ժҪ: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大有作为,国家才大有希望。高校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决我们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载体思政课程该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增强与学生的亲和力?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更具有针对性?如何给学生带来获得感?这些,都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仅对思政课程面临着很多教学过程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难点问题;教学现状;思考
一、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首要难点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首先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第一阻力来源于学生对于思政课的不理解。经常会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上思政课?上思政课有什么用?能学到什么技能?这些内容很多高中就学过了,为什么还要学?等系列问题,这些就是学生内心真正排斥思想政治教育的阻力,也是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排斥的症结。虽然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不间断地学习思政类课程,但是很多人都只是过耳而已,并没有动脑,走心,更谈不上学懂悟透,久而久之就产生了重复的厌烦熟悉的陌生和不懂的偏见,学生这样厌倦的学习情绪,在实际教学案例过程中非常常见。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大家对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枪杠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等等这些思想理念都非常熟悉,而怎么讲授的不同,让学生接收到不同的知识视角,让学生从熟悉的内容上看到不同的闪光点,这对当下思政课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在当下这么多元化的世界,各种价值观涌现的时代,思政课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如何让学生觉得这些课有意义,有心,有趣,有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解决学生对这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质疑,就是让学生重新定位这些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大学生从对思想政治教育知道而不真知转变为知道而且真知这样一个过程。解决学生固有的一些观念问题,对政治制度的疑惑问题。高校思政课是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直接影响着青年一代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上,应该将传承守正与创新精神相结合,守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心,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规律基础上大胆变革、推陈出新。没有守正,就没有基础,容易迷失方向;没有创新精神的指引,就会弱化思想观念引导功能。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将这些结合起来,让思想针织教育课程发挥较大的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应重视的课题。
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教学情况
(一)部分老师无法直视学生的困惑与难点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还有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解决学生对于社会产生的很多困惑问题的。其实学生本身是带有对社会、对政治的很多问题来课堂的,他们是希望能在课堂上帮助他们解决对制度、对政治的很多困惑的。但是,课程讲解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部分教师自身也在逃避这些问题,清晰性弱,无法直面学生的困惑,或者学生心目中的政治无法回应现实这样的现象等等。
(二)部分教师理论理论深度不够,教学方法不当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是理论性强,实践性弱,导致学生认为思政政治教育课程就是讲大道理,讲政治,学生的抵触情绪较大,所以学生不喜欢思政课。因为思想政治教育针织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导致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数是以灌输性为主,老师们都是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主动性参与性太少,而这部分原因主要老源于教师本身对于政治理论的理解程度、社会现实的了解程度导致,讲解得深度不够,或者对课程的把控不够,那理论讲解就显得枯燥乏味。
(三)教学内容大而全,教学课件资料过多但深度不足
对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往往片面追求理论自身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当下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教学过程,没有注重实际效果。另外,部分教师使用的教学课件可以说是含有丰富的资料,全面的说明问题和分析问题。但是教学资料太多就成了说教,或者依靠课件教学,没有结合案例或者时势展开教学内容,这样很容易淡化教学目的,课堂也不生动,让人觉得深度不足忽略了课堂的问题引导性,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缺乏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的单一,没有挖掘新媒体在当下课程的重要性
许多老师对现在90后、00后的大学生不能正确认知,没有意识到当代的大学生接受事物的信息渠道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学生理解领会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没有深层次的了解教学对象发生的变化,所以教学方式还是采用单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依旧是消极被动的听讲者。在众多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中,多数高校都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使用新技术展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五)思政课是水课的评价有所改观,还应加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虽然近几年关于思想理论政治教育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评价有所改观,学生到课率高了,但是学生在课堂参与度还是偏低,低头率还有待提升。思政课教师在课堂应该有针对性解决很多问题,应该针对学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时找到不同切入口,多选择一些接地气的事例,加强学生的思考分析对环节,注重学生的思想引领。只有这样,学生勤思考,勤分析,才能更好的融入课堂。
三、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注意哪些方面
第一,思政课教师对待思政课应秉承应有的基本理念,在科研学术上苦练内功。以学术讲政治,以问题接现实。以观点见深刻,以思想显高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非常庞杂,也并不是说学历越高,理论越深,就能把教学课堂把握的很好,还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把握时代节奏,这些理念变化更加重了思政课教学的难度。教学方式创新固然很重要,但是教学的根还在理论教学。教师应该加深理论学习,学术研究,要与时俱进。第二,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设计自身适合的教学框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材内容基本是带有政治性浓郁色彩的。理论性极强,又含有纲领性的基本原则。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内容根据吸引力的方式反映出来,必须做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否则就会变成说教,完全没有吸引力。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不是完全跟着教材、材料或者一些讲话稿走,而是把这些内容弄懂吃透,让这些内容变成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学术框架。第三,思政课教师应该抱使命感,应直对学生的思想困惑。思政课的课程改革,本身是要教师自身改革。思政课教师对于课程的理解、定位至关重要。只有思政课教应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能完成思政的教学工作以及深入对于思政课课程的改革工作。思政课不同于其他人文课程,它在学生的思想上做工作,在学生的精神上搞建设。这样的教学目的也要求了思政课教师必须包含感情把这门课讲的生动,这样才能让学生入脑、入心。另外,应注意教学的针对性,应直对学生的思想困惑。要考虑学生可能会想的问题,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能够回答很好的问题,能够现实自己水平高的问题。把这些问题都转化到课堂教学生。第四,思想政治教育课应在在教学中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如果要在思政课育人上有新突破新作为,就要继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育人理念,强化育人功能,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要通过教学课程改革创新过程、精雕细琢,用工匠精神打造思政课,让思政课有用、有心、有趣,思政教育呈现出旺盛生命力。
2014政治高一必修同步练习财政
政治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2014政治高一必修同步训练连云港市
高一2014年政治必修同步练习题经济制度
2014年高一政治必修同步练习分配
政治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走进社会主义
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政治练习题揭开货币
14政治高一必修同步训练下学期
2014高一必修政治同步训练襄阳市
14年高一必修政治同步训练大庆铁人中学
14高一政治必修同步练习生产
14高一政治必修同步训练题下学期
2014政治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科学发展观
2014年高一政治必修同步练习题个人收入
2014高一政治必修同步训练题临沂市
高一政治必修同步训练题高一政治下
高一2014年政治必修同步训练题学期政治
14高一必修政治同步训练衡阳八中
2014年政治高一必修同步训练下学期政治
高一必修政治同步训练题政治下
14年高一政治必修同步训练题政治下
2014年高一必修政治同步训练高一政治下测试
2014政治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吉林一中
2014高一政治必修同步训练济南市
14政治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盐城市
14年高一政治必修同步练习题影响价格的因素
高一政治必修同步练习题劳动者
政治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高一下
2014年政治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经济全球化
14政治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投资理财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