ժҪ: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滋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斗不止,也因此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在新时代的今天,中华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价值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提供了诸多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人文精神以及现代价值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深入挖掘和利用的教育资源,而把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也成为一个时代课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人文价值现代价值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界定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继承和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并通过不同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的的文化、习俗和精神的总称。它是一种稳定的中国文化形态,包括语言、思想、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宗教信仰、文艺、科学技术等层次丰富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几千年来一直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据主导地位。它与中国现代文化交相呼应,相得益彰,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传统文化本身是历史的、整体的、公共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具体的实践价值和经济价值,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加以开发和利用,从而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利用和创新转化。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意义
1.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会上他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就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性、针对性,并提出了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其中就包括思政课程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政教育中要挖掘一切文化和资源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切实提升思政课程的实效性,而这其中就包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汲取营养,用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和道德精髓去引导和教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规范。
2.切实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教科书为基础,难以摒弃其灌输和说教,而受众对象大学生能够吸收理解的内容很少,不能完全转化为大学生内心的价值取向。依托于中华传统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和创新转化,另一方面,它将传统文化传递给大学生,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用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用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用诚实守信讲信修睦的思想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宝贵的精神营养,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
三、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1.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分析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共同精神支柱,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和任务。习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开发和利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华儿女的爱国奋斗史。爱国主义强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强调克己奉公、公而忘私,这同样也是新时代的今天所必需的精神品质。同时,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应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四种伟大精神的开发和利用。伟大的创造精神促进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这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伟大的奋斗精神让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汇聚成磅礴的力量,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最终将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伟大的团结精神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同心同德、互助合作、顾全大局、团结统一的独特民族;伟大梦想精神使中华民族有信心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分析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以真善美的价值理念为核心,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积淀和凝聚,它蕴含着信仰、理想、人格和道德等精神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和影响大学生成为一个理想、有抱负的时代新人。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来实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教育目标。人文精神反映了人们尊重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强烈愿望,这也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现代价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分析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统一而完整的历史。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利用其根本意义在于对当下的指向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中国梦的实现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之中,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人对太平盛世的期待和追求。这种渴望和期待形成了推动中华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梦想、有追求、有反思、有创新、有发展,这也构成了今天中国梦扬帆启航的理论基础。
四、结束语
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彰显着它的智慧,如何对其加以利用和开发,用它的智慧和营养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一项新的时代课题和任务,需要思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摸索,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精神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程实效性而同时又完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纪晓蓉.依托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
[2]张林.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综述[J].重庆广描电视大学学报,2013(3).
[3]陈继红,王易.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巧的论域、问题与趋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
[4]李小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阔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探析[J].高教研究与实践, 2014(4).
[5]张洪伟.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人的性格 各不相同 教学设计(一)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说课稿
情绪——奇妙的“窗口”
初二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说课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三册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丰富多彩的情绪
笑迎新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四课 第二框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做了明确规定(2)
高三政治说课稿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范例)
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
高中政治《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说课稿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高二政治说课稿 家庭消费的内容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1
《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说课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第五课第二框 发现自己的潜能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案
高二政治说课稿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意志坚强的表现
高二政治说课稿 什么是经济效益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礼貌显魅力
第一课时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走进中学》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