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举例的目的无外乎是明理、激情、导行。举例的关键是选准、选好实例。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等,离学生生活近,直观、形象,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因此,选用好实例,能强化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更有助于明理后的导行。可见,选用好实例,也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运用实例,深入明理
教学《劳动不分贵贱》一课时,教师通过课文中选用的掏粪工人时传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巨大贡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个例子的讲解,说明在社会主义中国劳动只有分工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道理。随后,老师要求学生将自己调查的实例讲给大家听。一位同学向大家讲自己的母亲是一位清洁工,以前他从不在同学面前提起母亲的职业,通过刚才教师讲解及书上的事例,认识到母亲的工作也很了不起,能给人类带来清洁整齐的环境。还有一位同学调查的实例更感人,说的是某部队医院精神病科的护士长陈秀芬30年如一日和精神病人打交道,有胆量又有耐心,给病人洗脸洗脚剪指甲,给重病号喂饭,甚至端屎端尿也从不嫌脏怕累的故事。通过事例,使学生较深刻地认识到劳动不分贵贱的道理。
二、运用实例,激发情感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选用实例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教学《身在福中要知福》一课时,课文中讲的例子是旧社会育婴堂中儿童们的悲惨遭遇。接着要求学生讲一讲自己的幸福生活,和课前调查到的爷爷、奶奶在旧社会的生活情况,有一位同学讲到自己奶奶苦难的童年时泪流满面,激起全体同学对旧社会的恨,对新中国的爱。
三、运用实例,形成导向
人的道德认识是与道德情感相伴随的,学生对一定的道德行为产生了强烈的爱憎之后,就能从心底中明辨是非。
1.选用画面实例,利于导行。
选用实例,如录像资料,直观、形象。学生通过画面容易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形成导向。例如在教学《做事要负责任》一课时,选用的实例是某部队的汽油库因守卫人员不负责任,造成一场大火的录像资料。当学生看到火灾后的现场,得知造成的严重损失后,马上生发出一种情感,形成了明确的导向,即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负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时有一位同学说自己的爸爸是电厂的一位工程师,负责发电仪器的检测,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出事故,这位同学说回家要告诉自己的爸爸工作一定要认真负责。可以看出学生借助画面深刻领悟了道理,形成了鲜明的导向。
2.采取实例表演,利于导行。
思品课选用的实例,还可以编成舞蹈、小品等,通过表演告诉学生如何做对,如何做不对,同样可以达到导行的目的。例如教学《客人到我家》,可让学生扮演成主人和客人,表演待人接物的礼节,学生观后触动很深,知道了行为要求准则及最佳行为方式,增强了教学实效。
时政热点:戳破“威胁纪检干部”的“纸老虎”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时事政治:先进人物
中考政治考点解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违规使用公车成四风“重灾区”的警示
中考政治考点总结: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文化时事热点:“偷鸡腿母亲”事件背后的扭曲与沉重
2016年6月第2周时政汇总(06/06-06/12)
冲刺辅导: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经济时事热点:中国市场是游戏改编的救命稻草?
文化时事热点:太行山上“新愚公”,时代发展的楷模
2014中考政治必背知识考点
时政热点:“壶哥”玩的是“权好交易”的把戏
文化时事热点:农村剧为何越来越萧条
高考生被无辜影响,究竟谁错了
大学生就业,让每个选择都有光彩
经济时事热点:欧洲杯上的“中国制造”新气象
营养午餐别留隐形饥饿死角
2014年中考政治考点分析: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名师指点2014中考政治考点总结反腐倡廉
习近平访塞波乌三国并出席上合峰会:三大看点充满期待
2016年6月15日时事政治(国际)
名师指点2014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社会时事热点:“家庭医生”应让医患都有获得感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航天理想
时政热点:国土督察机构应受理所有举报
征收拥堵费,如何不让“路堵”变“心堵”?
文化时事热点:官员朋友圈应画出服务群众“同心圆”
文化时事热点:网络表情入教材别大惊小怪
中考政治常识考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利的途径
中考政治核心知识与高频考点:公平的产生及内涵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