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考越来越倾向于考查能力,这抽象的能力培养使中学政治课不仅面临不断更新知识的挑战,重要的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的考验,传统做法为提高能力,在高三阶段大搞题海战术,试图通过集中训练获得能力,但效果往往不佳。原因非常简单,能力内涵丰富,八种能力决非短时间内形成。因此我主张:从高一开始把时政引入课堂。有人说,基础年级学习时政没用,高考时新闻都成旧闻了,殊不知,时政虽然过时但用时政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却留下来了。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高层次的能力 .基于上述思路,我积极的进行了一系列培养能力的实践,从高考的效果来看,基本满意。现将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利用课堂教学有的放矢的引入时政
直到目前为止,政治课给人的印象始终是讲大道理、背死教条、死记硬背、枯燥无味。这里有历史原因、社会原因、也有我们政治课自己的原因,如果教学与学生实际相脱节,与学生认识水平相脱节,结果学生听起来必然索然无味。要使学生学有所获,知行统一,就必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有目标的入时政。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处理教材,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用精练的语言准确的传授基础知识,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在体系中把握知识。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课本事例,恰当引入时政。从而使政治课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为了使引入的时政事例具有针对性,教师要注意博采,广泛选材,电视、广播、报纸、网络都是选材的常用信息渠道,要注意精挑细选、归类存档。一般来说这些材料最好是学生熟知的,别总搞独家报道。独家报道虽可以引一时之趣,却会使学生感觉到距离千里。因此我常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生活、本市晚报等学生熟悉的材料中选择。学生常有“怎么我没有想到?”“原来个中竟有如此奥妙!”的感慨。渐渐也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这种平凡中寓神奇的感觉,这种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政治课对生活的指导性,由此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并培养了良好兴趣下的自主学习精神。这比传授知识本身具有更大的意义。
二、 在预习中引入时政,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本的精神,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预习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引导学生搞好预习,我设置了“预习通知单”,一般预习通知单的设置要讲究方法,否则预习变成了家庭作业,会使学生感到厌烦。根据教材合理设置问题,巧妙引入时政是设置预习通知单的关键。如讲到“纸币和通货膨胀”时我设置了这几个问题:
(1) 你手中有五圆假币,你会怎么办?这么做的原因?
(2) 若你父母明天都涨一级工资,你认为一定是好事吗?
(3) 物价是不是越低越好?
这样,从基础知识出发,小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恰到好处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实践证明,学生希望得到这样的预习通知单,他们感到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未知世界在等着他们探索、发掘,而基础知识是采掘机。
三、 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政治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往往造成“一言堂”的结果,为提高参与意识,我主张积极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变政治课的“引人入睡”为“引人入胜”,使学生活中求获。具体的说我用以下几种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时政训练。
(1) 知识点评
指在预习通知单的基础上,先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发表观点,列于副板书。然后,通过传授分析掌握新知识提高学生认识能力,课堂小结之后,请学生点评先列的观点,教师予以总结。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培养了,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下作业再设置拓展型的“学而用之”:你还能用这些知识分析那些现象?从而顺利完成知识迁移。
高二政治说课稿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高二政治说课稿 家庭消费的内容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品味生活
情趣与兴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勇于开拓进取
第10课责任重于泰山
意志坚强的表现
高三政治说课稿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说课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财产属于谁》说课稿
第一课时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第三册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初三政治说课稿
《走进中学》说课稿
初一政治《发展真挚的友情》说课稿
初二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说课稿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案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3 自立自强
第五课第二框 发现自己的潜能
初中政治说课稿-《爱国情操的表现》
高三政治说课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高二政治说课稿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丰富多彩的情绪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说课稿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