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题要求考生对试题报提供的观点和材料,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较科学的分析和辨别。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考查考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它要求考生对试题有辨有析,辨析结合。
常见的辨析题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材料辨析题
它不同于简单的是非辨析题,要求作答时既要辨别,又要分析,还要评判。解答此类题时应先分析道理,再评判是非,其中析是“关健”,是主体,如何把握分析要领:
(1)要顺着试题所指示的问题,找出分析的目标,试题所揭示的问题,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即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
(2)寻找课本中对试题所提问的论述。
(3)透过分析,对相应观点作出评判。
如:电视台记者去一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进行采访,下面是记者与该企业经理的一段对话。
记者:请简要谈谈你对发展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
经理: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
记者: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
经理:治理环境污染必须首先发展经济。
请结合思想政治课中的有关知识,对该企业经理的上述观点作简要评析。
题中所提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二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顺着第一个问题我们应找到课本中相关的论述: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 的,环境既是经济的基础,又是其制约因素。如果只讲发燕尾服经济,不顾环境承受能力,必然造成环境污染,但这会严重影响今后经济的发展。只有实施可持续发的发展战略,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才能保证经济健康持久地发展。顺着第二个问题找到教材中的论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经济,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时又必须保护环境。因此,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即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既要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观点,也要反对不准发展的“零增长”的观点。
二、错误推理型辨析题
一般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往往列举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后一部分由此推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从而使结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考生判断时往往容易出错,说明理由时不得要领。 这类题型,可分三步作答:1)透过现象抓住本质。(2)运用所学知识,辨别题目观点的正误。(3)结合课本原理,有针对性地进行说理论述。
三、复合型辨析题
这种题型一般是以复句的形式出现,题目包含两层以上的含义,前一个观点可能正确或错误,也可能正误混杂;前一个又是后一个观点的一部分,后一个观点可能正确或错误,也可能正误混杂。这类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解答此类题,必须认真审题,弄清题目到底有几层意思,然后逐层辨析。不能简单的全面肯定,而应该按照“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补充什么”的思路进行析,最后归纳出答案,即肯定题目中的合理因素,然后否定题目中的不合理因素,最后补充题目中的模糊之处。
如:一切扰乱公共秩序地违法行为都要依据刑法予以惩处。
(1)(肯定)一切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是否应当予以惩处?如果公共秩序遭到破坏,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败坏社会风气。因此,一切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惩处。
(2)(否定)一切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是环都要依据刑法予以惩处?违法行为有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之分,对那些尚不够刑罚处罚的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示能依据刑法予以惩处,而只能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予以制裁。
(3)(补充)哪些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要依据刑法予以惩处?对那些严重扰乱公共秩序、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
四、正误观点辨析题
这类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答题时只需要对题目作简单的辨加别分析即可。当然,这类题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来说相当严格,它既包含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或解答、推理能力,又包含了对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附加条件型
即题目中观点或材料是孤立和抽象的,它在一定条件下是正确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是错误的。解答此类题时不能笼统地表态,要根据不同条件作具体分析,考虑要全面,要角度分析。
六、理由不全型
题目中所讲的理由是正确的,但不全面,尚需补充其它理由。解答时应先点明题目的正确之外,并说明理由,然后补充所缺理由并阐明根据。这类辨析题的解答要领总的如下:
(1)如果题目用古汉语、格言、俗语等作材料,先分析其含义,明确题中所述概念.。
(2)审清题目到底有几层意思,以防漏答。
(3)对每层意思的观点先辨后析或先析后辨。辨即说 明该层意思的观点是正确或错误,或什么条件下正确或错误。析即运用教材中正确的原理说 明正确或错误的原因,也就是指出理论依据。
(4)指明坚持正确观点的意义,揭露错误观点的实质或危害(这个步骤有的题目不作要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对东北经济下行压力的14条实招
应对“幼儿园荒”解燃眉急更要谋长远
“全面二孩”一周岁:添丁不只是添双筷子
2016年11月16日国际时事新闻
权力运行到哪,政务公开就延伸到哪
贫困生认定何以成了“比惨大会”?
时政热点:“一枪崩了你”的警察必须清除出队伍
2016年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别让“亲子作业”成负担
2016年11月15日国际时事新闻
2017年中考政治一轮模拟试题(精选篇)
“丢书大战”缘何在国内遭遇尴尬?
财政部解读《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
扶贫要走出“重扶物轻扶志”误区
不安全的名人餐馆让顾客“粉转黑”
用“创新驱动”叩响“造福人类”的未来
2016年11月16日国内时事新闻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
九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卷子
娱乐圈明星炒作当知耻,恶俗必须刹
时政热点:坚持“退休不经商”才能让权力“散热”
农村的公共空间安全问题何时才能上头条
2017年中考政治一轮模拟试题(含答案)
李克强11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时政热点:读懂网络强国的“本”字经
“雾霾毒性下降”说明方向对了
2016年11月16日时事政治(国际)
别让父爱缺失 成为孩子终生之痛
狠刹“领导加分”的恶习
时政热点:无法执行的法院禁令只会消解司法权威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