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课教学中,围绕教材中心内容,适当拓宽知识,开阔视野,进行穿插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既能使课堂中充满生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的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穿插教学是否搞得巧妙灵活,便是教学艺术的展现。
一、定量渗透,适当扩展
穿插的内容一定要与本节教材内容密切相关,围绕教学目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课外材料,或渗透历史知识,或穿插现实生活内容,或补充科普知识,面向社会、面向时代、面向生活,在内容上可以多方位,多侧面;在数量上要适当,不能喧宾夺主;在质量上要精彩切贴,不能脱离教材。如讲到“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政权问题”时,我穿插了一段历史故事:1949年,蒋介石下野。途经杭州时,为尽地主之谊,浙江省主席陈仪借西湖楼外楼饭店设宴。席间,陈仪见蒋介石心情不好,便进言道:“委座,凡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蒋介石听后,大怒,掷筷拂袖而去。陈仪也因此招致祸灾,于1950年在台湾被蒋介石所杀。穿插这段历史故事,既说明政权的重要性,又使学生认清了蒋介石的反动本质。通过渗透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观点。
穿插教学不等于举例。举例是以具体事例说明某一观点或原理,而穿插教学是拓宽知识面,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根据教学内容发展的需要而决定取舍,有较大的灵活性。如讲“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这一知识点,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把握好各种“运动”。此时,可以穿插创立了“泛系理论”的吴学谋编的一首“动字歌”:“人生在于悟动,生命在于运动,机缘在于活动,创业在于行动,开发在于优动,改革在于巧动,致富在于勤动,衰败在于懒动,创新在于主动,挨打在于被动,灾祸在于盲动,罪过在于乱动,离心在于私动,无为在于不动。”这一穿插,不仅加深了对运动的理解,而且使学生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达到提高觉悟,培养能力的效果。
二、点拨到位,恰到好处
在穿插教学中要学会“点拨”功夫。“点”,就是点中要害:“拨”,就是拨开疑惑。言简意赅,分辨清晰,所用时间不多,但效果甚佳。例如,讲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斗争时,阶级矛盾只能用“缓和”一词,不能用“调和”一词。“缓和”是指程度,“调和”是指性质,两者意义不同,“点”得清楚,就不会误用。又如,“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两概念,要点明哪一个是中心词,哪一个是修饰词;要明白若是词序颠倒了,意义就完全不同。
中国古代有许多包含哲理的寓言故事,在教学中若能适当穿插,就会使学生加深对原理的理解,获得新的认识。如讲对立统一关系时,穿插“暴君与床”的故事:“暴君在哲人面前夸口,说他对任何人拥有生杀大权。哲人却说:”陛下虽拥有生杀大权,但夜里也只能睡一张床。‘暴君听后十分生气,便命人造了一张天下最大的床,让哲人看。哲人说:“陛下的床愈大,陛下显得愈渺校”哲人用大与小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穿了暴君的愚蠢。这种穿插既深刻地阐明了原理,又有新鲜感,恰到好处。
专家解读《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功夫在平时 全过程把关
“一平米罚3元”让执法情何以堪?
2016年8月28日时事政治(国际)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沪教版八年级政治《维护公共秩序需要道德规范》练习题
2017年中考政治答题技巧:简答题解题要求与步骤解析
教科版初一政治昨天与今天知识点梳理
初二上学期政治《维护公共秩序需要法律规范》同步习题
2017中考政治备考练习:世界文化
2017中考政治复习指导:高分秘诀
自学直考驾照何时真正落地
政治人教版高二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文化与生活
中考政治名师指点:中考时事政治重点知识
2017年中考政治考点辅导:防患于未然
七年级上学期政治第一单元测试题(初一政治)
2017中考政治答题技巧详细解析
中考政治复习提纲(2017)
初二政治上册《尊重他人》知识点整理:第5课
八年级政治暑假作业答案(2016年)
2017年挑战中考政治压轴题
人教版初一政治《学习新天地》教学计划模板:上学期
2017年中考政治考前试题练习(必做)
2017年中考政治考点精讲:我们应尽的义务
教科版初一政治新的起点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初一政治走进中学知识点总结
2017中考政治备考:多种题型答题技巧大全
八年级政治上册《信任无价》知识点梳理(2016年)
备战中考政治复习指导:提分小技巧
2016年8月30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2017年中考政治考点必知:善于调控情绪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