒋介石所杀。穿插这段历史故事,既说明政权的重要性,又使学生认清了蒋介石的反动本质。通过渗透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观点。
穿插教学不等于举例。举例是以具体事例说明某一观点或原理,而穿插教学是拓宽知识面,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根据教学内容发展的需要而决定取舍,有较大的灵活性。如讲“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这一知识点,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把握好各种“运动”。此时,可以穿插创立了“泛系理论”的吴学谋编的一首“动字歌”:“人生在于悟动,生命在于运动,机缘在于活动,创业在于行动,开发在于优动,改革在于巧动,致富在于勤动,衰败在于懒动,创新在于主动,挨打在于被动,灾祸在于盲动,罪过在于乱动,离心在于私动,无为在于不动。”这一穿插,不仅加深了对运动的理解,而且使学生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达到提高觉悟,培养能力的效果。
二、点拨到位,恰到好处
在穿插教学中要学会“点拨”功夫。“点”,就是点中要害:“拨”,就是拨开疑惑。言简意赅,分辨清晰,所用时间不多,但效果甚佳。例如,讲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斗争时,阶级矛盾只能用“缓和”一词,不能用“调和”一词。“缓和”是指程度,“调和”是指性质,两者意义不同,“点”得清楚,就不会误用。又如,“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两概念,要点明哪一个是中心词,哪一个是修饰词;要明白若是词序颠倒了,意义就完全不同。
中国古代有许多包含哲理的寓言故事,在教学中若能适当穿插,就会使学生加深对原理的理解,获得新的认识。如讲对立统一关系时,穿插“暴君与床”的故事:“暴君在哲人面前夸口,说他对任何人拥有生杀大权。哲人却说:”陛下虽拥有生杀大权,但夜里也只能睡一张床。‘暴君听后十分生气,便命人造了一张天下最大的床,让哲人看。哲人说:“陛下的床愈大,陛下显得愈渺校”哲人用大与小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穿了暴君的愚蠢。这种穿插既深刻地阐明了原理,又有新鲜感,恰到好处。
中考政治考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初一上册政治《生命最宝贵》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
中考政治考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
中考政治考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中考政治考点:我们的共同理想
中考政治考点: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中考政治考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
中考政治考点:节能减排
七年级上册政治第2课期中复习要点:《调控情绪》
初一上册政治期中复习知识点: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
中考政治考点:艰苦创业,与时具进
中考政治考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考政治考点: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中考政治考点: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考政治考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中考政治考点: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中考政治考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中考政治考点: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中考政治考点: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中考政治考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考政治考点: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中考政治考点:国家安全的内容
中考政治考点:承担社会责任,弘扬民族精神
中考政治考点:为什么要科技创新
中考政治考点:学会选择人生,学会承担责任
中考政治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
中考政治考点: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人教版初一上册政治《知识让人生更亮丽》期中复习
最新七年级上学期政治期中复习知识点:融入新集体
中考政治考点:如何做负责任的公民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