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在社会价值多元的冲击之下,大学生对校园活动的投入愈来愈少,对参与社团反应冷淡。学生利用课后之余,依照个人兴趣及需要,在学校指导下,共同参与各种不同类型的团体组织,并从事有关活动,增进生活体验。本研究所指的学生社团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依照学生个人兴趣及能力,以自由参加并经学校辅导运作所组成,从事具备训育功能的教育性活动的团体。大多数学生都肯定社团的功能,但社团参与度不高、社团成员数变少,已成为现今社团面临的重要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也面临诸多的困境,本文将结合工作实践,对学生社团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合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适应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大学教育不仅仅是提升教育程度的场所,除了在专业知识与研究能力的养成外,更发展各种通识课程,并且重视课程以外的学习,而参与学生社团正是课程以外学生最容易接触的活动,认为在现今大学教育的生活过程中,学业已不再是众人唯一注目的焦点,社团活动也因为提供了相异于学业的学习目标而渐渐的被提升到一个与学业并重的地位。整合过去相关研究指出,大学生参与社团功能可弥补学校课程的不足,可落实全民运动的推展,并提供学生社会能力的训练,提升人际互动与领导能力,增加自我认同、个人潜能激发与身心的调剂,拓展学习视野及民主法治的训练。学生可通过社团活动的参与,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社团一展所长,学习领导、团队合作、迈向全人教育的目标与实现。大学是生涯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价值观,则面对生活转换、就业竞争的心理、社会压力自然较小,但如果认为自己能力不足、情绪管理不佳,或属于迷失方向或他主定向型学生,则在进入职场时,容易产生茫然与不安的感受。大学社团有学术、健康运动、艺术、联谊、体育、服务、自治、其他等类型,学生如果参与大学社团,则可增加探索的机会。
一、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概述
学生社团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与理想,经学校一定的程序同意,所组成的学生团体。因此社团可定义为:(1)三人(含)以上依个人自主意愿与共同宗旨所结合;(2)采自愿自治方式综理社务;(3)社员身份有自由申请加入与退出的权利;(4)经一定程序登记成立的同好性质团体。学生在大学阶段获得的自我认识、能力感、设定目标等成长发展经验,是增进自我肯定与决定人生发展方向的重要关键。参与大学社团除自身兴趣、拓展人际等原因外,更重要应是学生在参与社团过程中所习得的技能学习、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自我实现等的社团学习经验,与这些社团学习经验对学生的影响。为社团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满足个人社会参与,适应民主自治的生活形式,熟知行政工作流程、步骤及规范,学习企业管理,及建立同理心及服务的热忱等六大层面的功能。社团活动具有下列正面的教育功能,协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环境、反映社会中各差异因素的影响程度、增进参与社会的正向经验、协助达成共同目标、促使个人社会化、影响学校正式组织,促使学校环境的改善、从事创新工作,促进文化进步提供发展、多方面兴趣和才能的机会。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不仅能够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及扩展知识,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培养个人领导组织能力,同时,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进行群体性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均衡发展,充实社团活动内涵,进而发展学校特色。
二、高校学生社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融合新的思想理念
社团是学生人际互动、群性开展的重要学习阶段,在参与社团过程中,整合新的自我概念,因此参与是组织成员共同努力对于行动的参与及权利义务的分享。在人的一生中,会与各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互动,这些互动多少都会帮助我们满足Maslow提及的需求。
(二)有助于人格的健全发展
社团参与度高的大学生在人格特质的支配性、责任性、社会性、独创性思考、人际关系及精力上愈趋成熟,有助于人格的健全发展。参与社团程度愈高的大学生其发展愈成熟,尤其是在情绪处理与自主性的发展更是如此。社团参与经验可以鼓励学生自我探索及促进学生的学习,对其心理社会的发展不论在自主性、自我认同、领导技巧、人际关系,以及引起更多学业学习动机,或是认知发展中对于做决策的能力都有帮助,成功影响学生的生涯发展。
(三)提供学生实际演练人际技巧的机会
社团活动内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责任的分工、事务的协调合作、活动规划与执行等等,这些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提供学生实际演练人际技巧的机会。此外,两性互动亦是社团活动的另一项学习机会,其中提供的亲密关系需求,丰富许多学生对于大学生活的向往。
(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效果
教育是从每天的生活活动中进行的,包括教室里的教与学、校园里的讨论、谈话与活动,大学社团经验能提供大学生更多教室以外的生活学习形态,使学生尝试不同的人生经验,对学生生涯发展与自我认同有着重要帮助。
1.协助学生自我探索
在成长的每个阶段,每个人总是不断在探索学习成功记忆的过程中学习,大学应协助大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与生涯规划,使在知己知彼中了解自己的能力、性向与兴趣。学校可鼓励学生善用图书馆、就业资料中心、就业辅导处等相关资源,以了解职业市场现况与需求,进而整理、培养自己的经验与特长。
2.协助学生向职业世界探索
大学应让学生明白各种工作成功所需具备的条件和要求、优点和缺点、待遇、就业机会与发展前途。学校可运用实习、项目,让学生有真正接触职场的机会,除了可让学生了解自己能力外,更可建立自己的生涯规化或人际网络,以协助增长判断力及扩大视野[7]。
三、优化大学生社团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对策建议
