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宋代政治对宋代文风的影响_教学论文-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教学论文> 试谈宋代政治对宋代文风的影响

试谈宋代政治对宋代文风的影响

查字典政治网 2016-06-06

内容摘要:一定时期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集中反应。两宋时期的文风呈现出有别于其他时期的特点;有很强的干政倾向;广泛的描写民生;表现一贯的爱国的思想;呈现出浓重的议论之风。这些特点的出现自然有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但其中的决定因素是两宋的经济与政治。本文是从政治的角度解析宋代政治对宋代文风的影响。

关键词:宋代政治 宋代文风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集中反应。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应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作为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的缩影。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时期,在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看似矛盾却有必然联系的现象着实让人费解:它几乎一开始就陷入积贫积弱的境地,但它却没有出现魏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和唐代的“安史之乱”这样大规模的内乱;它几乎一开始就矛盾重重并且表现的比以往更复杂、更尖锐,但它在文学领域中却取得了令人眩目的成就:不仅造就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文人,并且使一种新的文学题材——词发展成为与唐诗、元曲相媲美的文学瑰宝。限于篇幅本文试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的角度来解读这种奇异的现象。本人认为解读一定时期的文风的,除却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之外,作为文化发展所处的时代特征则是必须审视的。

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高度发展的时期。宋代的政治归纳起来有如下四点:一是宋代中央集权虽高度发达,但始终无法解决冗官、冗兵、冗费的弊端。官僚和军队的数目虽不断增长,但其职能却十分有限。冗官耗于上,冗兵耗于下,加之不断对外赔款,造成无法控制的冗费,阶级矛盾亦随之加剧。二是宋代的外患最多最长也最严重,而且宋代在对外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这不仅表现在战争的屡败上,更表现在政策的屈辱上,最后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三是激烈尖锐的党争与派系倾轧始终不断。北宋的党争主要表现在革新与守旧之争上,先是庆历年间以范仲淹和吕夷简为首的新旧党争,后是熙丰年间以王安石和司马光为首的新旧党争,其后演变成无原则派系倾轧。南宋的党争主要围绕和战之间展开,在绍兴和议(1 1 4 1)、隆兴和议(1 1 6 4 )、嘉定和议(1 2 0 8)前后都有激烈的表现。四是宋代高度重视文治,高度重用文人。这是为巩固政权服务的。宋太祖曾云,文人“纵皆贪浊”,其危害“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宋史记事本末》)为此宋王朝采取了扩大科举取士的范围和职能,提高文人的政治生活待遇等办法。取士的名额较唐代扩大了数十倍,且”布衣草泽,皆得充举(同上卷7),为平民入仕铺平道路,入仕后的俸禄也远远高出唐人。从此科举考试几乎成了通向权利和财富的唯一途径。

社会政治风气的变化引起了士人的政治态度的变化。文人们对政治具有了更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更深刻的忧患意识,这是因为他们往往身兼官僚和政治家,在政治上直接参与的机会和直接承担的责任比前代更多更重了。范仲淹的名句:“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可以代表这种思潮的形成。他们可以从官场和政治的内部关心政治,因而体会得格外深切。

宋人对现实的关心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广泛关切政治的基础上尤其关切朝政、吏事和兵机。二是宋人喜欢谈政事与汉人唐人不同。他们受国力逐渐衰弱及对外战争屡败的影响,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压力,不象汉人、唐人倡议时政那样气魄恢弘、充满自信,而变得收敛、保守,即使最出类拔萃的人物,如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陆游、辛弃疾也莫不如此。苏轼所说的’,尽人事而后知天命” (《墨妙亭记》)很能概括他们的深层心态。

宋代的政治特点和宋人的政治态度,对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接导致了宋代文学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宋代文学能及时而广泛地反映政治斗争和政治事件,文学创作的高潮往往随着政治斗争高潮的出现而出现;宋代文学还能及时而深刻地表现爱国斗争和爱国思想,形成了文学史上爱国文学的高潮;宋代文学还能广泛而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民间疾苦及民风民情,直接导致宋调的风格及表现手法的形成。“宋调”多深沉悲慨之气,即以最应充满慷慨激情的爱国之作而言,宋代作品也缺少壮浪恣肆的气势与风格。无论范仲淹的“将军白发征夫泪”,还是陆游的“但悲不见九州同”都多深沉悲慨的情调。“宋调”又多议论之风。一方面要反应复杂的政治斗争,另一方面要体现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所以“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 (欧阳修《镇阳读书》)就成为宋代各体文学的普遍特征;再者文风多朴实平易.因为要想为政治服务,就必须从“易道易晓”的功利观出发,重视表达及接受的实际效果。

