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的来临揭示了在传统的发展观引导下社会的失衡以及其中人与高科技、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冲突的激化。只有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应对风险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才能抵御现代风险,从而建立会平正义、民主透明、稳定有序、各方面能形成基本的价值就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风险社会及其特征
风险社会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靡西方的社会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随着世界突发事件的增多、不确定性的增强,我们的社会正在进入一个风险社会。全面深入分析风险社会理论的是当代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他认为,就当今发达资本主义来看,当今社会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即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即风险社会过渡。风险社会有一系列不同于工业社会的特征:风险本身具有隐藏性和随之带来的不确定性;科学技术在估算风险数据上非但不再精确,并且其本身的飞速发展已经到了可以产生足以使地球毁灭数次的力量的地步;风险不再在政府的掌控之中。风险社会在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那里也是一个“失控的世界”:“我们完全不知道风险的大小和程度,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直到很晚,我们也不能确切地知道这种风险的大小。……没有人知道这个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笔者加)的长期后果会是什么?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威胁健康的潜在的灾难。……从这种病(疯牛病,笔者加)对人类的影响角度说,我们同样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现代风险社会的风险具有与以往社会的风险显着不同的特征:其一,跨越时空性。现代化所引起的风险已变得无地域限制了,从普遍的意义上说已具有世界性。其二,不可感知性。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此息息相关的后果影响和种种危险却是受害人根本无法直接感觉到的。风险的传递与运动经常是潜在的、内在的。其三,不可预测、不可控制性。现代社会的风险变得极其复杂,不可控制、不可预测。不断发展的技术和制度的完善,在为控制风险提供越来越完美解决办法的同时,却可能会带来新的更大的风险。其四,更快、更强的扩散性和更大的易受伤害性。全球化使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不幸事件一旦发生,就可能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甚至造成更大的伤害。
时政热点:网络基建可成“一带一路”重点
时政热点:“命运共同体”既为中国谋,更为世界谋
时政热点:“四个全面”,治国理政的重要遵循
时政热点:删帖自保的官员缺乏舆情知识
时政热点:保安挡门,环保执法就没辙?
时政热点:清除模糊地带,让权力“可靠”起来
时政热点:集训信访发言人不只为了说得更好
时政热点:农业补贴还需政府“管好钱”
时政热点:污染钢厂“未评先建”提示环评修法加速
时政热点:政治新常态从找回缺失的敬语开始:
时政热点:“信访地图”挂墙上,民众权利可挂心上?
时政热点:找准基础设施建设空白点
时政热点:万众创新,政府革新要先行
时政热点:怪股票怪美色,不如怪自己贪婪
时政热点:一次索贿5000万是监管乏力的使然
时政热点:“僵尸官网”存在是“惰政思维”作祟
时政热点:官嘴吃喝“打白条”源于问责作秀
时政热点:公务员的“诗意辞职信”反映了什么
时政热点:提升政府集成服务水平
时政热点:摊派“超生流产指标”再现权力任性
时政热点:不必夸大监狱廉政教育的作用
时政热点:基层年轻干部为何留不住
时政热点:什么都与计生挂钩是懒政
时政热点:政策打架,莫让百姓埋单
时政热点:官员配偶穿红军服,给谁看?
时政热点:理清问题促“村官”工作良性发展
时政热点: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统一战线重要作用
时政热点:何必把“推车市委书记”推进“死胡同”
时政热点:公务员的“祛魅”与“复魅”
时政热点:“政治生活不能娱乐化”是底线亦是红线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