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教学理念主要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就是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在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充分依靠学生。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功能。新课程体系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社会发展需要,建构了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惟一标准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从评价的指导思想来看,课程评价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评价的方法技术上看,它不是定量分析,而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从评价的主体上看,是校内外的、综合性的,并由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既重结果更重要过程的多元评价网。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在评价方式上,提倡灵活有意义的评价方法,使评价成为一种开放式的、持续的行为,以确保评价自身的不断完善。一流的教育应该要进行一流的教育改革,一流的教育改革,不是学校选择最优秀的生源,而是把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好,让每个学生个体都实现“教育增值”,这才是课程改革的理念。
根据现有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合理之处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应构建的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原则
(1)实现知识、能力、思想素质三者统一的原则。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评价体系应体现这三者的全面发展。(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政治学科包含着一定的理论观点和理论知识,又与我国当前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有密切联系的一门课,兼备理论性和实践性。根据学科的这个特点,在教学中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这是政治学科的特定要求,也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线,因此评价体系应突出时效性。(3)知识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这一教学原则要求,既要把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交给学生,又要根据教学内容内在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合乎情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使教学的知识性与思想性有机统一起来。因此评价体系应体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理念。
2.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动性和创造性,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评价,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努力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
3.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进行,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能。
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引起注意和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激活学生学习经验,并得到丰富和提升,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以及自身的潜能和性向。
4. 应体现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的互动关系。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思维方法、探究的兴趣,离不开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引导;同样,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良好学习习惯、科学思维方法、探究的兴趣、非凡的创造力和课外较强的实践能力,反过来推动教师在教学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方案
1、对教师人格的评价。
看过很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却没有一个提到了这一点。可能多数人认为“课堂教学评价”只需对课堂内的表现做个衡量,提这个似乎挨不上。但我个人认为不管其他学科怎样衡量,《思想品德》课必须对此提出要求。试问,我们放心用缺乏健康品格的人去教育我们的孩子吗?所以,《品德》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首先要对教师的人格水平作出要求。言教不如身教。一个思想进步、品格高尚的教师可以给每一个学生积极健康思想的熏染。这不是比课堂教学更方便、更有效吗?一个人格出众的教师会带领出一批思想进步的学生。这才是学生们一生的财富。
2、对教师课前准备的评价。
主体性教育思想是我们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方法。要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行为,从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为了教而教,转到教是为了学,教是为学生学习需要服务,教是为了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将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无法预想。教师的课前准备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有利于学生思想的进步,是否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这些是我们必须给予要求的。
3、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
(1)教学过程是教师将书面方案形式转化为课堂教学形式的创造性活动。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应从教师对教材的驾驭与挖掘;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与运作以及思想教育的体现等方面来进行判断。
新知基础扎实,能根据学情,为学习新课提供和创设足够的认知、情感情境;学习新内容前,能及时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各教学环节层次清楚,安排合理;过渡自然,结构严谨:教学密度适当,时间分配恰当;重点难点处理得当,重点难点确定准确:能突出重点,围绕重点知识进行学习:善于利用教材各相关因素为解决难点作铺垫,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有创新。
(2)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式。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应从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个方面来进行判断。重视学生自主学习 ①注意学生学习的接受性。了解学生学习的接受性,有助于教师选取适合的内容、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②强化学生学习的建构性。学生主体建构的过程就是学生同化、顺化和平衡的过程。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互动活动蕴涵人文关怀。充分利用学生的互动活动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突出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从探究中学到更多更适合自己的知识。
(3)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所具备的外显的基本教学素质。对教学能力的评价,应从教师的教学态驾驭课堂能力、表达能力和利用多种教学工具的能力来进行判断。教态自然仪表端庄:态度和蔼,亲切自然;仪表端庄,举止大方;动静相宜,富有情感。应变能力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课堂教学调控恰当;教学机敏,能灵活机动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教学语言简练准确,能准确熟练地使用语言,避免使用方言土语和生活俗语;语言清晰,简练生动;语速、音量适中,语调抑扬顿挫,寓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教学工具使用合理,板书内容详略得当,版面设计合理美观,字迹清楚,书写规范。能利用多种教学工具,为学生学习创造最有利的氛围。
(4)教学效果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群体参与的程度以及学生所显现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应从学生在兴趣、情绪和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反映以及学生对重、难问题的理解程度来进行判断。课堂气氛活跃和谐,全班学生注意力集中,认真学习或活动,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师生情感、生生情感融洽,配合默契,大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探究新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秩序活而不乱。重难问题理解程度,学生口答或笔答或课堂表现能够体现出他们思想的点滴进步;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问题当堂能得到初步解决;绝大多数学生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以上是我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想法。希望每一位站在一线的教师都能拿出自己实施新课标的想法和做法,共同探讨。若有疏漏偏颇,望与诸位探讨。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三册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第一课时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初中政治说课稿-《爱国情操的表现》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3 自立自强
高二政治说课稿 什么是经济效益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案
初一政治《发展真挚的友情》说课稿
十五课第一框
高二政治说课稿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初三政治说课稿
《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说课
品味生活
高二政治说课稿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高三政治说课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财产属于谁》说课稿
第10课责任重于泰山
《走进中学》说课稿
初二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说课稿
人的性格 各不相同 教学设计(一)
高二政治说课稿 家庭消费的内容
丰富多彩的情绪
《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说课
高中政治《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说课稿
勇于开拓进取
高二政治说课稿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范例)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