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使到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堂不再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这个层面上,而是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展现知识、发展个性的平台。
关键词:新课堂 展现 交流
课堂是教师成长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但传统的课堂过分强调教师是主角,过于注重教师的表演,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尊严,忽视了课堂的情感活动,台下的学生则成了仰望、观赏的观众。新课堂对教师、学生都提出新的要求,同时更加突出课堂的实现交往的功能,使班级群体成员之间逐步形成情感归属功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功能。传统的课堂环境与新课程的课堂环境的区别:
表现方式 | 传统的课堂环境 | 新课程的课堂环境 |
课堂活动 | 教师为中心 | 学生为中心 |
学生的发展 | 单方向发展 | 多方面发展 |
学习方式 | 独立学习 | 合作学习 |
学习状态 | 接受学习 | 探究式学习 |
教学背景 | 孤立的人工背景 | 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 |
信息传递 | 单向传递 | (双向)多项交换 |
通过比较分析上表,新课程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堂更多的要求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教师的教学内容,将远远超越教科书的知识范围。这种超越是建立在对生活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国家、社会、学生自己的生活以及学生对其生活的思考、体验和领悟而获取的新知识。靠老师单方面的备课,就算怎样精心搜集材料备好一堂课,课堂始终都成了老师单方面表演的舞台,欠缺有其他生命元素的加入。相反,不要把课堂变成单纯是传授知识的层面上,而是让学生预先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学习所有内容,教师把课堂变成学生知识的融会点,让学生在这里进行交流和讨论,进行进一步的能力培养、观念的改变和更新。老师还可以从学生各方面的信息反馈中,更容易引用,整合学生的各种资料信息,形成更全面的知识体系。
新课堂,教师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是课堂改革的主力。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让每一个学生有自己的空间,时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我在教学中,尽量面及全部学生,用亲切的语调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当提问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时,我经常鼓励、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尽量肯定和表扬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把他们所知所感与同学分享,并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别人的看法,从中受到有益的启发。
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不断的共同构建新知识模块的过程,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师课前准备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对课堂活动因素的调节。在教学中,我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备课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往往会以“一个主题”内容或通过“相互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渠道自主完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把个人或小组自学的成果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我则在课堂活动中充当积极的旁观者,对学生的参与,积极的看,积极的听,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并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师生之间形成平等、合作的机制,这样有分歧才有激情,有需要才有互动。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搜集生动、形象的例子、创作漫画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识记内容。例如:在讲授“四项基本原则”时,我请班上的同学在黑板上画一幅“一个人举起右手在路上昂首阔步向前走”的漫画。让自己上台画画,学生一下子非常兴奋,一会儿指点他人画得怎么样,一会儿又想毛遂自荐自己来画。班中气氛异常高涨,我趁着机会把“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分别填在漫画上。走着的路是“社会主义道路”,高举的手牢牢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头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心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心向着党。全班学生在愉快笑声中记下了“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看着被调动了情绪的学生,我趁机请学生交流、分享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学生们吱吱喳喳,非常踊跃地介绍自己的心得、方法,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新课堂走出了传统课堂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知识性课堂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以前许多由老师来做的工作,学生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已经轻易做到。而课堂则成了学生展现各种信息、知识的有效场所,学生在知识的融汇、碰撞中,从中取长补短,发展个性思维。
中学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的有效性
高中政治学习习惯养成
分析政治课口头作业的布置与评价的体系
政治课口头作业的布置与评价的体系分析
新课标下的初中政治教育
综合研究性学习课堂到课外的延伸
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论
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的教学法探索
高中政治的教学生活化
高中政治中设问与提问的思考
高中政治在新课改下的思考
情感教学在初中政治课中的应用
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综述
高中政治课程的研究
对高中政治课堂的实践探索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浅论
高中政治课“寓教于美”的实践的路径建设
论中学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的有效性分析
探讨初中政治教学的教学法
初中政治教师素质研讨
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及措施
探讨上好高中政治第一课方法
导课让高中政治走向精彩
高中政治的有效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的瓶颈及突破
初中政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政治学科教学中的情感体现的策略
简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论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马克思群众观的贡献价值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