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意识及其意义
课程目标意识解决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何而教”的问题。“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何而教”的课程目标意识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来说,就是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发现和尊重学生的价值,重视所有学生共同发展、普遍提高的意识。
1.1课程目标意识有利于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坚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精神。课程目标意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着眼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遵循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具有高度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已毫无异议,但世界变化很大很快,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深刻地改变了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马克思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对待。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2课程目标意识有利于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课程目标意识促使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具有“对象”意识和“全人”概念,即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坚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全面弄清学生想什么,要什么,有什么,缺什么,并综合各方面情况一起融入到创造性的备课活动中去,把握学生需求的实质即摸清学情、了解生情。所谓学情,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爱好、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的意志和品格.
1.3课程目标意识有利于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建构以实践为基础、以科学理论为支撑的课程知识体系。课程目标意识要求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课程知识体系。通过富有意义的案例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注重认知工具的给予,注重学生生活逻辑的主导,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1.4课程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和开放性。实践性,就是要切实加强实践环节,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不断拓展和更新课程资源,精心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奇、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开放性,就是要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使他们具有走进社会、面对挑战、规划人生的真实本领。
时政热点:“实改虚”吃香也是一种“为官不为”
最低工资涨得太快了吗
2016年中考政治民主政治制度复习指导
时政热点:书协“去官气”不能只是“甩包袱”
时政热点:“没意见”是对责任“有意见”
2016年中考政治学习要点复习技巧
重点高校定向招生当“弹无虚发”
重启的“超级女声”在APP播出却没有APP思维
习近平政治经济学思想
破除“官本位”造成的“人才浪费”
清明“路殇”本不必如此严重
时政热点:根治“买官卖官”还需打出“连环掌”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跨越两个“陷阱”
时政热点:“两学一做”会上玩手机不是“小节”问题
网络贷款卷钱跑路没那么容易了
2016年中考政治违法犯罪考点复习
时政热点:对粗暴执法追责并不过分
时政热点:干不好局长就能干得好科员?
2016年4月第1周时政汇总(03/28-04/03)
“邮筒”成网红,追星也要悠着点
5分钱投诉是“鸡蛋里挑骨头”
真人秀,你得有个度
“饿了么”整改切忌“公关秀”
2016年4月第3周时政汇总(04/11-04/17)
“撤销禽兽父亲监护权”还需公共监护补位
2016年中考政治依法治国考点辅导
时政热点:拿什么管住样样报销的公款“撒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9篇)
干部“早退”不如转岗激发活力
时政热点:别让“提前退休”变成“提钱退休”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