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杜尚以来,我们似乎可以合法地使任何东西特别是日常生活物品和行为变成艺术品,这和毕加索们的变革完全不同,毕加索们只不过画得乱七八糟,但看上去确实还是有界限的艺术品,而杜尚把小便池这样不成样子的东西搞成艺术品,这种革命取消了界限。革命总是兴高采烈的,问题在于如何收拾局面。看来杜尚比起另一些有着类似企衅的革命者,例如要求重估一切价值的尼采或鼓吹结构主义的德里达,似乎要成功得多――人们大概允许在艺术的事情上疯一些,相当数量的人已经喜欢上了并且似乎在经验上也真的理解了这些开放的实验性艺术,当然,大概有更多的人不太喜欢。这种“不喜欢”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感觉跟不上艺术的发展,而应该被理解为实验艺术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就是说,实验艺术本身可能还没有真正找到能够引导时代感性的方式 。
实验性艺术首先表现为行业性革命(假如可以这样称呼的话),一切物质手段和过程都可以被搞成艺术,于是出现了装置、行为、录像、CD-Rom以及各种综合性形式和材料的新媒介。作品物质手段的开放能够带来许多灵感,艺术家一定不会放过这些新的机会,这不是问题;进一步又表现为观念革命,作品需要表达的观念越来越具有学术性,不仅是艺术史上的学术性,而且往往还带有政治学、社会学甚至哲学的意义,这似乎是在要求感性具有深度。复杂化了现代化活自然造成感性的复杂化,因此要求有思想深度的感性,这也不成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革命后的场面如何收拾,或者说,革命后如何重新恢复感性的积累以便能够使新艺术成为人们生活的享受方式。
所有的形式和内容进入艺术,多少意味着“艺术”这个概念的意义变成了不可限制的所指(reference),这种革命改变了艺术作为“在生活旁边的”理想关照或反映形式,而成为“在生活里迦的”另类表演形式,又同时要求观念上的艺术怀,显然 使得艺术品的“不可见的”部分变得很大,这就产生艺术品的身份认证问题。于是,一个艺术品所以有资格被认为是艺术品,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艺术批评的解释,特别是包含着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到哲学的学术分析在内的。批评显然,在许多情况下,假如没有批评家来把一个作品的隐藏着找中者关联着的额外意义负荷提示出来,那个作品很可能在直观的意义上是相当无聊的。结果,现代艺术――逻辑地但又荒谬地――导致了后现代批评问题:艺术批评的资格又是如何被认可的?这个问题的核心也许应该说是Umberto Eco的“过度解释”①(over-interpretation),问题大概是说,假如允许批评家对作品任意胡说,那么过度的解释会糟蹋掉作品的真正可能的意义;而假如仅仅允许关于作品的严格解释,那么又会使作品失去丰富的暗示能力而影响作品的吸引力。这个两难是存在的,但我有些怀疑,这个问题所以变得严重,很可能是由于许多艺术家和批评家虽然接受了被给予现代艺术的充分自由开放的机会,却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机会给予的究竟是什么。
这样说好像有些不太礼貌。不过幸亏我属于那些很喜欢实验艺术的人,否则就会有不接受新事物的嫌疑。我想说的是,那些革命怀的大师们的作品确实打开了艺术的新思路,但是却成为艺术行动的坏榜样,因为他们有意无意地暗示艺术家们去把艺术看作是任意革命、任意犯法的行为。很显然,一种犯罪行为所以看上去很酷很新奇,魅力十足,令人向往,那是因为有着普遍压抑的环境,绝大多数人都不敢犯罪,而假如所有人都愿意并且被允许去犯罪,犯罪就不再是很酷的事情了,因为每个人都在剥夺别人的饭碗。同样,假如所有艺术家都在比拼谁最离奇最革命,那么革命和离奇就成为生活常态,就不会有感性积累。
Ⅱ
从理论上说,现代艺术的自由机会只不过意味着材料和表达方式的自由,而人们还是需要某种能够证明艺术身份的特定效果,使人能够有信心直观地辨认出那是个艺术品,而不至于要人们等待理论解释之后才很不好意思地知道(不是感觉到)那个东西(真他妈的)原来算是个。作品就像真正的思想决不是那种需要读3000本专业参考书才能懂的话语,真正的艺术也不是需要变态之后才能理解的感觉。不管是思想还是艺术,都必须是卓越的生活直观。
我把证明艺术身份所需要的艺术效果称为艺术品制造的“跨可能世界”感觉(trans-possible-worlds),即必须使得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某种东西既有着日常世界的身份又同时有着另一个世界的身份,从而使得一个日常东西明明是日常世界的东西,但却又好像是另一个世界对日常世界的“悬搁”(epoche,Husserl概念)②。只有这样一种暖昧的存在身份才特别能够造成对例行公事(routine)的无聊生活感觉的有效疏远,从而显示出事物的卓越性(the virtue of a thing)。这很可能正是人们的心灵渴望。