(一)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的严格限制,学生实践的机会少,理论与实践不易统一,而社团活动正好弥补课堂教学的这种不足。社团活动给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天地。学生通过社团活动走出课堂,深入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际中去,有更多的机会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社团活动能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社会,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书本上不能解决的问题,纠正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片面认识和错误思想。社团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好形式。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纪律性,增强了同学问的团结友爱,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社团活动能使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增强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的世界观发生深刻的变化,加速思想觉悟的提高。
(二)建立学生社团挂靠制度,严格按照要求开展活动
在组织上,学生社团应以各级团组织为挂靠单位,这样更便于团组织以学生社团为重要阵地,发挥团组织的优势,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社团活动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时,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社团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和时间安排,又要严格活动纪律,把严格考核与积极鼓励有机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学生团体联合会应主动为社团活动出谋划策,充分发挥其协调职能。
(三)开展理论学习活动,积极推进理论学习进社团
学生团体联合会要把引导各类学生社团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社团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的就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启迪大学生的智能,使大学生获得先做人后做事的基本道德修养和较强的工作和社会交往实践能力,获得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提高职业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社团活动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这为社团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奠定了基础。高校通过积极引导,鼓励大学生成立、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的理论研讨型社团。学生主动参与这些类型的社团,能够深化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参考文献:
[1]蔡立彬.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模式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3).
[2]崔林夏,延光豪.实现大学生社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几点思考基于Y大学学生社团管理现状的调查[J].山东社会科学,2015(S2).
[3]张文仙,左光敏.多元价值取向下学生社团的引领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14(12).
[4]邬强.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研究[J].教育评论,2015(2).
[5]覃干超.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9).
[6]顾超,李青励.试析高校社团组织建设的多维向度[J].江苏高教,2016(2).
[7]林娟.试论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其发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8).
[8]王凯,申良云.基于高校共青团一体两翼模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8).
作者:陈荟洁 单位:承德护理职业学院
意志坚强的表现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情趣与兴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高中政治《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说课稿
情绪——奇妙的“窗口”
高二政治说课稿 什么是经济效益
勇于开拓进取
第三册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第四课 第二框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做了明确规定(2)
高二政治说课稿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高二政治说课稿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说课稿
高三政治说课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说课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范例)
第10课责任重于泰山
初三政治说课稿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礼貌显魅力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
品味生活
初一政治《发展真挚的友情》说课稿
笑迎新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初中政治说课稿-《爱国情操的表现》
初二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说课稿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