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校所有工作的中心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职业。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服务,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教师作为服务者应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优质的教育服务就是要尽量满足所有人的所有合理的需求,这要求教师要自觉地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弯下腰去"了解每个孩子,了解他们想些什么?需要什么?他们的兴趣所在?更要了解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一、教育改革的必然——以人为本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愈来愈为生存权调动所有创造潜能。"学会生存"成了企业界的共同话语。是谁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不是企业生产或提供的产品,而是顾客满意,因而令顾客满意成为企业永恒的追求。
学校也有生存问题。如果客观上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那么任何学校都会有生存危机,当教育资源供大于求时,校际争夺教育市场的竞争会日趋激烈。为应对生存危机,就要求学校锐意变革,提供令学生和家长满意的教育和服务。反过来,学校树立较强的服务意识,主动迎接挑战,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对学校教育进行大胆变革,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的持续发展。
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人的最高素质在于有足够的能力适应并生存于不断进步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而且能自由地按自己的意愿追求充实、高尚而幸福的生活。学生在学校不仅应该学习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生存的本领,学会应付今后多彩而复杂的世界,学会追求理想境界,学会终身学习。因此,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育服务对象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也使得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成为必然。
二、教师是教育服务者
传统观念下,教师总处在一个优势地位,教师是知识与美德的化身,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和人生的导师,将教师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是不被学校、社会和教育从业者接受的。而新型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辅导者,这一角色变迁,需要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主动让渡自身实际上已经泛化了的权力,赋予与教师平等地位上的学生更大的权利。教师由知识传承者向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转变,最大的障碍在于对"服务"的理解。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即服务,而真正的交往是人格平等的,人格不平等的交往是依附、奴役、驱使、占有,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
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是为满足受教育的特殊需求,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生活也是为了满足自己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作为服务者的教师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心理,采用有效的方式打动他们,使他们心情愉快,感觉舒适和便利,使他们的正当的需要获得满足,那就意味着教育活动的成功。教师服务的崇高性就在于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时,使用的是无形的"精神性产品",而教育服务的成果则是学生作为人的发展。
三、教育服务的人性化
教育服务特定对象的心理需求,即教育服务的目的,决定了教育服务方式的人性化。
首先,学生身上表现最质朴、天真的人类天性,这种天性虽有令人"讨厌"的调皮、任性的一面,但是非常自然而且宝贵,他们所需要的服务与成人需要的服务是不同的,他们希望老师成为他们的朋友和玩伴,而只有当教师顺乎他们的人性需求,才可能进入儿童无比瑰丽心理世界,教育服务才能更见成效。
其次,学校教育服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人性的和谐发展,为此教会他们自主终身学习是一个主要目标。灌输、训斥、体罚等机械的非人性化的方式无法适应这一目的和目标。教育服务是学生高度参与互动的服务,要求教师发挥主体参与作用,才能高质量完成教育服务过程。教师与学生在生命与生命间、碰撞和融合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决定了教师作为服务者的姿态只能是人性化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威压式的。
四、学生期待人性化的教师
大量的媒体信息表明,目前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类型主要有三类:
1.亲人型:这类教师能走近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像妈妈,像大姐姐,像"哥们"......总之,不那么像"老师",而像人,像亲人。
2.亲近型:这类教师敢于、愿意在学生面前暴露自身的缺点,有时也像大孩子,让学生可亲可近。
3.柔和型:这类教师具有平等、宽松、幽默的风格,他们很放松,绝不刻板,善于与学生交往。
中国的教育,多年来一直禀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传统,主张"师道尊严",造成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教师是学生的权威与榜样,教师作为一个完美的形象,已经"神"化了。而以前的学生,学校与课堂是他们获得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他们把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看作是给予他们知识财富的神,教师有着绝对的威信与高高在上的的威信,他们是真理的化身,人生的领路人,是学生崇拜的完美形象。
然而,社会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知识渠道的多样化及知识更新的高速度,已大大动摇了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有时学生所津津乐道的内容、精通的知识,是教师闻所未闻的,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教师不再是知识之"神",也不要再充当"权威"了。学生不需要权威,学生需要的是能与他们同哭、同笑、同喜、同悲的有血有肉的人,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同时具备人性的弱点与优点。那样的教师,学生才感到真实而亲切。
因为教师是"人",所以他们能了解学生的苦衷,了解学生的想法,就像了解他们自己。同时鼓励学生,信任学生,就像信任他们自己。因为教师是"人",所以他们有缺点、有矛盾、有后悔,学生会与他们一起分享与承担喜怒哀乐。学生把这样的教师当做自己的朋友与亲人,学生与教师的心是紧紧贴在一起的。这样的教师让学生倍感亲切与自然,让学习生活充满愉快与自信。学生真的喜欢这样的老师,欣赏这样的老师。老师的一言一笑,一个眼神都能给学生以鼓舞。学生非常愿意接受老师的一切,包括他们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一种自然渗透,是真正的潜移默化。这时,教师的个性魅力得到了最充分发挥,而我们的教育也离成功不远了。
教育非神化,教师也非圣人。教师作为人的影响力有多大,作为教育者的影响就有多大。今天的学生呼唤人性化的教师,教师要放下架子,做回自己,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做个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神圣的宪法教案
世纪因我而精彩检测题
生活态度教案
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课件35
隐私受保护导学案
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课件31
生存的空间教案2
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课件29
维护社会的公平教案
2016届九年级政治上册10月月考调研检测题1
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课件4
承诺的分量教案
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课件30
保护智力成果检测题
九年级政治上册第二次单元测试试题
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课件26
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课件28
九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生活的必需教案2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检测题
2016届九年级政治上册教学质量评估试题
生存的空间教案1
九年级政治上册第三次阶段考试试题1
九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1
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课件25
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课件33
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课件27
中国的道路同步测试题
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课件34
九年级政治上册第三次阶段考试试题2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