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的主体性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理论
人的主体性发展以及人类对主体性的认识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根本上说,人的主体性是一个哲学概念,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特性。与以往思想家仅从天赋观念或人的自身存在出发寻找人的主体性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中阐释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人所特有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综上,要想真正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必须在实践中切实解决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的主体性理论并不为哲学独有,由于主体与人与有天然的统一性,所以只要涉及人的学科,都可以而且需要研究主体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作了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探讨,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成果虽然都抓住了主体是人、主体性是主体的本质属性的主体性哲学在认识论方面的核心内容,但没有深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没有科学完整地提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有效途径。因此,针对这种研究现状,本文着重探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有效途径。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理论依据
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产生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得以产生源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以人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和道德文化传承与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建构在现实人的生存需要基础之上,也正是出于人的生存所需,才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教育形式。因此,人的问题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其最内在、最本质的问题。其次,现实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存在直接服务于这一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充分表达了对现实个人的存在境遇和人解放问题的关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特有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提升人的主体性、完善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的兴起和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现人的回归提供了理论支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既是一种社会发展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文化塑造模式。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适时地从社会范式转型到人学范式,就是把现实人的问题视为关注的重点。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有效途径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才能完成,这就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理论指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因此,需要注重学生个人发展的历史过程,结合学生的个人需要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拓展教育途径,开发教育载体,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保障体系。
(一)坚持以人为本,更新教育理念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更新思想观念。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革,将会改变人们的一些生活和思维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而,应建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这就需要既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也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新氛围。
(二)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倡通过师生互动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新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外,还应着重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生命思想政治教育等。通过以上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大学生切身体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自身的关注和包容。
(三)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以发挥教育者主导性为前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既要理直气壮地发挥权威引导作用,又要始终注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能力,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使学生能主动地表达新原则或者观念。因此,这就需要教育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性,合理选择教学方法,适当安排教学内容,正确进行教学环境的设定等,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被教育者主体性更好地实现。
(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首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求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教育手段,由单一教学方法转为多样化教育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例如,教育者可以在尊重受教育者的前提下,让其自己做出符合自己需要的选择。其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应做到由封闭式教育转化成开放式教育。社会发展日益迅猛,封闭的校园环境会束缚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应提倡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提升自身思维的活跃性。最后,应将显性方法与隐性方法相结合,不仅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显性教育,还注重通过隐性方法,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五)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使每一个学生成为集体的一部分,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高校学生社团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社团活动是学生参与度、热情度都极高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新手段,因此,建立科学的、合理的社团,并且开展各式各样的思想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另外,学生公寓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因而加强学生公寓建设,把学生公寓作为课堂教学以外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十分必要。
四、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有效途径,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刘琳 单位:鲁东大学
高考指导:政治复习学会归纳比单纯记忆更管用
高考时事政治复习:雷曼破产效应及其启示
高三政治复习:分模块抓主线 以问题为中心
两大关注点应对上海高考政治新变化
解读安徽高考:政治应关注热点关注生活
十七大和金融危机将影响高考政治命题
文科综合考试难点各个突破
高考政治选择题:寻找最合题意的选项
高考辅导:政治百天冲刺复习须抓好两大环节
高考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名师指导高考政治复习:四方面入手提高成绩
南京高三一模 政治直接考查十七大报告内容
高考政治: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考文综复习:记清概念解区位分析命题谈对策
高考时政资料:房产新政以民生促繁荣
高考政治:根据曾做错题找漏洞
高考政治复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备战高考政治专题: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课程高考政治命题:在关照生活中趋向开放
高考政治:三大专注 提高成绩
高考时政复习的“临时佛脚”
把脉政治考纲:夯实基础关注时政
高考冲刺诀窍:文综回归教材 落实基础
高考时事政治备考:二十国集团峰会
高考政治:熟悉考点 关注时政
关注持续性热点事件 高考时事政治命题特点
高考时政复习:对三鹿事件的经济学思考
高考政治复习必备:国内15件重要时事
高考备战技巧:时政复习要联系课本
高考复习指导:三步提高政治复习效率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