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国内日益多样化的社会思想环境中,在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巩固的同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有所滋长,思想理论领域的噪音杂音时有出现。正确的与错误的、先进的与落后的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利益问题与立场问题、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与敌对势力的价值渗透并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遇到的挑战愈益增多。
第一个挑战:日益感性、感官化的价值观念对理性化、体系化的思想理论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包括自我意识发生了深刻变化,碎读性和直观性思维越来越明显,格言性、一语双关和电报式风格大行其道,微博、微电影、微小说越来越流行。这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感性化、感官化的特点。这种特点带来两个问题:其一,对于比较抽象和系统的理论观点,不愿意接受甚至会产生反感。一听到理论、理论体系之类的字眼,就抵触。思想理论出现了“污名化”现象,有的人讲:在社会生活中谈论马克思主义是令人“可笑”的事情。有的人则认为:意识形态概念表达出来的是冷战思维,具有对抗色彩,因此,应该避免使用意识形态的表述。其二,对于理论的评判标准从客观真理性标准转化为主观体验的价值化标准。思想理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更多地表现在它的价值追求和价值作用上。作为价值追求的思想理论就是看它提出的目标是否符合人们的心理要求,作为价值作用的思想理论就是看它能否给人们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如果一个思想理论不能给人们带来直接的主观体验或者物质利益,就往往不会被人们所接受。针对这一问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教育,使人们认清楚思想理论的真理性作用,科学、理性地看待思想理论的价值。
第二个挑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客观现状使一部分人的社会主义信念产生动摇,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20多年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巨大的挫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期。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上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或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趁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攻击,严重诋毁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成巨大的挑战。一些人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持,在挑战面前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念。丧失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一个后果就是实用主义思潮和急功近利行为泛滥。实用主义思潮强调经验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推理是次要的;信仰和观念是否真实在于它们是否能带来实际效果;理论只是一种工具,是否有价值取决于是否能使行动成功;人对现实的解释,完全取决于现实对他的利益有什么效果。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人只追求眼前利益,放弃远大理想;追求个人体验,不关心群众疾苦。对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全党全国人民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成果,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根本目的和完成祖国统一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正确理论。
第三个挑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某些“世界单质化”和“历史扁平化”现象在消解着人们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认同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伴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步形成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各国的同质性在增强,“世界单质化”的倾向似乎越来越明显。同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长期共存,某些方面出现了“历史扁平化”的现象。在一些人看来,资本主义越来越像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越来越像资本主义。“资本社会主义”和“社会资本主义”这类的概念并不鲜见。在这种条件下,看似“中立”的全球主义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西方的普世价值观,认为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是人类的终极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应当趋向于普世价值。其实,无论经济全球化怎么发展,市场如何单质化,经济交往如何扁平化,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不会趋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会保持自己的制度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会展现自身的生命力。
第四个挑战:市场化改革向纵深推进使一些基层党员失去了理论感
在实际改革过程中,有的党员把利益导向作为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滋生泛滥,丧失了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工人没有理论感,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就决不可能深入他们的血肉。什么是理论感?就是基层党员理论兴趣、理论素养、理论思维、理论积累的整体反映。我们要通过持之以恒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基层党员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兴趣,这样一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有深厚的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深层次的问题愈加突出,一些民生问题更加容易造成人们情绪的波动和思想观念的困惑。为此,思想政治工作就更加要贴近这些现实问题,勇于解惑释疑,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摆脱困惑
提升自我 适应社会 复习学案
第五课 自我新期待 教案
走进新的学习生活
《神奇的工具》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复习提纲
第五课 小康家园
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热爱生活
3.3 文明交往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复习教案
6.3 自立自强
第一单元 做情绪的主人
第六课 为坚强喝彩 第一框《让我们选择坚强》学案
第一单元 笑迎新生活
唱响自信之歌教案
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6.1做情绪的主人—丰富多样的情绪
第五单元 珍爱生命 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的人
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 第二框 创建新集体 教案
法不可违1教案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第一框教案
《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学案
七年级政治珍爱我们的生命
第十五课 让人生更加灿烂
自我新期待 第三框 自我新形象 教案
七年级政治在公共生活中
为坚强喝彩
七年级政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三单元 正确认识社会 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挫折面前也从容教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