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提高高中德育实效的必然选择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权威者自居,学生成为了教学的客体和改造对象,教育内容缺乏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教育变成了强制灌输,这种以升学率为根本指标的功利性思维导致德育效果不理想。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提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为高中德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提高高中德育实效,就应该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生活方式为落脚点,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充满活力的人,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所主张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生活世界,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相一致,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社会生活,在教学中确立高中生的主体地位、从高中生的实际出发、引导高中生积极参与,关注高中学生个体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成为当前提高高中德育实效的必然选择,这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必修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所散发的生活气息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它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疏离生活的表现
(一)教育目标理想化,忽视高中生的主体差异性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以高考为指挥棒,承担着为高等院校选拔学生的任务,因而高中教育变成了专才教育和精英教育,而非通才教育,由此导致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培养“高素质的公民”、“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抽象的概念,目标过大、过高,偏于理想化和政治化,成人的标准、整齐划一的要求偏离了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对高中生个体的现实生活需求和精神追求关注不够,忽视了高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接受水平,没有尊重高中生在现实生活成长中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只注重少数学生的发展,忽视绝大多数学生,使得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大众基础,很难为学生所认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进而使学生形成一种逆反心理。
(二)教育内容过于知识化,远离高中生复杂的社会生活
在旧课程标准中,高中思想政治遵循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双基”标准,强调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科学常识教育,使理论知识变成带有理想化色彩的规训和教条,导致教育内容过于贫乏和空洞,忽视了高中生学习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和社会实践,内容编排与高中生的生活进程没有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没有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和高中学生成长的实际,不能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尤其是不能充分发掘和利用现实生活的生动教育资源,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停留在理论和抽象的层面,与社会生活相分离,不容易被高中生所接受和理
解,不利于提升高中生的生活品质。
(三)教育方法理论化,脱离高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受“唯高考分数论”的招生体制影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教师的说教为主,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高中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机械地执行,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能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这种静态的教学方法忽视了教育活动中所蕴涵的与个人生活体验紧密相连的人文价值与人文精神,因缺乏生活的气息,导致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偏重认知,注重说理,忽视践行,从而造成高中生不能将已有经验和新学习材料联系起来,很难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途径探索
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使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关注高中生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同时注重开发高中学生的禀赋和潜能。
(一)教育目标注重层次性,体现个体差异
1.确立由精英到大众为实践基点的目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以广大的高中生为对象,从他们的现实需要出发,并为广大高中生服务的,即从广大高中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确立由精英到大众为实践基点的目标。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我们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回归到广大高中学生,以广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依据,从现实生活出发,制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目标,而不仅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于某一部分高中生群体,它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具有实现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2.构建由单一到多层的目标体系。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层次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根据高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层次的思想意识和人格素质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梯进式特点,从而形成不同层次的目标。这种层次性的目标是由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实际思想品德状况的层次性和它的梯进式发展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当我们面对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教育对象的层次性时,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由单一层面走向多层次,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区分不同的层次,构建由单一到多层的目标体系,将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使不同思想层次的高中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目标定位,不以服务高考为唯一定位,进一步体现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育内容要立足现实,联系生活
1.教育内容贴近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由生活来决定的,它取材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更要立足于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我们确定教育内容一方面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高中生的实际,另一方面还要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要尽可能多地研究生活、融入生活,从实际生活中取材,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思想的、社会的、价值的、道德的问题与困惑出发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只有从我们的实际生活出发,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活力,不至于与现实生活相脱离,从现实生活出发有利于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素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2.教育内容应“知行”并重。生活化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师生之间彼此交流,互相增长知识的过程。高中政治教师不仅要充当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在他们的生活中去深化、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学生不仅要知道和掌握知识,更要在现实的生活中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内容,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融入到生活中去,把生活当成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生存的土壤。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最大限度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真正做到“知”与“行”、“学”与“做”的统一。因此,我们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生活体验所得到的结果。
(三)教育方法多样化,结合生活
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我们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课堂教学与活动参与有机结合,实现思
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的完美结合,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再精心的教学设计,也没有现实生活给予高中生的教育更真实、深刻。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受教育者更好地融入到生活世界,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体验,把社会发展的过程纳入到教育过程当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真实地反映生活,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融入到高中生的生活中去,使他们亲身感受社会的发展和人文的关怀,培养高中生的观察力、判断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高中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身的体验过程中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高中生在践行体验,即通过把体验回归生活、应用于生活和实践,将之逐步升华为自身的态度、品质、信念、技能、实践能力等素质。回归生活的教育,才能实现其本真的意义和价值。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途径,对于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国的教育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作用,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大的动力。
2016年最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指南
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法指导
2016高三一轮辅导政治复习策略整理
状元分享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法与技巧
解析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法
备战2016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计划及重点
三个高考一轮复习提高政治复习效率的方法
盘点2016年高考政治哲学复习三大策略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需把握考政治点强化知识点记忆
2016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要过好四关
备战高考一轮复习考生如何笑对政治难题
盘点2016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三种方法
盘点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哲学知识的复习方法
高考政治复习如何提高高考政治复习效率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如何对政治重点知识融会贯通
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法解析
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法完全解析
名师讲解高三一轮复习把握政治正确复习方向
考生进行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需细化知识点
高分生分享高考一轮政治复习浏览重点热点问题
高考一轮复习培养政治能力的六个方法
2016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需提升能力构建知识网络
高考复习政治如何认识类题型答题方法
备战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计划及重点
备战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一二三策略
2016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适当限时做题提高能力
2016年高考复习政治简答题答题方式
盘点2016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注意事项
盘点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计划及重点
高考一轮复习提高政治成绩的四个方面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