ժҪ: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始终牢记初心,坚持以人为本,弄懂弄清不忘初心,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厘清不忘初心,因人为本的关系,才能探索出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都能接受的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发展的有限途径。
关键词:不忘初心;以人为本;内涵;关系;途径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忘初心、以人为本,才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
1不忘初心,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关系
1.1不忘初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几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十次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并从八个方面阐述了初心的内涵。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不忘初心也有着深刻的内涵,即高校教育者要在实际工作中牢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筑牢高校学生和自身的思想根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教学能力。
1.2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以人为本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的价值原则。以人为本的内涵总体上而言是把人作为主体和目的,而不仅仅是教育的客体和被改造的对象,把人作为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单纯的教育结果。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其教育的主体性,要充分客观全面的认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善于运用和选择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切实关注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每一位受教育者,了解他们的思想需求。
1.3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二者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忘初心要切实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初心,才能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不动摇,保证高校学生能过正确无误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阴谋,保证社会主义的方向。从而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做人的工作,人的素质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不断向前推进发展,则要从上到下都必须遵守我们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原则,这就是不脱离群众,同群众需要和愿望息息相通。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以人为本,是群众工作。以人为本是新时代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准则。不忘初心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具体表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不忘初心,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
2.1社会主义意识灌输理论
灌输理论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关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提高其政治意识和思想觉悟的学说。不忘初心是对灌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尽管步入新时代,我国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灌输理论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的不忘初心应该是在坚持灌输原则的基础上,改进灌输的方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2.2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马克思人学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直接理论依据,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的直接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包括人的存在论、人的本质论、人的全面发展论等基本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以满足并引导教育对象的基本要求为立足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刻了解受教育者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不忘初心、以人为本的途径
3.1教育者需转变过时的教育观念
由于历史原因的束缚,中国教育仍然受传统过时的以物为本的观念影响,教育活动被简化成你说我听我打你通的说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推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初心,单纯的进行知识性和理论性教学,各种假、大、空的内容充斥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甚至厌恶的情绪。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前发展需要教育者从自身做起,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教育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不忘初心,时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包容个性差异,同时也要分辨糟粕和精华,把习近平西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教学全过程,把马克思主义化作大学生认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方法,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必须从传统的课堂统治者的形象中脱离出来,从不合时宜的就观念、旧条条框框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受教育者。
3.2教育者需改进教学手段
3.3高校要着力营造文化氛围
大学生过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场所,承担着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任。高校应举全校之力,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不忘初心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便捷优势,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平台、校园活动等手段,在各个校园活动中,渗透进不忘初心,让学生在课堂外也能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用心和尽心,让学生自觉接受指导思想的熏陶,自觉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
3.4受教育者自觉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普及和广泛应用,高校学生天生的触网能力使他们更便捷地接受各种思想。当今世界的各种思潮使大学生对政治信仰的选择趋于多元化,政治信仰内容非理性化,政治信仰追求趋于现实化,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西方的文化优于东方,共产主义虽然美好但不可能实现,崇尚所谓的新自由主义,这与我国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的社会主义世界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出现巨大的偏差。高校是我国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和人才的孵化器,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正确与否对于我国是否能够培养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要了解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要自觉牢固树立自身的精神信仰,自觉维护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另外,高校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在高校可以定位为以生为本,学生应该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被动的接受者的老旧观念,自觉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自觉主动地在不忘初心的前提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有意识地将自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结语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不忘初心,以人为本。只有不忘初心,坚持初心,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的方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教育者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学生才能真正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让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只有坚持不忘初心,以人为本才能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N].,2019-03-19(001).
[2]张彦.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维向度[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6):8-10+28.
[3]毛胜,唐洲雁.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学习毛泽东关于尊重和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的重要论述[J].东岳论丛,2018,39(12):16-26+191.
[4]罗方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应注意三个统筹[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48-52.
[5]王晓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J].天津电大学报,2017,21(04):59-62.
[6]徐晓微,张俊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02):111-114.
八年级政治上册期初检测试题
八年级政治上册课时练习题10
积极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同步测试
八年级政治上册期中检测试题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同步测试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3
感受社会变化导学案
八年级政治上册开学水平测试试题
当代国际社会课件4
八年级政治上册阶段检测试题
八年级政治上册10月月考试卷
八年级政治上册检验学习状况考试试题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课件5
相处有方检测试题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二次单元测试试题
八年级政治上册课时练习题15
公民的义务课时同步训练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6
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课时同步训练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9
塑造自我检测试题
自觉维护正义测试卷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课件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同步测试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课件8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5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测试卷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