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地区的社会发展情况
西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圣地,藏族是一个大的少数民族并且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特殊文化的民族,由于他们所处的特殊的高寒地理环境所以给予他们民族新的生存使命。地理位置的特殊,生活环境的影响促使他们信天吃饭,一切的给予都是上天的给予,一切的收获都是上天所赐,所以藏传佛教的弘扬可以说是填补了他们心灵上的空虚。藏传佛教的兴起,苯教的产生无疑都是相应当时人民的生活工作需要,并且政权统治者早就看到宗教对于政权的影响,他们急需好的宗教戒律和好的宗教思想来稳固当时的政权,进而延长统治时间。
在西藏地方,自元朝晚期,先有萨迦和止贡之间的争战,后来又有帕竹万户同雅桑万户、蔡巴万户、止贡万户之间纷争,万户之间的纷争无疑争夺是领地和牛羊、草场,纷争的受苦对象始终是牧民。到1349年,帕竹万户先兼并了前藏、雅桑、蔡巴、甲麻、止贡等万户的领地;1354年,又击败了萨迦本钦所率各万户联军,兼并了厚葬的大部土地(当时江孜、拉堆绛尚能独立于帕竹之外)。又因萨迦内讧,进兵萨迦,收交了元朝所赐萨迦封敕,以桑主孜宗本兼任萨迦本钦,以监督镇摄后藏各地方势力,但萨迦似仍保有拉孜实力。明初,西藏地方的形势:在政治方面,后藏有萨迦地方政权,前藏有帕竹地方政权和止贡地方政权,这是实力较强的领主。在宗教方面,后藏的萨迦承元代帝师的余势,仍保有一定的势力;前藏的噶玛噶举,对前藏部分地区和西康的大部地区亦有相当影响;帕竹地方政权所扶植起来的黄教也异军突起,势力日盛。其余如噶举派的达垄、主巴等支系,也都各有其势力影响。此外,如宁玛派及霞鲁、觉囊等小派,则势力不大,从政治角度看,则是无足轻重的。明初对西藏地方僧俗领袖的封爵任职,也是根据地方上各僧俗势力的实际情况而分别对待的。
扎巴坚参(1374-1432)是当年被绛曲坚赞初选为候选人。他7岁出家,8岁任泽当寺座主,12岁时的1385年,前往乃东,1386年正式就任帕竹的第五任第悉。直到1432年去世,扎巴坚参一直担任着第悉之职,在位时间达47年。是帕竹历任第悉中任职时间较长的一位。
扎巴坚参在位时,正是帕竹政权的“太平盛世”.藏文史书中对扎巴坚参是赞不绝口,尤其是对他极力扶植宗喀巴创办的拉萨祈愿大法会,组织人大量抄写佛经《甘珠尔》等“善举”更是大加赞誉。另外史书对于明朝中央政权对扎巴坚参的敇封、优礼优待,以及它对提高扎巴坚参声誉的作用。
二、宗喀巴与帕竹的关系
本来,宗教与政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宗教要利用地方政权,并通过各地封建统治者扩大其影响;地方势力也要维护宗教,利用包括宗教徒、宗教组织在内的社会力量,二者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可是,宗喀巴更巧妙地调整了宗教与政治的关系,使帕竹政权为佛教的发展服务。在公元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前后,宗喀巴与帕竹政权首府内邬宗宗本南卡桑布联系,并接受帕竹统治集团的供养。过了五六年,宗喀巴与帕竹地方政权的第悉,即明阐化王灌顶国师扎巴坚参通信。在宗喀巴给扎巴坚参的信中,一再强调要“以佛法治民,成就今生与后世的大事”在此信中,宗喀巴还提醒他道:“在上者的所作所为,庶民都会效法,因此必须以此鉴去治理百姓,敬以我佛教训诫作为礼品贡献”宗喀巴向帕竹说教,第悉洗耳恭听,并赞囊其事 。在以后的时日里,宗喀巴更与当时的地方封建势力紧密结合,相互利用,致使藏区地方政权也成了政教合一的形态。
在帕竹统治集团支持宗喀巴的同时
,帕竹的族人朗氏集团也大力支持他。他们支持宗喀巴,完全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因为在宗喀巴从事宗教活动、名声远扬的时候,正是各教派之间的争斗日益尖锐的时候。当时,和帕竹噶举派对立的各教派纷纷向明朝统治者邀赏,争取封号,这种态度也适应了明朝的“断羌胡之交”“分其势而杀其力,使不为边患”的民族政策,故帕竹必须拉拢宗喀巴去对付他们 。另外,帕竹集团的丹萨替寺及泽当寺座主长期以来由朗氏集团乳臭未干的少年担任,威信很低,能力不足以领众,学识不足以号众,因此需要和宗喀巴结合,去压倒未来的竞争者。故朗氏集团用全力去支持宗喀巴的活动。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把宗喀巴扶植起来以后,他竟然颐指气使,不听朗氏贵族的摆布,到宗喀巴名声大盛之时,帕竹集团最终竟从一方之主的地位急速跌落下来,倒成了格鲁派的附庸。
宗喀巴与帕竹集团结合在佛教界形成了自己的一股势力和思想体系以后,又集中精力从事宗教改革,力图振兴藏区佛教。为此,他作了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提倡一切僧人受戒。公元1388年,宗喀巴效法着黄色衣帽以戒律严格约束自己的喇钦和释迦室利,也改戴黄色僧帽,表示他要严守戒律。1395年,他在精其寺供弥勒菩萨像比丘衣具一套,意在说明不论何派僧众,既已入教,均需守戒。二是修复旧寺,振兴佛法。由于当时宗教界戒律废弛,教风败坏,致使一些寺庙年久失修,殿垣颓危。于是,宗喀巴劝阿喀宗宗本父子重修精其寺寺宇,自己还出资把殿堂彩绘一新。三是借举办法会和地方势力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并扩大自己的影响,提高自己在宗教界的威望。格鲁派这个教派是在宗喀巴进行的“宗教改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宗喀巴的“宗教改革”并不是由于少数佛教僧人的主观愿望而开展起来的一个运动,它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宗喀巴针对十四世纪后半期到十五世纪初叶藏族社会的实际情况,以及西藏佛教界出现的一些弊端而发起的一场改良西藏佛教的运动。对宗喀巴的“宗教戒律改革”支持得最积极、给以援助最多的是帕竹地方政权。虽然帕竹政权的掌权者是噶举派,而宗喀巴当时算是噶当派,但是宗喀巴提倡的那一套,对恢复西藏佛教在人民群众中的号召力,加强西藏佛教作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的功能,是有好处的,因此,帕竹地方政权对宗喀巴的“宗教改革”还是采取了支持的态度。同时,由于宗喀巴佛学知识渊博,在当时佛教界有很高的声望,而他的追随着还没有形成能与其他教派相抗争的政治经济力量,因此,宗喀巴的“宗教改革”也没有遇到来自其他教派的反对和敌视。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2.1感受文化影响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综合探究: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课件
2.2文化塑造人生课件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习题讲解课件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件
1.2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
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一切从实际出发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综合探究课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意识的作用课件
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3单元复习课件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课件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件
必修四4.1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
必修四3.1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课件
1.1体味文化课件
10.2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课件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高二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件
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件
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