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让中学生准确掌握未来参与经济生活所需要的经济学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它们分析、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基本问题。要达成这个目标,就必须把经济学知识科学、准确地传授给学生。然而,在高中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笔者感受最强烈的是各地的《经济生活》教学中存在着普遍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问题。虽然随着各地的教研与培训工作的不断强化,这些问题总体上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发展得还很不平衡。在有些省份和地区,这些问题依然还比较严重。这种科学性有严重欠缺的教学,甚至对学生在大学阶段继续深入学习现代经济学知识造成了障碍。经过笔者的长期了解,《经济生活》教学的科学性问题主要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问题1:以日常生活对某个经济学概念的理解取代经济学本身的理解
在许多人看来,经济学是比较容易学的,因为这门学科非常贴近生活,许多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使用。这个想法既对又不对,要小心对待。的确,经济学是关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科学,讲的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因此,学好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诀窍之一就是,如果您碰到那些抽象高深的、难以理解的经济学原理,千万不要紧张,往往只需要想想这些原理讲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种现象,就可以借助这些生活经验很好地理解它们。但麻烦的是,生活也会对我们准确理解经济学知识带来障碍,因为经济学对不少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理解。然而,有些中学任课教师由于缺乏扎实的经济学基本功训练,一旦碰到自己不理解的经济学概念,就想当然地以日常生活中的理解取代经济学本身的理解。
例如,比较优势(又称相对优势)理论是经济学解释分工与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最基本的理论,这个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生活》教材第十一课第一框第一目在讨论贸易全球化时设计了一个内容如下的探究活动:甲国生产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是800千克/人,生产肉类的劳动生产率是600千克/人;乙国生产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是1000千克/人,生产肉类的劳动生产率是1200千克/人。教材借助例子让学生思考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这两个国家应该如何分工和贸易。显然,按照比较优势,甲国应该主要生产粮食,乙国应该主要生产肉类,然后两个国家进行粮食与肉类贸易,两个国家都会从这场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利。可是,在这个经济学基本理论教学中却发生了不少啼笑皆非的事。某省的一位教师就曾告诉笔者,说他以及他们省的不少教师怀疑教材把数字印错了,他们和学生比来比去,发现不管生产粮食和肉类,乙国都比甲国有优势,怎么也得不出上述答案。于是,他们就断定教材出了错,并做如下修改:甲国生产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是1000千克/人,生产肉类的劳动生产率是600千克/人;乙国生产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是800千克/人,生产肉类的劳动生产率是1200千克/人。他非常高兴地告诉笔者,这么一改,任课教师及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一比较,在粮食生产方面,甲国比乙国有优势;在肉类生产方面,乙国比甲国有优势,应该按答案所说的模式进行分工贸易。可是笔者以为,这样的改动,是在探讨绝对优势理论。笔者就耐心地向他解释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区分,可解释了半天,他还是认为比较优势就是两者比较之下的优势,绝对优势是无需比较也能够看出来的优势,他还说平时生活中人们都是这么理解的。这就是他们犯错误的原因,碰到自己不理解的经济学概念就以为可以按日常生活的理解来理解。其实,不管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都是相互比较的结果,只是比较的内容不同,前者比较的是两者(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后者比较的是两者机会成本的高低。
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这类用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想当然地去理解经济学理论概念的例子还有不少,如对市场、公共物品的理解也经常是如此。
问题2:把经济学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场合对某个概念的定义混为一谈
学习经济学的困难不仅来自于经济学对某个概念的理解不同于日常生活,还来自于不少的经济学概念在经济学内部的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是,从一些教师的授课及编制的习题中,笔者发现,有些教师在平时经常把经济学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场合对某个概念的理解混为一谈,给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经济学知识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投资”是经济学最常见的概念之一,《经济生活》有一课专门介绍投资的基本知识;每个教《经济生活》的教师都会向学生提及“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要做到准确理解、使用“投资”这个概念还真是不容易。