“跨或能世界”的暖昧感觉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关于奇迹的感觉。宗教也是关于奇迹的感觉,但这两种关于奇迹的感觉其实非常不同(在体会得不够恰当时就容易混同)。宗教的奇迹感觉是在远方的。是超越了生活的,而艺术的奇迹感觉却仅仅在生活中,在日常事物和关系里,是关于“日常/神奇”的互动互变感觉。人们在日常生活里仍然追求奇迹感觉,否则生活也太无聊。正如我们所熟知,传统艺术特别关心那些精致的、和谐的、柔美的、庄严的理想形象,那是一些“看上去很美”(借用王朔语言)的奇迹。实验艺术所要抓住的奇迹感觉当然非常不间,不过这种“不同”有时候会被严重误解,其中一个典型的感觉误导就是,当试图对传统发动革命时,总是下意识地从“与之恰恰相反”的意义上去寻找新感觉,于是,既然传统艺术被认为是在追求美、和谐和理想,那么,好像现代艺术就应该追求丑恶的、恶心的、垃圾的、看上去很丑的东西。事实上反叛并不都等于革命,由正就想到反,由和谐就想到混乱,这是最没有想像力的思维。显然,实验艺术并不一定非要表达垃圾不可,垃圾并不见得就很有力度,例如在我看来,活劈公牛为两半就算不上什么奇异感觉(假如非要劈点什么东西的话,活劈大象可能更来得变态又更有体积感;或者用电锯劈开防弹轿车更有政治学术性,而且质感和声音效果都会酷到绝)。这类比赛谁更变态的行为很快就会无聊化,这类比拼用不了多久就会把想像资源挥霍完,变得像例常经验一样无聊。通过追求变态和垃圾来理解创新,这肯定是个误解,因为这种“创新”在思维上太容易,正如在生活中做坏人坏事比做出伟大的事情要容易得多。艺术不是用来挥霍感觉的,而是用来拯救感觉的,实验艺术也不例外。
Ⅲ
假如我的问题是正确的,那么,现代艺术的合法理念(eidos,Plato概念)应该是使正常化(normalized)判断失去意义从而恢复感觉的搜索能力和感动能力,因为现代生活的主旋律就是使一切规范化、制度化和官僚主义化,而这些都是剥夺生动感觉的手段。因此现代艺术必须是怀疑论的(skeptical),或者说是现象学的(phenomenological)。艺术所创造的“另外世界”有着自己的逻辑,它明明是“这个世界”的样子,但却显示料想不到的另外世界,正是这种与生活世界既亲密又疏远的暖昧关系使我们通常的感觉方式失灵,它废掉我们的腐朽感觉习惯,它要求着我们努力去建设另一种心灵,它使事情“变熟为生”(defamiliarization。人类学家Marcus and Fischer的概念③),我们好像见到了不可思议的东西,不得不换一个心灵去理解它――“另外世界”就要求有“另外心灵”。我们所需要的另外心灵显然应该是一个敏感的朴实(naive)心灵,就像婴儿一样健康敏感,特别善于发现各种激动人心的事情,而不是一个灵找“恶心”或“呕吐”(Sartre概念)的变态心灵――其实变态心灵不是别的而恰恰是现代平常无聊心灵的其中一种,因此当有些艺术家去寻找大便、发霉食物、抹得满墙的精液以及其它垃圾时,很可能是把平常无奇、不需要想像力的变态现象错当成奇迹了。
“跨可能世界”的暖昧感觉正是艺术引人入胜的魅力。我使用“引人入胜”来特别表示魅力的时间性。即使是一个空间性的作品,它也必须能够制造出时间性的那种连续不断的魅力,简单地说就是特别耐看,这样才能使作品显得深不可测,这一点对于艺术品非常重要,所有好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这种能量,所以我们就经验到它是永远可以进入的、永远常新的某个地方。这正是为什么强调暖昧性的理由:那些有着明确要表现的观念的作品其实已经给自身规定了边界,一旦我们抓住了那个观念,就定格在那个观念上了,这就是魅力的终结。所谓“得意而忘言”对于思想表达也许是有水平的,但是对于艺术恰恰是没有水平的境界,这一点切切不能搞错,不同的事情不能一律进行类比。相反,暖昧性特别有助于造成作品的时间性魅力。方力钧的“秃头”系列就有典型的暖昧想像,那些秃头的身份似乎是随意变幻着的,性格一定从狡猾变成愚蠢、从嬉皮变成农民,表情一概貌似正常又都不太正常,色彩开朗热烈美丽但是荒凉;邱志杰的“划火柴”录像装置同样显示出暖昧的魅力,绝对黑暗中划亮火柴,不知道是严肃侦探还是无耻偷窥,好像应该有什么秘密隐私,结果一根根火柴照亮的永远是普通物品,惊人秘密永远也许存在,但是永远没有出现,总是让逻辑失望。给我印象最深的暖昧作品之一是Quenti Tarantino的电影“ReservOi:Dogs”,它的暖昧性往往迫使受众的注意力只能从观念推测回到直观现象上,这也许正表明作品有着强调自身的力量。
Ⅳ
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感性正在换代,所以革命是有理由的,但是必须是能够重新形成感性积累的革命。现代科学和经济理性思维使世界祛魅(disonchantment of the world。 Max Weber的观念),许多人文学者希望能够使世界复魅(re-enchantment),不过复魅显然不太容易而且不可能简单回到过去的那种感觉,因为在绝大多数事情上,历史是不可逆的。不过这件事情有些微妙,需要小心地理解。
