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论文]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十六字方针”
“紧扣目标、优化过程、强化反馈、讲求实效”(又称十六字方针)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标准 之一,落实十六字方针,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
一、紧扣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备课、教学中要注意制定、落实教学目标。
1.每节要有教学目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三个方面。
认知目标分知道、懂得二级。“知道”(认识了解)是指学生对已学道德知识的初步识记,基本上能回答 “是什么”“该怎么做”;“懂得”是指在“知道”的基础上能回答“为什么”,并能初步运用学过的知识辨 别是非。
行为目标一般分学会、初步养成二级。“学会”(能、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在一定的场合中 能按正确的行为方式去做,纠正错误的行为。“初步养成”(做到)是反映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在不同 的场合能按正确的行为方式去做。
情感目标是检测学生道德认识和行为表现的心理反映的依据,由于操作上的困难,一般融于认知、行为目 标之中。
2.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层次性,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度”。
整体性即体现大纲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总的内容的要求(学科目标)。层次性则体现在把总目标分解成适 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各个年级的教学目标上(年段目标、课时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 把握好“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要求。
3.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要围绕目标。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般分揭示课题、学文明理、联系实际、深化 导行四部分。各个环节的目标(子目标)应紧扣课时总目标,形成一条目标链。具体来说:揭示课题,要求教 师根据教学内容,用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尽快地把学生带入学文明理的环节;学文明理,师生要通 过对教材的分析来揭示事物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或榜样人物的道德动机,从中归纳出道理;联系实际,是课 堂教学由知到行的转化阶段,也是学生道德认识的内化阶段,要让学生列举熟悉的事例,进行现身说法,使他 们对学文明理中所形成的认识得到验证和巩固;深化导行,是通过对一些有关的似是而非的事例的辨析,拓宽 教学内容,使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道德认识。
二、优化过程
教学过程的优化,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与教法的优化。
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常用的有目标导向式,表现为“课本--际--课本”,即先是师生一 起学文明理,然后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由近及远,拓宽教学内容,最后再 联系课本,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深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这种结构,紧扣教材,便于教师把准目 标。另一种是调查讨论式,表现为“实际--课本--实际”,即先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讨论入手,然后把讨 论结果用教材内容加以验证,最后再用验证了的道理来分析学生周围的其它事例,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能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学的针对性强,如果教师驾驭得好,效果明 显。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优化,首先要因教材而异,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选用不同的教法。如以政治常识教 育为主的课,可用故事教学法,讨论交流法,参观调查法等组织教学;以道德品质教育为主的课,可用榜样教 学法、谈心启迪法、行为辨析法等组织教学;而以行为习惯培养为主的课,则多用训练法、示范法等来组织教 学。其次,要因学生而异。对低年级学生,要多用游戏,小品表演等方法;中年级学生可用讲故事,讨论等方 法;高年级学生,则可多采用参观、调查,谈心启迪等方法。再次,要因教师自身的素质,特长而异。由于教 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不一,爱好、特长各异,因此,教师对教法选择要考虑发挥自身的特长,使教学方法的运用 得心应手。
三、强化反馈
对教师来说,反馈可使自己及时获得教学过程中所取得效果的信息,发现教学中簿弱的方面,以及时调整 或改进教学;对学生来说,反馈可使他们看到进步或不足,起到强化学习的作用。
1.反馈体现在备课中,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了解学生在前一阶段思 想品德教育之后所反映出来的进步与问题,在备课中予以充分的考虑,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加强教 学的针对性,提高可信度。
2.反馈体现在上课中。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多联系学生的实际,肯定、表扬学生的进步,让 他们体会到学习上的成功和快乐,争取更大的进步。同时,随时吸收学生反馈出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的速度 、难度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3.反馈体现在课后延伸教育中。教师在课后要多接触学生,观察、了解其教学效果。并要不断辅以各种 和风细雨式的教育,肯定学生的进步,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使他们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认识和良好 的行为习惯。
四、讲求实效
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要求教师要认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性、紧迫性,提高教学的自觉性。由 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所以教学效果往往不能及时反映出来 ,但这并不因此说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重要。如果一个人不是从小接受“有错认错,知错就改”,并且由此 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的良好意志品格教育,那么,长大后就很难成为一个正直的人。认识提高了,才会热 爱并全身心地投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乐此不疲。
此外,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尽可能发挥插图、挂图、电教手段、实物、标 本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中接受教育;要达成课时教学目标,在学生的懂 (听懂)、信(相信)、会(学会)上下功夫;要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去影响学生,事事处处做学生的表率;要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立体化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2013年秋期九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3届中考政治知识点强化训练题
初三政治上册拒绝诱惑,保护自己综合测试卷(有答案)
九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3年下学期九年级上册社会思品期中试卷(有答案)
九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测验试题
九年级政治下册专项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复习题(附答案)
2013年九年级上册思想品德17周测试题
九年级政治下册期中检测试题(有答案)
知法守法、自立自强、学过安全生活综合测试卷
人教版初三政治第一册期中试题答案
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一、二、三单元大题复习材料
2013年下学期九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末考试题
2013届中考政治漫画题复习试题
2013年初三上册政治期中考试卷(有答案)
初三政治上册第三单元做意志坚强的人复习题
2013年九年级上册政治测试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政治上册知法守法、自立自强、学过安全生活复习题
2013初三上册政治期末模拟联考试卷(有答案)
九年级政治上册期中检测试卷(有答案)
九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末联考试卷(带答案)
初三政治上册学做生活的主人专题测试题(带答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政治下册课时同步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3九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3年九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试卷(有答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