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政治教师教学素质的新要求
在影响学生成绩方面,政治教师应具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素质;在影响课堂教学成效方面,政治教师应具备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素质;在开发课程资源方面,政治教师应具备设计教学方案、制定教学计划的能力和激发学生情感、驾驭教材等素质。
目前,教师的教学观念已得到了明显改进,按照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政治课堂上更加关注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法普遍改进,教师都意识到了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尝试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讲授法”一统天下的局面。但是,课堂评价取向仍受到限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成绩仍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潜能未被完全列入评价标准。此外,教学手段还比较落后,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进行授课的教师数量较少。因此,政治教师应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继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
二、达成初中政治教师素质新要求的策略
1.宏观策略。从宏观层面上看,达成初中政治教师素质新课改要求的对策为:提高教师队伍福利待遇、改进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加大政治教师的培训力度。物质待遇的提高可以防止教师队伍人才流失,同时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在改进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方面,可以建立优秀教师认证制度,让优秀的教师得到回报、受到奖励,发挥榜样作用。提高初中政治教师素质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大培训力度,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教师各方面专业素质。
2.微观策略。从微观层面上,也就是从教师自身出发,达成初中政治教师素质新课改要求的对策为:加强学习、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和反思。政治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是政治课程特点的要求,也是新课改的需求。同时,教师要注重自我更新。
善于自我更新的教师才会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要从激发政治教师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提升政治教师的专业素质两方面实现政治教师的自我更新。综上所述,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国家注重提高教师队伍福利待遇、改进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加大政治教师的培训力度,学校注重发挥校长的引导作用、建立校本培训制度和教研制度,教师注重加强学习、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和反思,初中政治教师就能达成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时政热点: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时政热点:“四体不勤”是领导干部“四风”的表征
时政热点:用良法规范政府职能
时政热点:法律惩罚有力 诚信才有根基
时政热点:基层干部是基层法治建设的“落地桩”
时政热点:践行核心价值观应抓好“知、情、意、行”
时政热点:破解“作风反弹”难题
时政热点:用法治精神推进改革大业
时政热点:推进法治进程仍需“继续严厉反腐”
时政热点:给基层公务员一个“够得着的晋升通道”
时政热点:“天价垃圾袋”装走的是公信力
时政热点:法治唯有成国家信仰方能长存
时政热点:涵养健康政治生态没有"旁观者"
时政热点:补齐监督短板,让“禁读令”令行禁止
时政热点:让法治的阳光照耀温暖每一个人
时政热点:“开门”反腐填补内部监督“盲区”
时政热点:莫因终身追责"为官不为"
时政热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时政热点:以治理法治化铲除“村官腐败”
时政热点:公务员怎么考核比考什么重要
时政热点:从基层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时政热点:四中全会宣示“法治的尊严”
时政热点:公车上黑名单:要整治更要法治
时政热点:法治是实现“第五个现代化”的惟一通途
时政热点:“八点要求”唱响从严治党“好声音”
时政热点:机构"瘦身"是法治必需,"健身"是责任所在
时政热点:治理“文山会海”不能只是限量瘦身
时政热点:让法治信仰镌刻在全民心中
时政热点:反腐伴生懒政如何防治
时政热点:勿让“年轻”成为干部提拔“绊脚石”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