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重视智能目标、忽然德育目标
有人认为政治课教学传授的是一些社会知识,学习知识是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智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德育只能渗透其中,既使政治课也不例外,因此,得出政治课的性质是智育课的结论。把政治课划入智育的范畴,这混淆了政治课与其它课的本质区别,片面扩大智力的培养,而忽略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看到了政治课智育的次要方面,而忽略了政治课的主要方面。这种观念指导下来确定教学目标,自然把智能目标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德育目标。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独立学科,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只因为政治课地位的确立,才能使其从智育的范畴中脱离开来,成为以智育为入口,德育为目的的特殊课程。
问题二:重视知识目标,忽略情感目标
有的教师虽然承认政治课是一门德育课,把德育目标放在核心位置。但又把情感目标从德育中剥离开来,只重视德育理论的灌输,而不大顾学生的情感需求,没有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以理服人,不重视以情动人。
问题三:重视课时目标,忽略课程目标
课时目标是短期目标,课程目标是长远目标,每一堂课都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可有的教师根本不管什么课程标准,也不知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是什么,只关注课时目标,对照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这种不顾整体目标而抓局部目标的做法,不可能实现长远目标。学生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态度目标、观念目标的实现不是一堂课能完成的,必须统筹安排,顺序渐进。
问题四:重视考试目标,忽略素质目标
考试能力也是学生素质发展的一个方面,但学生素质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政治课主要承当发展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而考试素质能力强的人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素质好。在考试评价起主导地位的今天,很多人重视了考试目标,而忽略了学生的素质目标。
问题五: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脱离
这是政治课教学中最为普遍的问题。表现在备课过程中,选择的教学素材与教学目标并不一致,比如,在教案中虽然写明了课时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三个方面,但教学设计中,没有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的教学设计,只有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随意列举一些事例,而没有挖掘素材的情感因素,没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也没有结合学生思想问题进行教育,因此,能力目标与思想目标往往只是虚设。
四、目标偏离的原因
政治课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意味着教学目标的重新调整。实行对学生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育。从现状上看,教学目标应该是怎么样与现在操作中具体是怎么样并不能完全合一,偏离正确目标的现象还非常普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从目前来看,高考是选拔人才最有效的制度,但考试可以考出知识与能力,却考不出学生的真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能否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对学生来说影响是巨大的,为此,大多数学校、家长、学生最为关心的不是素质提高了多少,而是高考的结果怎样,“升学率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升学率高和班级就是好班级,能教出好分数的教师就是好教师”,这种传统的观念对学校的管理体制、教师行为起着导向作用,表现在教学目标上自然以考试出成绩为最终目标。
第二,管理体制的影响。学生期望升学,家长期望升学,国家也希望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可见,期望力是一合力。而学校既要满足社会的需要,考虑到家长与学生的期望,又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这就使学校陷于困境,因为,国家首先考虑的是一个民族的素质问题,而家长与学生首先解决的是升学问题。价值取向存在差异。虽然升学教学与素质教育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并非完全对立。但何者第一何者第二,决策者结合自身利益做出决定时,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受学校的管理体制影响,特别是学校的评价机制制约。如果学校创造的是发展素质教育的环境,这在客观上支持了教师确立教学目标突出了素质目标,如果学校把高考放在第一位,就必须引导教师重视知识目标、智育目标,而忽然情感目标、态度目标、观念目标。
第三、教师的自身素质对教学目标完成起直接决定作用。坚持应试教育自然不会重视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另外,既使重视了目标的全面性,教师教学素质的高低也影响目标的完成。政治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必须找到能做什么与应做什么的差距,因此,明确政治课的性质、地位与任务是任何一个合格政治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而努力提高自己的情商,提高自己的德育能力则是全面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突破口。
拒绝诱惑
祝福青春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自我新认识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六单元自强不息 6.1 直面挫折
挫而不折
[正确认识自我]教学设计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专题一 关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政治课教学中的“三观”统整
《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教学设计
第一课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追求高雅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师生互动
第一册孝敬父母
认识自己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三册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形象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一册保护自己——用智慧、用法律
机遇与挑战并存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变废为宝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
第一册延伸生命的价值
青少年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青少年要有公民意识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第一课时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第四册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朋友友谊
第三课 第二框 我国的人口问题
课 题: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