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大势所趋,借助互联网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同时也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模式的变革。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其介入后的种种优势,同时又对其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了浅析,意在为后来的互联网与思想教育的融合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俨然已经到来。相较于传统行业,互联网产业随着时代的大发展而迅速的兴起,在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更是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时代的兴起使得全世界越来越像地球村,无论是财富流通、社会流动、文化传播交流还是互换共享、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甚至是理想追求和信念价值观,都在发生颠覆性的改变。人们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正在慢慢形成。在互联互通时代,教育的互联网思维很明显,古老的教育传统发生着改变,教育的成效、方式、内容、导向、主客体等也愈加鲜明。无论是把互联网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进互联网,正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流,也是新时期培养思想政治高质量人才的必要措施。
二、互联网企业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网络课程的开发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互联网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所显示出来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加明显了,互联网企业开发了大量的学习课程以及其他的学习资源,并通过各种平台为教育注入这些资源,使得教育资源的广度与深度大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可获得的资源也越来越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和课程,根据自己的特点真正实现一对一学习,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一对多的学习模式,使得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与高效。其次,资源的学习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不仅在资源的数量上增加,而且融入进新技术,像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集视、听、说为一体的知识传送体系,声、图、文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加吸引人,克服了传统单一感官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知识转化率低、讲授效率不高等缺点,这是一种激发全身听觉、视觉感觉神经而组合成的一种更为先进的教育模式。
(二)网络技术的推广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素养
互联网企业的兴起带来了多种多样的互联网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首先的任务就是学会运用这些新技术。比如电脑搜索技术的普及,以前没有电脑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想获得教育资源,主要的方法就是各种书籍文献,而在如今的电脑时代,大量有价值的资源必须要通过电脑上网搜索,所以掌握上网搜索技能是必须的,这就无形中提升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技能;其次,网络资源课程的丰富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知识的归纳与重点的解析以及最新的知识都能在网上很好的学到,这就降低了仅仅靠自己思考而出现知识错误以及片面的风险,提升了教学能力。对于思想政治受教育者来说,时政要闻以及社会政治思想的更新网络总是比书本快得多,如果能用好,对于自己快速获得前沿知识和对自己知识的更新有很大的帮助。
(三)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得教学双方的交流更加平等
无论是在传统的私塾教育和现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占有主体地位,他们基于经验和知识,很容易在教学活动中树立起权威形象。这种权威形象一旦树立,那么受教育者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亦是这样,你说我听,你说我做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于双方体会、领悟、交流,而不是仅仅由一方向另一方灌输大道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可获得程度大大加强,受教育者的知识经验不再一味来源于教育者,这就有利于部分上打破权威,使教育者不再以权威者的姿态自居,双方更容易平等交流,增强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这样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化。
三、互联网的融入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复杂,教育内容针对性降低。互联网时代,信息大量涌现的好处无疑是明显的,但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有待加强,大量虚假新闻、花边消息、垃圾信息、不良文章成了犯罪和散布谣言的载体,影响着社会舆论导向,动摇着人们的价值观。一条不良消息往往会带来整个社会的搅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接触的信息范围更广,但所获得的信息资源常常与自己的需求对口率较低,不能够很好的有针对性地得到自己所想要的资源,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同时,接触到不良信息后会动摇自己原本的思考,各种文化侵蚀也随之到来,接触不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受教育者的不正当思想观念就会滋生,如果用这样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日常行动,就会走上歪路。比如网瘾少年、黄赌毒、网络造谣等违法违纪行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封闭性较强,教育者可以精心筛选出那些最精华、最合适、最有特色的教育内容按计划对受教育者施教,整个教育过程可以全程控制。而在互联网教育中,由于开放性大大加强,教育的内容也是鱼龙混杂,有好有坏,这很难控制只让受教育者只接受好的信息而不接受坏的信息,而这样的垃圾信息一旦被受教育者接受会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行为产生错误的引导,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一旦错误的思想产生就极容易把人带上歧路,而在纠正这样的人的时候却是不容易的,这就对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朱志刚.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理论研究,2010(12).
[2]张国启,孙禄.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互联网思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6).
[3]李金.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16(02).
[4]张春宇.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5(03).
作者:徐敬涵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不要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如何教育小学生与同学相处?
全面提高德育教育的工作水平
挖掘品德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上的好策略和好方法
将学生引入良性的竞争意识
为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三步曲”
为品德更好地拓宽教育渠道
如何让品德课有魅力
生命是一次没有返程的旅行
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品德意识
教师应运用哪些课堂教学调控方法进行品德教学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
例谈教学中引导比解答更重要
科学,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幸福有时也是挺简单的事情
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
家庭德育教育,家庭学校相结合
关爱孩子与父母和谐相处的技巧
感恩教育——让我们的德育更鲜活
如何促进品德课堂有效动态生成
“活”的有效品德课堂
浅谈小学品德学科加强德育时效性的策略
浅谈如何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育综合论文 思品课导行艺术举隅
如何凸现综合性 教活小学品德课
让体验伴随学生成长
思想品德课中的素质教育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