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教育圣贤孔子对乐学重要性的强调,教师要使学生以学为主,必须在教学中创设乐学情境,以乐为思,乐中获知,使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枯燥的说教变得生动有趣,还能融洽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运用幽默教学是创设快乐教学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一 巧用比喻
在教学中,巧妙运用比喻,能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例如,在讲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时,学生感到难以理解与接受,我提出了脚与鞋的关系,有多大的脚,就需要多大的鞋,如果鞋太大或太小都不能让人轻松自如地走路,脚好比生产力,鞋好比生产关系,这样一讲,学生恍然大悟,明白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它同生产力相适应时就促进生产力向前发展,反之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了,要求生产关系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促进生产力的长足发展。
二 善用故事
我国民间文化中,有许多幽默的故事,用之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如:在讲外资经济的作用时,讲到外资经济有利于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有同学提出:“为什么不多发行人民币?”此时如讲人民币发行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学生会更难理解,于是,我讲了个故事,从前,有一财主得了怪病,眼药非得用梨做药引,时值隆冬,家里又没有,财主的儿子就到集市上去买,附近集市上没有,财主的儿子只好骑马到较远的集市上碰运气。结果真碰到一个卖梨的,但只有两个梨,问如何卖,卖梨的说,“一匹马,两个梨。”财主之子嫌贵,又到其他地方看了看,没有别的卖梨的,只好又回来,结果发现只剩一个梨,财主的儿子问那个梨呢?剩下的这一个该便宜了吧?卖梨的回答道:“那个梨被我吃掉了,剩下的这个梨吗,还要一匹马才能卖;你若不买,这个梨我也要吃了。”说完,便又要吃,被财主的儿子拦住了,财主的儿子尽管心疼,也还是把梨给买了,故事刚讲完,同学们已经明白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单靠发行货币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三 巧用成语
成语运用得当,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如在讲多种分配形式并从的原因时说到“同学们说一下张冠李戴这成语的意思吗?”学生纷纷回答,意思基本明确,我又问
道:“张冠能李戴吗”“不能!”“为什么?”学生七嘴八舌起
来。我总结说:“对,张冠是不能李戴的。同样,由于我国生产力不平衡,目前还存在多种经济成份,而每一种决定一种分配形式,所以,目前只能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四 引用民间俗语
民间俗语更风趣、幽默,令人回味无穷,适当引用,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在讲“两个文明一起抓时”,我讲了当今社会的两种“穷人”,一种“穷”得没有一分钱,而另一种穷得只剩钱了。又如,讲按劳分配时,为说明当前仍存在脑体倒挂,不能很好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我引用了“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学生笑过之后,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当然,创设幽默课堂气氛,还有诸如谐音、反语、歇后语等方法,只要用得好,同样可收到良好效果。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只要博览群书,融会贯通,善于捕捉灵感,一定能驾驭幽默授课艺术,上好每一节课。
2015年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5年八年级下学期政治期中试题
2015年初二政治试题
2015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3月月考试题
2015年初二下册下册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5年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中质检试卷
八年级社会思品上册期末试卷
2015年八年级下册政治期中试卷
八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考试试题解析
2015年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试卷
初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初二上册思想品德期末试卷
2015年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试卷
2013年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试题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中试卷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题
初一政治期中考试试题(鲁教版)
2015年人教版初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5年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中练习试题
2015八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试题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一单元期末复习测试
2015年八年级下册社会思品期中试卷
初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题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寒假作业
2015年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专练试题
初二政治上册期末试卷(苏教版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综合期中考试卷
2015年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试卷
2015年八年级下册思品复习试题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