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初中思想政治课处于困境之中,这不仅是由于教材滞后于实际,而且与传统沿用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也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有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第一线教师有开拓创新精神,要与时俱进,吸收新知识,采用新教法。我的实践是,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采用“二近三点”法。所谓“二近三点”法,即教师在讲授书本理论知识时,选用最近发生的、距离学生较近的、贴近学生思想“热点”、社会生活“热点”和学生行为实践“热点”,并且理论和实践联系密切的例子进行分析,使学生从这些丰富形象的感性材料中,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从而做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激发学生兴趣,适应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
一、在时间因素上,要选用最近发生的例子。
思想政治课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只有当课本知识与学生相应的情感发生共鸣时,才能产生信念,才能把知识内化为觉悟、观点,再将觉悟、观点外现为行为实践。纵观近年来的初三思想政治教材,编者也力图选用最新发生的例子。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导致教材中的例子与现实中的教学总有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自己去关注、搜集一些最近发生的例子,丰富发展课本中的那些感性材料。如 2002年2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在京隆重召开国家科技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主席将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王选、黄昆两位院士。这段时间正值初三学生学习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内容,教师联系这一新近发生的实际问题展开教学内容,学生兴趣就很浓。通过分析,使学生懂得:科技的确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不愧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从而进一步激发初三学生热爱科学、锐意创新的时代精神。如果只是一味“照本宣科”,讲述课本中的“原子弹、人造卫星、葛洲坝水利工程”等陈旧例子,学生就会兴趣索然。
二、在空间因素上,要选用所发生的地点距离学生最近或很近的例子。
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要激发学生兴趣,除了选用的例子要最近发生,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外,还要使选用的例子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给学生亲近感,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可信度。如在讲“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一课时,我就注重选用学生身边的例子并较好地贯彻到教学的几大环节中。引课时,用了“家乡 ----义乌近年来的巨大变化”的例子,通过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授课时,例举了“浪莎袜业”、“星光饰品”等知名企业帮助学生理解“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相关知识;结课时,又选用本地的事例设计相关练习,让学生进行判断辨别,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一听感到例子很生动很亲切,从而既理解了课本中的内容,又端正了学习态度,树立起“学习知识、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又如讲到“保护和科学地利用资源”一课时,我选用“义乌和东阳签订我国第一个水权转让协议”的本地化例子,结合“崇尚节约”、“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等相关知识的教学,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在情感因素上,选用的例子要贴近学生的思想“热点”。
初中思想政治课必须适应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较好的思想教育效果。初中生的思想比较敏感,具有求新求异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改变以往传统的“空对空”模式,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如一段时间,校园内外对各电视台热播的台湾青春偶像剧《流星花园》议论纷纷,众说纷纭。许多观众特别是身为家长的观众,对该剧的主题思想提出质疑,认为剧中一些不切实际的描述会使青少年陷入空想,甚至走进误区。作为青少年学生,也有不同看法。许多学生普遍觉得《流星花园》轻松健康,值得一看;而有的则认为该剧对青少年学生有负面影响。针对不同学生的认识实际,我充分运用课本中的相关知识,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会,主题是:“我看《流星花园》”,放手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剖,许多学生结合“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等书本知识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这场讨论,学生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思想误区”也慢慢消失,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剖“热点”问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在认知因素上,选用的例子要贴近社会生活的“热点”。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贴近学生的思想“热点”,更要贴近社会生活的“热点”。教师要注意选用现实性强的例子进行教学。如 2001年10月24日,党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以***同志“七一”讲话为指导,体现了***同志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公民道德建设正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我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课教学中,结合《纲要》要点作了有机穿插,重点讲述。并先后结合了“赵薇‘军旗装’事件”和“刘海洋‘伤熊’事件”对“公民道德建设”作了事例化分析,使学生懂得当前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与书本相对应知识点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正确领会《纲要》精神,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在行为因素上,选用的例子要贴近学生的实践“热点”。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从一定角度看,它是一门“实践性德育课程”或“活动性德育课程”。因而,教师在教学和效果考核中都要注重书本知识、理论的学习和学生个体行为实践的统一。而教学中选用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行为实践“热点”,进行有机地教学活动,是较好地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如在学习有关“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建议权”内容和“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时,我举出了“某校初三⑴班小明同学对班级自行车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的例子,并针对学生“知行脱节”的现实情况,有意设计了相关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真研究小明的调查数据,继续完成这份调查报告。这一例子的教学,不但克服了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例子中“应用性”很强的问题设计(即“给学校领导和政府部门提建议”),一改“扳着面孔考学生”的旧局面,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是知识的主人,有效地激励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实践的热情。又如在讲“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时,我举出“一家污染较严重的化工厂布局在某居民区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和流经该居民区河流上游的位置”的情境化例子,然后让学生运用“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对此问题进行调查,拟写出调查目的、调查提纲、调查对象及其主要方法,最后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具体方法。由于选用的例子贴近了学生行为实践的“热点”,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激发,理论和实践做到了有机结合。
运用“二近三点”法进行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好得多,应该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但是,这一方法也有不足之处,无论是“二近”,还是“三点”,都是例子教学,而例子只是某一方面的描述,它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教学。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二近三点”法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例子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二近三点”法中所述的例子教学,对提高教材的实践性、兴趣性起了很好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很好地运用这些例子,分析这些例子。但在提倡用“二近三点”法进行例子教学时,绝不能忽视理论教学,只讲例子教学不讲理论教学不行,只讲理论教学不讲例子教学也不行。只有把例子教学和系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相结合,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是要坚持以正面例子为主的原则。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强,是非分辨能力差。由于生活中的实例一般是包含某个问题,所以叙述问题例子较多。若在教学中运用反面例子较多的话,容易产生副作用,收不到良好的政治课教育教学效果。
三是根据形势的变化,实践的发展,例子要经常更新,以适应教学需要,形势发展需要。比如最近发生的事例,只是相对于某一课而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最近发生的事例也会失去它原有的新鲜感和时效性。这是在用例子进行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四是在运用例子进行教学时,教师还要结合教材内容和例子材料,有的放矢、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方法论教育,这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目的。
辽南协作体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2014高二政治期中试题练习
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后的反思
高二政治期中试题测试
高二上册政治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芒市第一中学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高二政治期中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册政治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2014届高二上册政治第一次月考试题
罗定实验中学2013—2014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高二政治上册月考模拟试题
高二政治期中试题(文科)
兰州一中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玉溪一中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江阴市一中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
高二上册政治期中考试后的反思
湖南师大附中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与总结
高二上册政治期中考试反思作文
高二政治期中试题上学期教学质量联合检测
高二政治文科月考试卷(含答案)
十一县(市)联考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后感想
高二政治上册月考试卷
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高二政治上册理科月考试卷
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