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它既有教育形式、活动本身内蕴的隐性影响,又有学校非课程化的环境的影响。学校的环境有内环境和外环境之分,又有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之别。但产生隐性影响最有价值的主体是校园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他们总是以特有的形象力量向学生公开地灌输着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更以特有的象征符号感染着学生,有着强大的内在力和明确的指向性。因此,学校尽量排除现有环境中无价值的特征,不让它影响学生的心理习惯;尽力以完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的心灵、行为。
一、美化校园物理环境,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具有积极的教育功能
校园物理环境指的是学校的建筑、设施、布局、绿化、文化布置、主题雕塑等。校园物理环境是学校精神风尚的物质反映,它又以有形层次、有形设置,有目的、有意识蕴含教育性的校容校貌,向外界展现着学校的形象。良好的校园环境既是学校物质条件的外显标志,又是良好精神风尚的体现。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正向隐性影响教育效果。《史记·乐书》上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物者外境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学校的物质基喘…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习惯的手段。”
学校的办学条件虽各不相同,但只要合理使用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要素,都可以创造整洁、清新、优美的校园“外境”,以此给学生有力的积极的隐性影响。因此,学校必须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部署、安排、落实、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课程”思想教育的导向功能、道德情感的陶冶功能和道德行为规范功能。在具体做法上,可以广栽花草树木,尽量扩充绿地,让师生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优美的自然景观,使校园给人一种幽雅、恬静、舒适、明丽、优美、勃发之感。
教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同时,社会环境的优劣又直接制约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效果。因此,创造一种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舆论环境,促进育人环境的全面优化,这是环境育人工作的突破口。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搞好文化艺术走廊,悬挂历史人物壁画,张贴中外着名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的画像,布置英雄人物雕像、书写名言警句,让学生的心灵天天与这些杰出人物进行交流,缅怀前贤,领悟人生哲理,使整个校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色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
二、优化校园的心理环境
校园心理环境是指师生员工在校园内的一切心理现象的总和。校园心理环境是校园环境的潜在层次,无形设置。它的心理气氛和校园风气的形成刻画着学校的形象。心理环境不仅指和谐的人际关系,还包括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序的校园生活和集体舆论。这些都构成了积极的隐性德青因素,是一种潜在而强大的教育力。一方面它直接成为思想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简洁、深刻、长期和持久的影响。
协调人际关系是优化心理环境的重要途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氏的环境因素,也是一种隐性德育。和谐、亲密、合作的人际关系具有正向功能,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安全感、友谊感,形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性格。不良的人际关系具有负向功能,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会严重影响人格的健全发展。
在复杂的校园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矛盾,这既表现在师生之间,也表现在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间,领导应借助于自身的政治素质、管理水平和民主作风、尊重知识和依靠教师的科学精神,去培养和建设宽松的于群关系环境,形成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教师群体。教师之间各种教育活动的相辅性和互补性,应折射出校园精神的特征,成为团结奋进、献身事业的驱动力,并以此去影响学生、身教学生。
师生关系是校园里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普通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是主导的一方,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向学生倾注爱心,去换取学生的信赖和纯洁的友谊。学生的尊师,往往是教师爱生的反应。学生只有生活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环境中,才能体会到校园生活的愉快,乐于学习,激发其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人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会增强荣誉感、进取心。
学校德育中的隐性影响是一种有力的无产教育语言,我们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并努力建设这种“隐性影响”,让学生“跨进校园,接触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以此去塑造美的心灵,完善人格。
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
高二政治说课稿 家庭消费的内容
丰富多彩的情绪
《走进中学》说课稿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
第一课时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五课第二框 发现自己的潜能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3 自立自强
第三册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说课稿
笑迎新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说课
第10课责任重于泰山
情绪——奇妙的“窗口”
高二政治说课稿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情趣与兴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高三政治说课稿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高二政治说课稿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人的性格 各不相同 教学设计(一)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第四课 第二框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做了明确规定(2)
高三政治说课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品味生活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高二政治说课稿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礼貌显魅力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十五课第一框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1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