宋代文学中以词的成就最高,被后人尊奉为与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

骈语、唐之诗、元之曲相媲美的文学瑰宝。宋诗在成就上虽没有达到词的成就,但它同样反应宋代的政治特点。从思想内容上看:一是直接以诗歌议政。很多宋诗都是针对某一政治事件而发的,堪称是政治诗、时事诗。所以伴随着政治斗争高潮的出现也常常出现诗歌创作的高潮。如庆历新政期间石介的《庆历圣德诗》,范仲淹、欧阳修等都有很多唱和诗。熙丰变法时期,王安石和苏轼更是以诗歌为武器,直接表达政见.二是广泛而深入地描写民生,不但写一般的农民,而且写到纤夫、渔民、城市贫民、手工业者、小商贩、艺人等。对一些本质性的问题,如土地兼并、囤积居奇等都有更深刻的揭露如李泰伯的《哀农妇》写到嫁母以避徭役深刻揭露社会的病态,实为历代所无。陆游的《游山西村》则是从另一角度描写民生,表现了诗人与农民间真挚深厚的感情,也隐然流露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尤其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确为千古传诵的佳构.三是一贯的表现爱国思想。这是宋诗最富有时代特色的内容。特别是南宋,这类作品已成为诗歌的主调。宋代的外患相当严重,宋代虽然养兵百万,但是由于互相的掣肘,使得宋代军队的职能十分低下,这使得宋代在对外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其中的原因虽然有边疆少数民族主动学习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的进程,但主要原因在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这样宋代的民族政策表现的很软弱:不仅有军事上的失败,还有大量的赔款,更有亡国之痛,这都给文人心理以极大的震动;而儒家思想的积极入世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使得他们对政治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和更深刻的忧患意识,再加上宋代高度重视文治,高度重用文人。其间固然有巩固政权的目的,但却为文人提供了参政议政的机会。但是一个人的政治抱负同他的政治才能、识见并不都是成正比的。归根到底,他们是文人,其中不乏中国文学史上的重量级的人物像王安石。但如果说到政治家,他们并不具备政治家应有的才能、经验和素质,不善于审时度势,缺乏政治斗争的策略和艺术。苏轼是这样,王安石也是如此。这种主观与客观严重背离,实践与愿望相互脱节的现象在中国历代文人中并不鲜见,只是宋代表现的更为突出。这种现象同儒家的积极入世的思想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有直接的关系。但当这种价值取向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时候,文学作品则是宣泄这种苦闷与彷徨的极重要的渠道。范仲淹、苏轼、陆游、辛弃疾的诸多作品中都折射了其内心的苦闷与煎熬。而宋代频繁的对外战争这一现实又给他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所以宋代诗作中所表现的爱国思想是宋代最富有时代特色。像陆游的《关山月》深刻揭露了统治者的”和戎”政策给国家、给人民带来的慎重的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国运的关心,对人民的同情,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陆游的爱国的信念是坚定的一贯的:不论境况如何,他都”未敢随人说弭兵” (《书愤》),直到弥留之际唯一关心的仍是恢复大业:“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而宋亡之际出现的以文天祥为代表的爱国诗人,则为宋代的爱国文学作了一个光辉的总结。即便如此也无法消遣,这样在他们的作品中又多了一种超脱、达观、冷静的态度,而宋代老庄淡泊无为思想的回归和禅宗任运随缘思想的流行使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全面的反思,重新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人生态度。从情感深处变得更为成熟、超脱、冷静、深沉、内向了。这正像辛弃疾词中所说:“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修;欲说还修,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这样宋代文学就加重了议论之风。议论得当,能加强作品的哲理性、逻辑性、趣味性,使作品逻辑思维更缜密,内容更深刻。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次山中。”表面上看,此诗主要赞美庐山之美和游庐山之感,实则是从局限于庐山之中难以领略庐山的真面目,引申出更具哲理性的普遍真理:观察一切事物均不可溺乎其中,必须超乎其外。这一深刻的哲理内涵,确为前人所未道。此诗将描绘自然美景与阐发哲理巧妙结合,语言浅近明白,深刻蕴藉,真可谓妙手天得,情味不尽。其次,宋人超脱的人生态度又使很多作品呈现出一种旷达爽朗的格调。如欧阳修、苏轼、陆游、辛弃疾在贬之后都有很多这类作品.苏轼作为宋代文人的代表,一生深陷激烈的党争和派系倾轧之中,正如他说:“问汝平生政事,黄州、惠州、儋州。”在这种贬谪生涯中,使他彻底洗尽了官场的喧嚣,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如果说那阕着名的” 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他的这种精神遭遇的话,那么这首“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识是酒红” 表现了一个彻底洗尽了官场的喧嚣给人一种旷达爽朗精神状态。这种带有戏谑味道的诗风,显得这么轻松,谁能想到竟然出自一位年迈贬官的心头呢。我想只有真正看到这诗风背后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特点和人生遭遇,再回头来审视它,才能真正的感受其间的无奈与辛酸。

宋代文风特点的形成是文学内在的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也是两宋时期政治特点的反映。如果说两宋高度发达的经济为其奠定物质基础的话,那么两宋的政治特点则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政治视频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上《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丁慧慧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二上第三单元第2课《秋天的保健》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胡维

小升初真题数学解析行程问题之追击(五)

高级中学高考试卷分析专题教研评比活动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二上《我就是我-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蔡佩华

小升初冲刺第5次

都市报道 2019 郑州小升初改革:32所民办中学今日派位33764人参加 电脑派位今录取4860人 下一步面谈?

今晚800 2019 禁令下的“小升初”违规现象再调查

小升初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_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_创新改变生活(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T477723

与"试谈宋代政治对宋代文风的影响"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政治教案
政治课件
政治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