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 “引导探索性教学法”,就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或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充分地讨论、充分地发表见解,全面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 自由空间 ,从而培养他们自觉探索知识的能力;同时又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突出教师对探索目标、探索途径等方面的调节和控制。
现以《不贪小便宜》一课为例,具体介绍一下 “引导探索性教学法”在思品教学中的应用。
一、根据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特点,由外部调节向内化发展。先由课题引导探索,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新课开始直接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根据课题 “不贪小便宜”来说一说:从这个课题上看,我们在这节课中应该学到哪些知识?通过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归纳总结为以下几题,然后展开自由讨论。
( 1)什么是贪小便宜?
( 2)为什么不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害处是什么?
( 3)怎样做到不贪小便宜?
根据以上三题引导学生自己设疑,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这就形成了一个激情引趣的良好开端。
二、根据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由简单向复杂方向发展的特点,由课文情节引导探索,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教育。在学文明理中引导学生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遇到关键处停下来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强调认识构建的过程:
第一部分由开头至 “怎么多找回一元钱”。这部分是遇到问题部分。教师引导学生设想:“赵虹发现买东西时售货员阿姨多找回一元钱时,会怎样想?”学生会从正反两个方面设想赵虹的想法。接着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是赵虹,你会怎样想?为什么?”此问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评价前一个问题中的正反两种想法。在评价的过程中,所重视的不是知识性的结论,而是在讨论中的给思想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自己分析问题、判断是非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同时教师也掌握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真正思想动态,为及时反馈、调控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信息。
第二部分由 “这时弟弟”至“赵虹飞快地向商店跑去”。这部分写思想矛盾斗争及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是实现认知目标的关键部分。所以要引导学生着重体会爸爸的话,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机会。在讨论中按独立思考→共同讨论→检查核对→初步评价的程序开展学习。教师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形成网络化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思想与智慧能得到激发与共享,从而明确贪小便宜的害处,解决教学难点。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听了爸爸的话,赵虹与弟弟分别会想些什么”。设计这一问题是引导思想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上述的讨论与探索,形成统一道德观点----不贪小便宜。
第三部分由 “你买什么”至结束。这一部分是赵虹不贪小便宜的道德行为实施的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体验。通过对售货员收到返还的一元钱时的感激与敬佩及赵虹听到表扬时的高兴与自豪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自然地产生“我也不贪小便宜”“贪小便宜可耻”的思想,促进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为形成道德行为奠定基础。
三、根据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由不稳定性向稳定性发展的特点,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新课开始时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汇报学习成果,从而达到认知目标。
( 1)通过举例上升为理论:有机会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没有据为己有,就是不贪小便宜。
( 2)贪小便宜的害处大:给自己种下了坏思想的种子,给他人带来损失。
通过引导,给学生提供归纳总结、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的机会。同时,在充分探索中学生自己进行了认知加工,由具体到抽象,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由不稳定性向稳定性发展,达到了认知目标。
四、根据小学生品德教育知行并重的基本方法,由评价他人的行为辨析题引导探索,明确行为要求。在学生形成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如何对其道德行为进行培养与训练呢?依据 “引导探索性教学法”,我们在练习题中打破了课后习题的原要求,把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里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全盘托出,如“他应该怎样做”“你认为怎样做?为什么”“请结合实际演示一下或说一说感受和想法”等,使学生在共同探索学习与实践中既明确了行为要求,又得到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同时也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总之,引导探索性教学法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师和生、生和生互动合作建立了轻松和谐的学习共同体。师生共同探讨观点,共同辩论,又通过观点讨论的交锋与思想差异的碰撞,最终达到了思想上的共识。教师又通过启发引导,促进学生自己去发现矛盾、分析矛盾,通过矛盾的解决而实现思想转化,完成内化,使其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又在亲身实践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素质的目的。
时政热点:新官不理旧事也该严肃问责
时政热点:解决证明的办法,在证明以外
时政热点:三证合一,政府自我革命的新注解
时政热点:细节性改革同样推动司法进步
时政热点:政治新常态从找回缺失的敬语开始:
时政热点:从官员爆粗口反思“权力任性”
时政热点:司法改革也需要“货到付款”
时政热点:落实简政放权 先清理添堵“规定”
时政热点:违背“三严三实”的“羞耻牌坊”
时政热点:“领导专用词”折射出官本位陋习
时政热点:清除模糊地带,让权力“可靠”起来
时政热点:弱信访强司法是有效维权内在要求
时政热点:医改更重要的是改善患者体验
时政热点:别把贪官忏悔当表演道具
时政热点:某些官员为何敢鄙视“国家规定”
时政热点:查查那些厅官子女的保送资格是否有假
时政热点:通过严惩行贿破解“围猎之困”
时政热点:完善廉政金规则已到了紧迫时刻
时政热点:及时给法律“体检”,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
时政热点:如何让PPP模式走得稳走得远
时政热点:政务“互联网+” 有风好扬帆
时政热点:揭开“盖子”才能还官场清明
时政热点:人社部发布10类劳动诉求解决途径
时政热点:工作失误与玩忽职守仅一线之隔
时政热点:治理“公章马拉松”是深化改革必答题
时政热点:拆除部门利益藩篱须扎紧制度之笼
时政热点: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面退出
时政热点:让“严法”的操作性更强
时政热点:“干部爆粗”折射权力扭曲观
时政热点:根治“办证难”解困还靠“发证人”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