笔者曾经在许多新课程培训场合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投资者买入二手的机器、厂房和设备属不属于“三驾马车”所说的投资?有些教师往往不能准确回答。其原因就在于不少教师弄不清楚“投资”在经济学不同的分支学科之间有着大不相同的含义。只要学过宏观经济学的都应该知道,“三驾马车”所说的“投资”是指社会生产能力的新增加,如形成新的机器、厂房和设备。买卖二手的机器、厂房、设备自然就不属于什么投资,因为它没有为社会带来新的生产能力,只是社会已有生产能力的重新配置而已。显然,《经济生活》第六课所说的“投资”与“三驾马车”所说的“投资”大不一样,它是投资学与微观经济学意义上的,是指一切追求价值增值的行为。
经济学还有不少概念也是如此,在不同分支学科和不同研究场合的定义会大不相同,如“长期”、“短期”、财政收入这些概念。
问题3:教学和命题时不注意理论表述上的数学严谨性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数学化程度最高的学科。虽然目前《经济生活》的学习并没有涉及数学,但对许多理论的理解和表述往往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否则,命题或观点的表述就容易出现科学性错误。
大家都知道,某个因变量通常总是要受到多个自变量的影响,如果研究者要分析其中某个自变量的变化对该因变量有何影响,就得假定其他自变量统统保持不变。这是科学研究的常识,所以在教材中经常会见到“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提法。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容易忽略这一点。若干年前,一位教师向笔者诉苦说,她在课堂上讲述居民收入水平、物价总水平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时,这么表述:假设居民收入水平保持不变,物价总水平越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就会越低。这个表述是非常严谨的,却遭到了科组长的严厉指责:现实生活中居民收入水平是不断变化的,你怎么能够作出这种不符合现实的错误假设,并指责这位教师误人子弟。其实,是这位科组长理解有误。
有的教师也许会私下认为,中学政治教师不具备上述知识,也不会过多地影响教学。诚然,上述知识看起来并不重要,可是一旦教师不具备上述知识或忽视了这一点,他的教学就有可能出现科学性问题。笔者曾经见过这样一道题目:
某同学通过调查某鸡蛋市场的销售情况,获得了如下调查数据:
请问该数据反映了什么样的经济生活规律?
答案是说这些数据正好反映了经济学中着名的需求法则,题目还据此要求学生画出需求曲线。其实谬之大焉,需求法则是有前提条件的。要考查商品价格的变化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必须假设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这道题的问题就出在影响鸡蛋需求量变动的因素不是一个,而是多个:除了鸡蛋价格的变动以外,还有时间的变化。这样一来,鸡蛋销售量的节节下降,也许与鸡蛋价格上涨关系不大,可能恰恰是隐藏在时间背后的其他因素的变化导致的,如消费者的偏好变化等。
笔者在新课程培训时经常问教师们一个问题,怎么概括需求规律?得到的答案在全国各地几乎都相同: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成反比。其实,正比与反比是有着严格的数学定义的。不能动不动就把两个变量的变化方向相同说成是成正比,因为教师们说的通常恰恰是指两个变量具有正相关关系,或者自变量与因变量构成了增函数;也不能动不动就把两个变量的变化方向相反说成是成反比,因为教师们说的通常恰恰是指两个变量具有负相关关系,或者自变量与因变量构成了减函数,简单说,反比函数是一条无限接近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双曲线。
笔者经常反思《经济生活》教学为什么会大面积地存在这三个突出的科学性问题,经过多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主要还是任课教师的经济学训练不系统、不扎实的结果。笔者建议应调整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和课时设置,对现任教师切实加大在职培训力度,补充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和财政学的基础知识。
中考政治考点: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中考政治考点:加强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师爱助我成长》知识点:初一上册政治期中考试
中考政治考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中考政治考点: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中考政治考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中考政治考点: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中考政治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
中考政治考点: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中考政治考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中考政治考点:当今时代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考政治考点:推进“一国两制”实践
中考政治考点: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中考政治考点:承担社会责任,弘扬民族精神
中考政治考点: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中考政治考点:我们的共同理想
中考政治考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中考政治考点: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考政治考点:为什么要科技创新
最新七年级上学期政治期中复习知识点:融入新集体
中考政治考点:人口现状的特点
中考政治考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考政治考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中考政治考点:国家安全的内容
中考政治考点:加强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
初一上册政治期中复习知识点: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
中考政治考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中考政治考点: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中考政治考点:节能减排
初一上册政治《生命最宝贵》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