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不能固定的,应该根据教师的操作能力以及课堂的实际内容来决定。任何教学模式的采用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下面谈一下“暗示----领悟”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暗示----领悟”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造一个生动真实的情知结合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引导学生在一种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从事智力活动,达到高效率的记忆和领悟。
我国的“乐学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情知教育”等都属于这一类。愉快教育就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教师教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余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从情感教育入手,给学生爱和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实施智能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并重的整体人格教育。愉快教育的四要素为“爱、美、兴趣、创造”。成功教育就是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适当调整教育的起点,设计出系列的、小步子的教学目标,分层渐进,让学生多体验成功,进而不断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这实质上是激理论在教育上的实际运用。情境教育由我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所创。她把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情境理论移植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现在,此法已被运用到政治课教学之中。这几种教学模式在我国正在快速推广。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肯定了望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挖掘出学生的“情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愉快地、有信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暗示----领悟”教育主要是通过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情感因素来达到德智教育为目的的模式。其教学的一般程序是:创设情境----参与活动----总结转化。这里的创设情境与发现法的创设情境有区别,发现法创设情境主要围绕问题为中心,促使学生活跃思维,提出问题。而暗示法中的创设情境是为了通过暗示,促使学生领悟其中道理。暗示作用的发挥,需要通过学生的能动性而起发生,因此,必须有一个学生参与活动的阶段,比如通过唱歌、听音乐、表演、谈话等活动,这些活动是教师在创设情境阶段所设计好的,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有时,学生的领悟还得通过教师的启发。总结启发阶段,就是要求教师在学生活动之后进行理性的总结,使情与理相结合,这时教师的讲解也不同于讲授课的讲解,因为,讲授式的讲解是以学生没有在特设的情境下进行活动的前提下进行,学生缺乏一种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而“暗示----领悟”模式下的讲解已经有了暗示的活动过程,只不过通过讲解进行强化,促使学生领悟的发生。可见,“暗示----领悟”式是在教师主导下的以情悟理的教学过程。这种教育模式如果在政治课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学内容时采用,效果特佳。一般来说,在政治课教学中,它常常与讲解模式结合起来进行使用。或者说它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加以使用较为普遍。下面主要介绍几种暗示方法。
情境暗示法----教师采用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乐渲染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来达到暗示教学的方法。比如:上集体主义价值观内容时,创设情境:播放歌曲《为了谁》,歌曲唱道“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深刻的内容,优美的音乐形式对学生的心灵有着振撼的作用。
语言暗示法----含蓄、幽默的语言能起到较好的暗示作用。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如何对待货币”时,首先讲述了一则故事:1976年月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联合国总部国旗为此降了半旗。为此,有些国家有意见。他们的外交官来到联合国大厦前的广场上,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国家的政府首脑去世,你们却为什么没有降半旗,这是为什么?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挺身而出,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作了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次不到一分钟的演讲:“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降半旗,这是我的决定。原因有二:(1)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总理没有一分存款!(2)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一个国家的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下半旗。”他说完就走,广场上只留下那些哑口无言的外交官。教师讲授至此,一个光辉的形象矗立在学生眼前,自然意会了其中的道理。
板书暗示法----板书也能起到暗示的作用。教师要善于使用各种各样的符号,如重点内容用着重号、波浪线,思维过程用箭头表示等等。还要善于用彩色粉笔,如在知识点比较的时候,可用不同色彩,教学重点则用红色标出等等。这些都起到暗示的作用。
总之,暗示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创设情境、或是幽默的语言以及对比强烈的板书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求知欲。而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通过学生的心理途径。这充分肯定了学生一个理性与感情同时活动的学习主体。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中只相信理信力量的片面观点,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还只处在尝试阶段,随着心理学研究与教育改革的深入,必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特点
数据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论辩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评讲选择题要抓住关键,直截了当
巧设情境 增强课堂活力
课堂让学生当“主演”
莫把课堂当“秀场”
浅谈政治课中讨论法教学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讨论法初探
初三思想政治趣味教学二则
浅谈“二近三点”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优化政治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杂议新模式教学
将生活引进课堂 让课堂走进生活
展现人格魅力的课堂语言
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关键
新课改下把政治课堂还给学生
浅谈政治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重视教学交往,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
教育要让学生“感觉幸福”
时事政治课教学方法优化探微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方法
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五情”教学法
高中政治习题教学“自主演练法”初探
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思想品德课自学辅导教学法应用初探
要宽容学生坚持“错误”观点
让品德与社会真正走进农村——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