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师要优化教学目标。
教师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制定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并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在互动活动中及时地调整预设目标,指导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教学目标在一节课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在执教《火烧云》的课堂上,我发现一名学生在低头写着什么,走过去才发现他正在专心地画画,连我已经走到了他的跟前也毫不知晓。我正要生气,却发现他画的正是火烧云的样子。灵机一动的我拿起他的画问大家:"他画的漂亮么?都花了火烧云的哪些样子?同学们能模仿着课文中的写法进行想象,来一个《火烧云》续集么?"课堂中的紧张气氛消失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果真写出了一些不错的文章。虽然这节课的预设目标没有完成,但我对这一突发事件的处理却给了孩子们一个想象练笔的机会。
二、 在自主质疑中使目标不断生成、发展。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生只有对质疑产生兴趣,才会产生深入学习的内驱力,才会去思考去发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可以对不理解的词语和重点的词语进行质疑,可以对课题质疑,还可以对矛盾之处进行质疑。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则精彩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生成教学目标。如《灰雀》一课中,列宁明明知道灰雀不会说话,为什么还要问灰雀去哪里了呢?学生抓住这一矛盾点进行质疑、解疑,就可以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列宁对小男孩无声的批评教育,体会列宁对善解人意以及对小男孩的尊重和爱护这一学习目标。另外,学生还可以在课文讲读完毕之后,再度提出新的疑问,使教学目标得到深化和发展。
三、 在充足的自主活动中完成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所以,保证充足的自主活动时间,是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首要条件。在学生自主质疑生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后,学生就可以围绕目标进行充足的自主活动,经过合作交流及教师适时适当的点拨指导,教学目标顺理成章地完成了,学生探索求知的良好习惯也将随之逐步形成。
四、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辅助学生理解学习目标。
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因此,针对教学目标中的一些重、难点,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从而突破学习目标。在执教《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雷锋这个人物与孩子们生活的年代相距较远。为了帮助孩子们深入地理解课文,尤其是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出事了一些雷锋为人们服务的图片,又出示了孩子们日常活动、学习时的一些影像,再现了孩子们之间发生的一些互帮互助的行为。孩子们从录像中看到了课文中所说的"爱心",同时也明白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是指雷锋叔叔是一个时刻把他人装在心里,随时随地帮助他人的人,学习雷锋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五、在反复地读中解决目标。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教学方法之一,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学习目标。要让学生明确读书的目的,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教给学生读书方法,采取反馈训练,初读--细读--品读,"读、思"结合,读出最佳效果。这样,学习目标也就"迎刃而解"了。
六、扎住时机深化目标。
教师在课堂中要灵活多变,要抓住契机深化教学目标。如:遇到两个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不一致时,可以组织学生当堂讨论;当学生在理解了一些词语或掌握了写作方法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练笔的活动之中;当学完课文后有所感悟时,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口语表达训练中。只要教师对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教学目标就可以得到完善、深化。在《赵州桥》一课学完后,我要求学生以"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结果孩子们有的写出了想象作文《未来的桥》,有的记叙了学完这篇课文以后自己心里的感受,还有的写出了各式的诗歌。这些小练笔,不正是学生学习目标的一种完善与深化吗?
七、在汇报小结中使目标得到反馈。
汇报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变教师小结为学生小结。这样更便于及时得到课堂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地进行"补救性"教学。比如设计新一轮的小组合作活动,发挥学生互帮互学的优势,及时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并不断调整学法,有利于学生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在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时,各个学习小组都在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时,有位学生站起来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我眼前出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章一丝不苟,对人平易近人的形象。可是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并在课文最后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正是学生的这一质疑,掀起了新一轮的学习高潮,也使教学目标得到了深化和发展。各小组经过讨论,明白了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就是为了以景衬托人,景美人更美。
总之,教学目标要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教师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地捕捉新的学习目标,确保目标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得以全面发展。
附件1:
学生小练笔《火烧云》
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两颗红宝石似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像两颗明亮的星星,四条粗短的小腿不停地奔跑着。一群孩子们看见了,个个叫喊着,蹦跳着,想要把它抱在怀中。可它好像害羞似的,才两三秒的功夫,就不见了。
附件2:
学生以"桥"为主题的诗歌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
郑北花园口,雄伟公路桥。
全长五千五,宽有四十九。
昔日长龙阵,今朝变通途。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
百灯齐放照眼明,道路宽敞车人行。
一眼望去无尽头,黄河之上卧巨龙。
吊 桥
在外婆家的不远处,
有一座吊桥。
上百年来,
无数的人们从它的脊背上踏过,
而它却毫无怨言,
无私地挺直着自己的脊梁。
这是一座服务于人民的桥,
一座伟大的桥!
初三政治上册终身受益的权利复习试卷
2013年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测试卷
初三政治上册期中检测试题(附答案)
2013九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政治上册期中检测试卷(有答案)
知法守法、自立自强、学过安全生活综合测试卷
初三上册思想品德期末总复习试题(人民版有答案)
初三政治上册第三单元做意志坚强的人复习题
2013年九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末测试卷
2013年下学期九年级上册社会思品期中试卷(有答案)
九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考试卷(北师大版含答案)
2013九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3年九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带答案)
2013届中考政治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2013九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试题(有答案)
初三第一学期政治期末测试卷(有答案)
2013年初三上册政治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测试卷
2013九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试卷(含答案)
2013年下学期九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末考试题
高二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2013年九年级上册政治测试题
九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试卷(附答案)
初三上册政治专题一、二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2013年九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3九年级上册期末政治历史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末联考试卷(带答案)
初三政治上册珍爱生命专题复习试卷
2013年九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试卷(有答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