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成员的态度、情绪不同,认知和行为也有差异,师生及同学在课堂的相互影响,构成了课堂气氛。不同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效果大相径庭,积极而民主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和谐,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呈现出热烈互动的景象;消极的课堂气氛则相反,师生关系僵化,教师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思维,学生被动学习,课堂沉闷,效果不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引导地位的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气氛。
笔者认为积极互动的政治课堂气氛应具有民主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也强调课程实施要倡导开放互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具体说,就是在民主型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采用相互作用的学习方式,共同探讨问题,独立思考,共同交流经验感受,课堂氛围热烈;教师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并适时引导,不同的观点交流碰撞,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动机。为创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气氛,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常采用谈话法和讨论发。结合实例介绍如下,请同行批评指正。
1、 谈话法
谈话法亦称问答法,是通过问答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教学,实际上就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学生得到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其想法适时得到肯定或纠正。笔者发现这种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新课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谈话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因势利导,让他们一步步获取新知识,教师及时总结归纳,使学生的认识深化,知识系统化、科学化。主要步骤是: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进一步引导(提问)——总结归纳。
讲授新课《揭开货币的神奇面纱》,在学生学习了纸币的含义后,笔者提问“纸币的本质是什么?”学生回答“一般等价物”、“商品”……笔者再问:请同学们想想纸币有没有价值?生:有。师:为什么?生:因为在制造纸币的过程中耗费了人类劳动。笔者进一不质疑(拿出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这张纸币的价值与它可以买到的商品的价值相比怎么样?生甲:纸币的价值很小。生已:纸币的价值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师;对,价值很小的纸币可否用来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学生摇头。笔者进一步说明:纸币本身的价值很小,不能用它充当一般等价物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所以它不具价值尺度的职能。只是为了方便商品流通,用纸币代表货币执行流通的职能。所以纸币的本质是?生:货币符号。
采用谈话法教学要避免谈话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精神过度紧张。话题应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选取典型或趣味性的例子,吸引学生,激发其求知欲。讲授新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引导学生认识过分的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笔者先讲一个故事:老师一天上街,见到一头“狮子”,这头“狮子”穿着人的衣服,还会骑自行车。上前一看,原来是某中学一位男生,他头戴一顶金黄色披肩假发。学生哄堂大笑。问:这为位学生的行为是出于什么心理?社会能否认可?生:出于求异心理,社会不可能受认可。追问:为什么?生甲:其行为太离谱了,过分追求标新立异,把自己搞得不伦不类。生乙:其行为不符合社会风俗习惯,有失中学生的身份。生丙:想怎么做是自己的事,跟他人、社会不相干……笔者进一步把问题引向深入: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我们应持什么态度?学生对该问题争论很大。教师点拔总结:日常的消费行为反映其消费心理。我们的消费在求新、求异、求创意的同时,应理性、冷静分析消费的效果,考虑值不值。同时,中学生是社会的一员,总不能超越社会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的约束。所以,过分的标新立异不值得我们提倡。
2、 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某一现象或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通过讨论、争辩,多种观点交流碰撞,真理越辩越明。通过讨论学生掌握的知识更深刻准确。笔者认为设计讨论的问题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要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且具有讨论价值。
在上“消费心理面面观”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一次讨论。具体如下:有些中学生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词典等“现代化设备”不断升级,所购买的商品价格越来越高。服装消费也要向名牌看齐。名牌商品成为某些中中学生衡量身份的“重要标志”。请讨论:如何看待中学生追求名牌消费?
分小组讨论,各组成员纷纷发表意见,争辩激烈。讨论结束,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学生甲:我反对中学生追求名牌,因为中学生还是消费者,花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名牌商品价格太高不实惠,且给家庭造成太大负担。学生乙:我也反对。普通商品也可以用,物美价廉。某些同学认为能买到名牌商品很了不起,太虚荣了。学生丙:我赞成中学生追求名牌。因为名牌产品的质量较好,多花钱也值得。且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追求名牌、高档产品是时代潮流……笔者鼓励学生继续发言。学生丁:我认为家庭富裕的同学可以购买名牌商品,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应避免买名牌商品以免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笔者总结:作为消费者消费时应考虑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及需要;一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一般来说,名牌产品比其同类产品质量较有保证,信用度较高,价格也相应较高。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可以适当考购买满足自己学习、生活所需的名牌商品;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应该自觉选择中低档的商品,以减轻家庭负担。
社会时事热点:“滴滴短信扰客”,说好的垃圾拦截呢?
2014名师指点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改革开放
时政热点:监督机制完善,代表履职才能到位
中考政治考点解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时政热点:国土督察机构应受理所有举报
2014中考政治考点变化热点解读
2016年6月第2周时政汇总(06/06-06/12)
中考政治必考考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文化时事热点:农村剧为何越来越萧条
名师指点2014中考政治考点总结反腐倡廉
习近平访塞波乌三国并出席上合峰会:三大看点充满期待
时政热点:从鄙视到“惯性”是干部忘了“我是谁”
时政热点:山西官员“真人秀”何以走红?
营养午餐别留隐形饥饿死角
文化时事热点:“偷鸡腿母亲”事件背后的扭曲与沉重
文化时事热点:官员朋友圈应画出服务群众“同心圆”
经济时事热点:欧洲杯上的“中国制造”新气象
经济时事热点:中国市场是游戏改编的救命稻草?
名师指导:2015中考政治备考技巧
中考政治考点分析中国共产党始
文化时事热点:太行山上“新愚公”,时代发展的楷模
社会时事热点:“裸条”借贷突破道德法律底线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时事政治:先进人物
时政热点:人民公仆岂能做裙下之臣
时政热点:不必对微信“潜水”官员“舆论绑架”
2015-2016学年下学期初中政治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
中考政治必背考点民族问题2014名师指点
冲刺辅导: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2014中考政治必背考点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