ժҪ:文章首先阐述了孝文化的概念,其次介绍了中国传统孝文化的主要内容,再次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孝化的认知现状,最后提出了中国传统孝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成才观。
关键词:中国传统孝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支柱,将肩负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对其进行思想政治及道德素质的培育便成了解决问题的首要前提,而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传统孝文化的教育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把必不可少的钥匙[1]。
一、孝文化的概念
从狭义上讲,孝文化就是孝敬父母。孔子曾言父子之道,天性也,意指赡养父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中国是世界各国中最讲究孝文化的民族,不仅把赡养父母作为法定义务,更是把这一义务作为衡量一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志。从广义上讲,孝文化就是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即孝文化不仅限于孝敬父母,还包括忠于国家、忠于社会、忠于人民,要为民族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此过程中才能真正形成和显现出自身的人格品质,从而达到立身的要求,这样的孝才是大孝、圆满的孝。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大学生应该树立大孝的全面孝文化意识。
二、中国传统孝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融合家庭,赡养父母
每个家庭是组成社会最基本的元素,家庭稳定,则社会就相对和谐稳定。而孝文化有助于促进家庭内部的融合,故此古代帝王异常注重家族父尊子卑的思想理念。百善孝为先,作为最基本的孝文化表现赡养父母,自古以来便被市井视为广为流传的传统道德,同时也是律例所规定的伦理规范[2]。从我国历史诸多相关典故中也可看出赡养父母在传统孝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以传统孝文化的精髓来熏陶当代大学生有助于从根本意义上提升其思想道德意识。
(二)孝为先,敬为本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孔子认为,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敬是孝文化的精神实质。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人们处理社会关系时,行为要符合礼。通常人们把孝与悌结合起来。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悌,实质上就是尊敬师长。这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系中去,既要孝父母,也要敬师长。
(三)忠孝两仪,报国敬业
忠与孝都是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基本规范,虽然忠突出的是政治伦理,而孝突出的是家庭伦理,但两者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我国古代评选官员就是从考察孝入手,把孝道作为考核的首要标准,固古代方有举孝廉之说。显然这是把孝作为忠的必然前提,而忠则是孝更高层次的升华[3]。因此对大学生孝文化的培养也就是让其贡献祖国、培养服务社会意识的必要途径。
三、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认知现状
(一)大学生对于孝文化相关课程的思想认知不高
长期以来,大学生不重视学习思政理论课是普遍现象。大学课堂的三率问题,即抬头率出勤率点头率不高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普遍现状。然而,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立德树人的关键期,也是关系到系好人生第一枚扣子的重要环节,因此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课堂质量刻不容缓。
(二)缺乏感恩观念,关爱意识较为薄弱
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关爱意识较为薄弱,不懂得体谅和感恩父母的现象。仁爱是儒家思想中的重点伦理观念,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大多只以自身利益为评判基础,缺乏感恩之心,同时存在双重标准的现象。感恩是孝所延伸出来的道德观念,可纵观当代社会,许多大学生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这就出现了大学生虽然科学文化知识增长了,但是其心理年龄并不成熟的现象。这就导致大学生在遭遇挫折时不能正确面对,且高傲自大,漠视父母所给出的建议,没有给予父母相应的尊重和感恩。所以,针对大学生感恩关怀父母意识的培养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品质的重要内容。
(三)缺乏人文关怀,理想追求淡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人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但在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却没有应有的进步。尤其是大学生,他们乐于享受富足安逸的生活,却普遍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不懂得珍惜自己、爱惜自己;同时他们大多安于现状却少有合理、积极向上的人生规划,缺乏为他人、为祖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伤及他人、伤及自身、伤及社会的让人愤慨又扼腕叹息的事件在大学生中屡有发生,对这些事件追根溯源就是大学生缺乏思想道德修养及人生理想追求。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传统孝文化的培养。
四、中国传统孝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
通过前面对传统孝文化的概念及其内容的阐述,可见传统孝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文化素养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我国传统孝文化,并通过对古代孝文化典故的学习来提高和巩固自身思想道德意识。例如,古有缇萦上书救父,不辞万里奔波,替父受刑的孝道品质,这些典故就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行动指引。当然大学生在学习传统孝文化时,要秉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学习准则,尤其是要注重对其中所映射出来的孝文化精神的学习。所以,大力弘扬和加强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将会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起到重要导向作用,尤其是针对传统孝文化典故的宣扬更是为当代大学生提论供了孝文化的实践典范和参考案例。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
对父母的孝顺不应仅是出于老有所养的传统观念,更应该抱着是对父母的一种感恩、一种责任。关于大学生的感恩培养,尤其是在如何感恩父母的问题上,现在的大学生总是对其抽象地理解,总是认为现在还是学生离所谓的孝文化相去甚远。其实,大学生对父母的感恩随时都可以践行,比如,平常在生活开支上不要大手大脚,合理开支;平常抽空多多和父母通话慰问、视频聊天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行为中具体的孝文化行为,也是完全切实可行的。可问题的关键是大学生是否具备着这样的意识。因此,需要通过对大学生传统孝文化的培养来提高其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成才观
一个人的品德精神素养在传统孝文化中是最基本的,而大学生自身角色的定位决定了其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还要不断提高自身价值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因为在传统的孝文化教育过程中,高校在对大学生灌输自身应具备赡养父母的基本义务意识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正确地树立成才观。因为只有能够负责赡养父母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社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会投身于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建设中。总而言之,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传,尤其是传统孝文化更是传统理论思想的基石。所以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传统孝文化的教育,这对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其成长、成才也起着深远的意义。
传播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的关系
社区治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浅析
论美国妇女运动的新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10篇)
北塔山事件和中苏关系的演变
知信行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
前进中的中拉关系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社会问题
浅谈传统社会主义的认识误区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再论反腐倡廉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10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论文
社会性偏差和政治课教学
宗教对话和灵性市场竞争规则的建构
略论我国人大代表的专职化
对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的挑战
谈视代社会主义对传偏社会主义钓创新以及其发展
中美在朝核问题中立场的异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析(9篇)
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中专部学生思想教育浅论
浅论传统社会主义的认识误区
浅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和社会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浅析(3篇)
人文关怀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关系探讨
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论文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