有两个Pop艺术家Komar和Mehmid发布了一个网上作品,一个以社会学调查分析为学术内容的艺术作品,其中调查了各大洲不同文化的数十个国家人民对绘画作品的趣味,结果相当戏剧性,除了意大利等极少数国家略有些与众不同,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到中国、非洲等绝大多数地区的人民惊人一致地最喜欢“上有蓝天,下有田野(或草地),左边有山,右边有棵树,田野中有个人”这种构图的风景画,而一致最不喜欢几何抽象主义或抽象表现主义的作品。这多少证明了人们毕竟没有因为工业社会而放弃本能的感觉,仍然对与生命息息相关的蓝天绿地最为眷恋。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显然,“最为眷恋的”并不等于“最为激动的”,传统艺术现在不是令人最为激动的东西,所以人们当然需要艺术家来特别创造新感觉和开拓惑觉深度、广度和强度,需要令人兴奋的、出乎意料的想像,因此,人们的感觉需要永远是双重的;令人眷恋的和开拓想像的。
有的艺术家声称需要建立.“后感性”(post-aesthetic),可以解释为在承认一不得不承认一世界的物质技术化的前提上发现新的感性,建立一种与现代生活并不矛盾的新的肉体思维。但这显然并不简单,现代化世界的标准形式是无生命感觉的工业形式,可是又只有“肉身思考”才能拯救心灵,其中有着需要克服的距离。肉身思维的对象并不是一个知识对象,因为它必须是,“不可思议的”(absurdum。Tertulianu的这一微妙的概念既意味着无法认识同时也就意味着荒谬性)。就像Tertulianus认为上帝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只能相信,,而不能思考。艺术恐怕也一样,它也不是知识对象(但也不是信仰对象),而是一种使事物“显灵”(charismatic)的方式,就是使事物以它最好的方式显现出来(to be presented as best presented)――有些接近于现象学所谓的纯粹所思(cogita-tum que cogifatum,.或者the perceived as peroeived)。于是我们可以经验到那种本来不可能经验到的世界的暖昧完整性――这可能是艺术的一个特长:我们不可能经验到真实世界的完整性(真实世界太大太复杂了),而艺术作品是一个非常有限的世界,它恰恰表现出一个世界所可能有的那种完整性。这是非常有魅力的感觉。世界的完整性是不可思议的,这种完整性本来不可能被看到,但它居然――在作品或某个事物身上――被看到了,这是荒谬的,但这件荒谬的事情又是真实的,这不是一个矛盾,而是不同寻常的真实。当然,在一个已经被祛魅了的、商业化、工业化、金属化和塑料化的现代世界,要迫使那些没有魅力的事物显示出魅力,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实验艺术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想像力?这正是实验艺术的难题。
V
今天的实验艺术仍然受到相对滞后的理论观念的误导,一个典型的表现是在现代知识论的影响下把艺术看作是符号,是表述(representation),而不是出场(presentation)。这是一个哲学层次的错误。当我们把艺术看作是表述,就变成在说另一种给定的(the givon)观念。而在我看来,艺术必需成为给出(to give)暖昧事物的方式,把在社会判断体系中先法判断的暖昧事物变成一个重要的、无法忽视的焦点,从而使某些固定的观念发生混乱,进入怀疑论体验,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感性发生奇妙的变化,比如说产生某种没有过的情感,或者视觉埋解方式的改变,或者动作理解的改变,等等。在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可以干涉所有事情,但不对任何观念负责任。不管艺术怎样变化,它还是必须满足一个基本功能,同时也是人们对艺术的一个基本期望,即艺术必须是情感生活的发酵方式,它能够酿造情感,而不是表达已经给定了的情感和观念,否则不可能形成感性的积累。
现在包括中国在内有相当多的作品就是错误地按照给定了的、时下非常时髦的政治/社会批判观念而制造出来的(更糟的是,那些假定的政治压抑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太真实)。想像一下,如果我假装是这个类型的艺术家来制造作品,我大概就会搞一辆红旗轿车装满熊猫,再打扮成雷锋来开车;也许会在一个游泳池里灌满可乐,然后穿件毛服在游泳;或者打扮成西藏人到天安门给人献哈达;或者到美国演样板戏,请麦当娜演吴清华,或者更玄一点,以青藏高原这个似乎最后一块清净之地为背景,随便摘一些宗教味道的行为来错误地表达形而上学观念;或者制造一些中国人自己都不感兴趣的伪民俗或符号;或者学习西方艺术家去杀猪宰羊,诸如此类。这样的“创意”或“观念”可以无穷多,也许有趣,也许还能够表达一些想像的政治愤怒或一些
并不真实的政治压抑;但在艺术的感性积累上恐怕缺乏明显的意义,可以说,这类创作在不可见的意义方面太过清楚和简单,而在需要清晰有力的感性开拓方面却反而软弱含糊。维特根斯坦指出,艺术要做到好像什么也没说,但却说出一切。这是非常高明的见识.
