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论文]思品课教学中导行途径的选择 一、挖掘课后习题的内涵导行
思品课的教学不单是让学生了解“是什么”,明白“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怎样观点指导行动。
二、布置学生感兴趣的课后作业导行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越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和负担过重的感觉。我在探索导行途径的实践中,把兴趣作为内在“激素”,让学生在主动、愉快地完成课后作业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如教《珍惜时间》一课后,我首先布置同学们把掌握的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谚语制作成书签,夹在自己的书本里,或送给同学、朋友,用来鞭策自己,也激励他人珍惜时间,成为时间的主人。接着又展示自己制好的书签,并介绍制作方法。同学们看到老师制作的书签,产生了很大兴趣,都想亲手做一做。在下一节思品课中,他们都带来了自己制作的小巧精致的书签,或互相交换,或视为珍贵的礼物送给好朋友。这一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课文内容深化、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受教育的过程。
三、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导行
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导行途径。如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课后,?启发学生去发现班上同学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要求以“取长补短”为标题写成短文,作为一期“队角”的内容。同学们都自觉地对自己和其他同学仔细“审视”,找到了自己的不足,看到了别人的长外。原来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总帮助成绩差的同学,而成绩差的同学也总感到不如别人,没有信心和勇气。通过这次课外活动,这些学生有了根本转变,成绩好的同学认识到自己虽然成绩好,表现也不错,但自己身上还有不足之处,要向其他同学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不再自卑,决心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掉自己的缺点,做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这样的活动,为同学们创造了一种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和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全班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可喜局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兼职教师品德教学的优势
浅谈《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班队干部大家选》课堂记录
如何指导二年级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怎样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动”中获真知
做开明师长 善待孩子的童真、童心
小学生礼仪现状探究以及应对策略
如何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提升体验的有效性
怎样走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误区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进行辩论
研读新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体会
试论品德与生活(社会)中教学目标的确立
情感教育培养孩子关心他人
浅谈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体现生活性
如何实现教学中的课堂有效提问
浅谈新教材“推开那扇门”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们情感目标的分析及策略
谈如何在品德教学中加强和提高学生自理能力
探究什么原因使小学生厌学
以《千与千寻》谈儿童成长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教学建议
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效果
在教学中所采取“玩”的教学方法
引导教育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试论如何针对学情引导教学
加强《品德与生活》课活动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浅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特点
教师怎样适当把握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