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是我们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设计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眼前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思想上的焦点,设计一些智力上富于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情境”。例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有的同学很早就有一个梦想,期盼着红旗早日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美、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仍处于相对稳定与繁荣的时期,看不出明显衰亡的迹象,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还不灭亡?”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问题的提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认识到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一时还不会进入灭亡的境地。这样就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穿插趣味故事
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穿插一些趣味性较强且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比如讲解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时,可插入“群牛遇虎,齐心护犊,一牛带二犊独奔,为虎所食”的故事。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注意力高度集中。此时教师再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发扬团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再如学习尊师重教内容时,可举“程门立雪”的典故,教育学生从思想和行动上去尊重老师。
三、借助诗文佳句
政治教学中,恰当地引用名诗佳句,可以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由此创设教学情境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对集体、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美好情感,实现情感教学目标。比如讲解奴隶社会剥削特点时,可引用《诗经》中“硕鼠”一诗,加深对奴隶制度剥削残酷性的认识;讲解封建社会剥削时,引用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理解封建剥削的特点和根源。再比如,讲解“陶冶高雅情趣”时,可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比赛,领略自然美、社会美,感受文学的魅力,培养审美能力。
四、充分利用漫画
政治教材内容抽象、枯燥,恰当地利用漫画,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力与思维能力。如讲解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时,可选用漫画“小鸟的悲哀”。画面上小鸟哀求“请把我带走吧”!然后由学生思考讨论:这幅图说明了什么?也可选用漫画“渴望”,此画由两部分组成:其一,山岭田野,杂草丛生,一人心驰神往,渴望这里高楼林立;其二、林立的高楼取代了空旷的原野,此时人被挤向楼顶,他的心又飞向了广袤的原野。看后启发学生认识“如果以牺牲大片的土地等资源环境为代价,人类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必然会落空”的道理,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五、插放优秀歌曲
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把情感目标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只有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感、社会情感和政治情感,才能真正体现本学科的德育功能,完成育人任务。而激发情感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适时的播放一些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优秀歌曲,寓教于乐,寓教于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例如,在讲解“依法服兵役”时,播放歌曲《骏马奔驰保边疆》,让学生体会边防战士的豪迈情怀。讲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时,播放《社会主义好》。讲解“改革开放”内容时,播放《春天的故事》等。这样把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上升到感情层次,达到思想教育的较好效果。
六、利用录像资料
根据教学实际,恰当利用录像资料,构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情境设计,是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如初二“依法打击毒品犯罪”一框,由于学生对毒品的危害认识不够,缺乏感受,所以对毒品犯罪及司法打击力度问题认识不深。讲课时,教师可利用录像,再现“鸦片战争”、“虎门硝烟”等历史情境,由学生谈出对毒品的认识,以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如讲解“法律保护消费者权益”内容时,可播放“大舜”号滚装船海上失事录像资料,使学生明确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受法律保护,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
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去发现和矫正错误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变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也体现了知行一致的原则。如讲解初一“挫折孕育着成功”一框时,由学生自己举出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引导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积极对待挫折,勇于战胜挫折,使他们增强承受挫折和战胜挫折的能力。这就变单纯的说教为精心的指导,变知识的传授为思维的训练,增强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思想政治教学中,合理、适时地设置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新能力;可以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教学思想。教学中可收到“一石三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效果。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件
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课件
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必修四4.1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
2.1感受文化影响课件
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必修4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
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习题讲解课件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件
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必修四5.2意识的作用课件
4.1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件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件
哲学的基本知识课件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3单元复习课件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1.2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综合探究: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课件
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课件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