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许多高中政治教师喜欢用灌输式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他们误把学生当成了待灌水的瓶子,认为只要把水倒进去就行了,就完成了他们的教学任务了。可事实上,学生们并不是瓶子,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想法,也不会一味的接受一切。相比之下,在高效课堂改革后,教师的角色就转变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老师的职责是引导大家如何思考问题而不是直接帮学生去解决问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从本质上去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在问题的表面上下功夫。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现实的目标,制定可行的方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其次,要在课堂内外的学习过程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制造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第三,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学会做学生的倾听者,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让他们敢去想敢去说,然后耐心的与他们交流、沟通,引导他们独立,培养他们的哲学思维、理性思维、多元思维。最后,要教会学生自我管理,学会克制自己,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让他们学会管住自己,管好自己。
二、由权威者转变为交流者、探究者
教师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但是这常常会误导我们不敢对教师质疑,让学生们对教师、对权威望而却步,不敢挑战。显然,这并不适合高效课堂改革后的教师和学生。在高效课堂改革后,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学会与学生探讨问题,交流问题,认真听他们最真实的想法,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总结出最好的方法,最后解决问题。此外,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也不会被那些外表严肃的老师所吓倒,相反,他们会更加倍受鼓舞,力量倍增,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加,比以前学习更加主动,更愿意配合老师在课堂上,也更愿意举手发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四、由教师向“父母”、“朋友”的角色转变教师向“父母”的角色转变是指教师要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在家一样的温暖,感受到教师对他们像父母一般的呵护。这样,他们就会知恩图报,努力读书回报教师。关爱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家访、私聊、帮助困难学生等形式,让学生在心灵上或者物质上得到关爱。教师向“朋友”的角色转变是指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和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没有尊卑,没有约束,让他们和老师在一起没有压力,就像好伙伴一样亲密无间。这样一来,学生会在老师身上找到亲情、友情,他们的心灵得到了如此多的爱。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效课堂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应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念,尽快转变角色,推动高效课堂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中学政治教学促思的几种途径的探究
素质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小学思想品德“感悟-导行” 教学模式的探索
新课改下把政治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关键
把“问”还给学生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根本原则
重视教学交往,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
展现人格魅力的课堂语言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四步曲初探
浅谈政治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面对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新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初探
政治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用成功激励孩子
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一节课的评价标准
思想政治课中运用愉快教学法之“四要”
浅谈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巧设情境 增强课堂活力
“互动”教学的几点思考
构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
浅谈中思想学政治试卷讲评与素质教育
将生活引进课堂 让课堂走进生活
教育要让学生“感觉幸福”
让品德与社会真正走进农村——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
思想政治课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优化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特点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