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在每节课课前五分钟设置时政教育的一些活动。每节课开始前,笔者都利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总结近几天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利用投影显示时政事件的图片及具体内容,然后简单评论一下自己对这个事件的看法,最好是结合学过的高中政治课的基本原理进行解说。通过这种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喜欢枯燥的政治课,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及时复习政治课的原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为高考奠定良好的能力基础。
第二,在导入新课的环节引入时政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前几分钟能否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因此在导入新课时,笔者会精心选择近段时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在选择重大事件时,不能太随意,必须选择与本节课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事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要特别细心,注意平时的素材积累,每天必须看新闻,及时浏览网页,阅读一些与时政息息相关的杂志及评论。对于独到的观点要记录下来,仔细分析,把这些总结之后的内容提供给学生,做到师生之间信息共享。
第三,在讲授新课环节有针对性地引入时政材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而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电影导演的角色很相似,讲授新课各个环节的安排必须结构优化,时间安排合理,内容贴近高中学生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全方位调控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处理好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中心,用凝练的语言精确地传授知识,探究教材知识间内在的有机联系,教会学生在宏观中把握知识。
千万别忘记合理地利用课本上的图片、名言、故事,深入了解这些图片、名言、故事所反映的原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有些高考题就是课本上这些图片、名言、故事的直接再现或者变式形式。此时此刻,需要寻找时政热点材料与教材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最好的方法是运用情境教学,即创设一个与教材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自觉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授课就会形成一种心理期待,愿意参与到这种情境中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教师又在不经意间传授了深奥的道理,一举两得。为了提高时政材料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教师要在备课环节博采众长,从电视、广播、报纸、网络中搜集信息。笔者几乎每天都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海峡两岸》《军事连连看》《经济半小时》《直播港澳台》《每周质检报告》《远方的家》等节目,并注意在网上积累素材。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以上方法把时政材料引入高中政治课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继续努力,继续为提高时政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作出自己的贡献。
“社保费率小降”,公众获得感不能降
精编高一下学期政治期末备考模拟真题
2015年中考《政治》考点归纳锦集
轻言放弃的,不叫梦想
2015年中考政治考点归类(二)
习近平主席两会后首见外宾谈了啥?
高二政治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2015年中考政治考点归类(一)
用“制度红利”推动人才奔跑
2015中考政治备考:2014年7月国内国际时事政治总结
时政热点:公示交通违法亦当“趋利避害”
2015中考政治备考:2014年6月国内国际时事政治总结
精编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知识点梳理
时政热点:多一些“眼下看不见”的政绩
政策解读:柔性定制 - 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
政策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
社会时事热点:报假警教逆子
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政治试题(含答案)
2016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经济时事热点:以科学考评根除“论文经济”
时政热点:人们为什么喜欢看官员互相“举报”
经济时事热点:别让网络狂欢伤害法治尊严
“官员互掐”未必是坏事
2015年中考政治考点归类(三)
处置“僵尸企业”要既快又稳
“就近入学”案提醒学区划片要重民意
时政热点:以职务之便捞好处是给自己当“掘墓人”
光明日报:扎紧制度笼子严管“家属经商”
社会时事热点:大龄农民上大学的标本意义
2016年3月23日时事政治(国际)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