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教师教学启发艺术的主旋律,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核心。因为思维力是智力系统的核心,它参与并支配其他一切智力活动,因此, 思维力决定智力水平.而思维力的提高又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政治学科,发散思维的培养尤其重要.
发散思维:也叫多向思维,即思维的广阔性,从所认识的对象的广泛联系出发,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来认识事物。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 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从宏观上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1.采用系统的方法,把所学知识以”本”为单位,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把所学某本书的知识按照其内在逻辑形成网络.具体做法:-------让学生先研究一本书的总目录,形成网络的第1个界面,即总网;再分课研究,把每一课书的知识按其内在逻辑形成一个个分网络.
例如:以哲学上册为例------总网:
辨证唯物论--------物质---------意识-----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
唯物辩证法---------联系 发展 矛盾
(2)运用联系的方法,把每一课和各课之间的相关知识进行清理,形成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要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1.要全面地把握实际2.要在变化发展中把握实际,通过这么一联,就把唯物论和辩证法联系起来了,这是分网中的横向联系
联系-----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条件性
发展------从发展的原因,发展的状态,发展的趋势三个方面
矛盾----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次矛盾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
这是分网中的纵向联系
通过这两个层面的结网,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二.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知识大串联,使学生形成知识的整体和思维的发散
一是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通过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些问题面前自求自得,探索思悟。
二是应注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师循其“序”而导引,可以使学生课堂思维活动富有节奏感和逻辑性。不过,有时故意打破顺序,使学生超越知识空白而跳跃前进,这也是发散思维的需要.
例如:经济学的复习就可以以问题为中心来进行思维的发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企业应该怎么办? 加入WTO以后,我国应该如何应对?面对国际的倾销,我国怎么办?如何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我国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围绕这些问题,就可以把学过的有关知识进行串联,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反复的进行训练,学生的思维自然就会多维.
三.让学生在做完练习的基础上总结,老师在此基础上点评,集众人柴火自然火焰高,对问题的多角度思考也就自然形成。例如:面对国际的倾销,我国怎么办?我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形成文字宣读,老师进行点评,这样,他们就能知道(1)企业:应该积极应对,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自身品牌,多出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2)国家:政府和社会应积极配合企业应诉,给以他们大力支持,争取使我国企业及产品在外获得公平,公正的待遇.尽快培养一批精通WTO反倾销调查与诉讼的高级专门人才.(3)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各行业在出口产品时要一致对外.通过这样的总结,他们很快就懂,单靠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要形成合力,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所以,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会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进行.
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也必须要多层面抓才能形成.
高二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综合探究课件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件
1.1体味文化课件
哲学的基本知识课件
10.2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课件
必修四5.2意识的作用课件
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件
必修四3.1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课件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1.2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
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课件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件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课件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件
意识的作用课件
4.1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2.2文化塑造人生课件
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课件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必修四4.1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