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问要有思维性
教师所提问题要符合高中生正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实际情况,既不能简单地让全体学生回答是或否,也不能让学生都抓耳挠腮、无从回答,要遵循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原则,即所提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使学生思维处于“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状态,通过积极探究,调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跳一跳,能够得着苹果。”例如,某位教师讲授“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一目时,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按劳分配?”学生很快在书上找出来读了一遍。而另一位教师这样提问“你认为按劳分配的含义要注意哪些方面?”学生通过看书、思考,答出了“公有制经济”“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教师又问:上面几个方面是从什么角度讲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出了按劳分配的范围、尺度、对象和结果。把两位教师的提问相比较,很显然,第二位教师提出的思维层次要高出一筹,学生的收获和感悟也会多出一些。
二、设问要有开放性
教师所提问题可以是封闭性的问题,它需要学生直接运用教学内容作出回答,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也可以是开放性的问题,它要求学生运用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解释和说明,答案是多样的,是教师和学生在问题回答中逐渐形成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提问目的,选择适当的问题类型,避免只提封闭性问题,并处理好问题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正因为如此,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营造自主、合作、探索的互动空间特别重要,学生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感受随时发表,教师因势利导,抓住疑点、重点、闪光点,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碰撞出思维、情感、认识的火花,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那么,我们一定能收获无法预约的精彩。
三、提问要有科学性
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
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频繁的提问往往被人们理解为是讨论式的课堂,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事实上,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加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从而制约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课堂提问的次数应当适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思考量大的问题,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
这样的提问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可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提问。
谈谈初三政治复习的思路与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反思
政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应注意的几点
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导行艺术举隅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优化政治课堂
浅谈在高考政治复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答题的规范能力
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构思课堂导入,提高课堂效率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刍议
“导入”是思想政治课的开门红
政治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途径
中学思想政治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之我见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同 为 拘 留 各 不 相 同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六课《为坚强喝彩》教学反思
怎样上好新课程的思想品德课
论政治教师的人格感召力
政治教学中时政渗透方法的探讨
浅析如何运用CAI优化政治教学
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论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2)
浅谈初中生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运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 开展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
适当 精当 恰当
谈愉快教育在政治课上的运用
浅论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法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之探究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