Ⅵ
今天的艺术家所面对的问题比过去要复杂得多,对于实验艺术来说(商业作品当然是另一回事),艺术已经不仅仅是感觉表达,而且同时是思想研究,几乎要求具有哲学思想水平,它需要严肃的思(cogito),而不能是那些流俗观念的简单表达,也就是说,不能只是比拼存在主义绝望或政治愤怒的图解,或者只是从人权、女性主义到生态主义的图解,也不能只是比拼怎样把事情搞恶心的独特技术。如果我的预见没有错的话,最有希望的艺术方向应该是综合性的大容量作品,不仅可以有多种形式的综合链接(如绘画、装置、录像、摄影、行为、雕塑、建筑、音乐、网络、环境等等),而且可以有多种思想问题的综合链接(如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化批评等等)。艺术的这种综合链接方向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未来方向是同步同构的,都是这个复杂时代的问题要求。既然我把人文社会科学的可能发展称为“综合文本”(syntext),那么,艺术的可能发展也可以称为“全方位作品”(panart)。假如我的想像有些道理的话,那么作为未来艺术的Panart的典型表现至少有两种类型的作品(都是现在已经有许多艺术家在做的事情):一种是网上作品。它有着无形的巨大时空以及大量的表达方式,可以容纳从形象到文本、静态到动态、微观到宏观的各种可能性,加上任意的链接,为想像力和出乎意料的效果准备了极大条件;另一种是大环境作品。也就是城市、街区、公园、风景区甚至包括山林田紧的艺术创作,它必须把多重可能世界考虑在内,包括环境、气象、建筑、山水的关系以及各种观察角度所可能产生的效果,还包括可能进入这个作品的人的身体、心理和态度的互地劝,等等,特别包括装置和其他实验性作品在内,以加强作品的互动性(米丘近年来的环境作品就似乎考虑到了这些因素)。大环境作品实并不是艺术新种类,甚至应该说是很老的艺术了(中国古代园林例如颐和园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世界各地也有不少大型环境设计),但是这种创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和恰当的发展,尤其是还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有时候会被简单地搞成生态作品。
这两种可能得到极大发展的艺术有一个共点,这就是,它们都将主要考虑复杂关系构成的具有无穷容量的大效果,而不是考虑某一个特定表现形式的奇特和刺激。也许由此可以重新发现中国的传统美学原则的深远魅力――中国的诗画和园林艺术都强调着大容量的“情/景”互动关系(尽管中国诗画后来已经变得不太像样了,这是题外话)。当然,其他艺术形式也许也会向syntext或panart方向发展而出现一些目前难以的效果。
注释:
①《诠释与过度诠释》三联书店。1997
②Husserl: Ideas:General Introduction to a Pure Phenomenology,1982, Martinus Ni jhoff
③G.E.Marcus and M.J.Fischer: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1986, Univ. of Chicago Press
《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说课
情趣与兴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品味生活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家庭消费的内容
第10课责任重于泰山
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
《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说课
人的性格 各不相同 教学设计(一)
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初中政治说课稿-《爱国情操的表现》
《财产属于谁》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初三政治说课稿
第五课第二框 发现自己的潜能
笑迎新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高中政治《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说课稿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案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
高二政治说课稿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高二政治说课稿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高二政治说课稿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范例)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情绪——奇妙的“窗口”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3 自立自强
高二政治说课稿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