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问要有思维性
教师所提问题要符合高中生正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实际情况,既不能简单地让全体学生回答是或否,也不能让学生都抓耳挠腮、无从回答,要遵循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原则,即所提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使学生思维处于“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状态,通过积极探究,调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跳一跳,能够得着苹果。”例如,某位教师讲授“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一目时,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按劳分配?”学生很快在书上找出来读了一遍。而另一位教师这样提问“你认为按劳分配的含义要注意哪些方面?”学生通过看书、思考,答出了“公有制经济”“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教师又问:上面几个方面是从什么角度讲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出了按劳分配的范围、尺度、对象和结果。把两位教师的提问相比较,很显然,第二位教师提出的思维层次要高出一筹,学生的收获和感悟也会多出一些。
二、设问要有开放性
教师所提问题可以是封闭性的问题,它需要学生直接运用教学内容作出回答,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也可以是开放性的问题,它要求学生运用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解释和说明,答案是多样的,是教师和学生在问题回答中逐渐形成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提问目的,选择适当的问题类型,避免只提封闭性问题,并处理好问题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正因为如此,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营造自主、合作、探索的互动空间特别重要,学生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感受随时发表,教师因势利导,抓住疑点、重点、闪光点,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碰撞出思维、情感、认识的火花,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那么,我们一定能收获无法预约的精彩。
三、提问要有科学性
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
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频繁的提问往往被人们理解为是讨论式的课堂,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事实上,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加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从而制约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课堂提问的次数应当适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思考量大的问题,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
这样的提问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可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提问。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政治第一单元检测题精编
时政热点:中国梦,健康梦,有情怀,有温度
文化时事热点:“烧钱”攀比是教育的败笔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生活与消费单元练习题精选
社会时事热点:“特供3D”不过是圈钱游戏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神奇的货币
文化时事热点:“天价演员”是烂片宠坏的吗?
社会时事热点:“假结婚”背后是法律信仰的缺失
经济时事热点:企业缴社保“抠门”,政府应当助力
让追责制生威才能为国企改革护航
习近平对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成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社会时事热点:过期药“下乡”是更恶劣的“垃圾围村”
文化时事热点:新生上大学,请从独立开始
社会时事热点:电动滑板车不能引“虎”入园
发改委解读:降低“五险一金”缴费率 合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
大学生配“行头”不妨学学唐僧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终身追责,建立国企决策硬约束
经济时事热点:餐厅索要式“打赏”能走多远?
文化时事热点:别让学业成为孩子的生命全部
(必修一)高一上学期政治教学计划模板
文化时事热点:从三个角度看一流大学
2016年8月29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总理大力助推:“中国制造”正进行一场“品质革命”
时政热点:政府部门的分内事岂能“外包”?
高一政治必修一神奇的货币同步练习题(人教版)
(必修一)高一上学期政治教学计划模板:神奇的货币
城市要给儿童不留守农村创造条件
别让网约车重蹈出租车“覆辙”
警惕“拜年红包”暗藏的腐败“祸根”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