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如果要让学生感兴趣,教师就要饱含情感。查字典政治网编辑了政治论文历史性机遇与我们的责任,欢迎阅读!
1996年6月,国家教委正式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这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重大举措,是使思想政治课走出困境的正确选择,也是重塑思想政治课学科形象的又一历史性机遇。可以断言,《标准》的贯彻实施,必将推动思想政治课教改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本文试图通过《标准》与《大纲》的比较,在弄清两者从形式到内容区别的基础上,谈谈从《大纲》到《标准》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
(一)《大纲》和《标准》的结构体系比较
《大纲》由序言(未注明)、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处理教学内容的原则、教学内容要点这四个部分构成。前三部分都写得比较简略,第四部分教学内容要点是主体部分。
《标准》由序言、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包括三个年级各自的教学目标、前言和各课教学内容要点和相应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教材编写与选用、学习评价与考核五部分构成。主体放在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上。
下面我们对《大纲》和《标准》结构体系中各部分进行一下比较:
1.序言
《大纲》虽然未标明序言,但实际上在行文中有序言这一部分,它概要地阐述了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作用、目标、任务等。
《标准》在序言中,除保留了《大纲》中关于思想政治课性质、地位、作用、目标、任务的概述外,还用一个自然段专门阐述了《标准》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编写与审查、教学的督导与评估、学习的考核与评价的基本依据。对于《标准》作出上述界定和说明,无疑是必要的。
2.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大纲》在这部分中只是概括地阐述了思想政治课三个年级(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的教学目标(但未注明),仅仅用了三个自然段。
《标准》的这部分是主体部分,除了保留《大纲》关于三个年级的教学目标外,紧接着在每个年级教学目标后写出了从前言到各课具体的教学内容要点和基本要求,成为《标准》的主体部分。
《标准》的第二部分实际上相当于把《大纲》第二和第四部分(三个年级教学内容要点)加在一起(但并非简单相加)。除内容重点有较大的变动外,结构上也有区别。这主要是:第一,《标准》在表述方式上采用表格式。左栏是教学内容要点,右栏是基本要求,对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采取彼此对应的表述方式。对教学内容中有关概念、原理、观点、事实,做出示范性、指示性或提示性表述;在基本要求中对应上述原理,就其知识、能力、觉悟,做出有水平要求的表述,使《标准》显得新颖别致,一目了然。这也正是《标准》的一大特色。
第二,《标准》分别增写了各年级的前言,并列出教学要点和基本要求。《大纲》未设前言。
第三,《标准》规定了三个年级从前言到各课题的授课时数。这是《大纲》上没有的。
第四,《标准》取消了《大纲》中高二年级教学内容要点的各课题下的副标题,实际是取消了对各课引入的限制,这给了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第五,《标准》列出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就是《大纲》中的内容要点部分,其编排方式是按教学顺序依次排列教育点和知识点。其基本功能至少有三个:一是全面表达教学基本内容;二是体现教学内容的类别、结构及其内在逻辑顺序;三是明确教育、教学的指向,把教学目标系统化和具体化。《标准》在教学内容一栏中只列出要点,并不对教学内容要点作过多的分析。从这个意义上讲,原《大纲》实际上不过是起到了对教材的复制和浓缩作用,其应有的规范功能显得不足。
第六,《标准》在表格栏目右侧列出了基本要求,这是《大纲》没有的一大块。这里所说的基本要求,一是必须达到,二是无需扩展。其主要功能是对教学内容的实施提供指导和作出限定。具体地说,有以下基本功能:(1)使教学内容的表述进一步具体化;(2)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具体化来限定其范围和程度;(3)对教学内容的能力要求划分级别;(4)通过划分来指示教学内容的重点。据此,针对教学内容按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进行表述,对应覆盖全部教学内容,但不作重复限定。
第七,《标准》确定基本要求的表达方式,是针对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作出的选择。它把知识、能力、觉悟上的要求,一概细化为各种具体的操作条目,并通过指导某条目的操作体现能级上的水平要求,因此具有广泛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这不仅为教学本身提供了可把握、可操作的依据,而且为教学的评价提供了客观的尺度。同时,这种表达方式的规范效率和效力,既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又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既包括对教材编者的要求,又包括对考试命题的要求,因而又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3.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大纲》的第三部分写的是处理教学内容的原则,只是规定了三条具有方向性的原则,缺乏可把握、可衡量的具体标准。
《标准》在第三部分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中,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活动建议、教学用具、课时计划五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具有可把握、可操作的特点。
4.教材编写与选用
《大纲》没有涉及教材编写与选用,使《大纲》不具有表达教材评价标准的功能,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标准》专列第四部分教材编写与选用,具体写了三个方面:第一,教材的编写、审查和选用;第二,教材的范围;第三,课本的规格。这些具体规定和说明,规范了教材的编写、审查、选用制度,从而为教材的编写、使用和评价提供了法规性依据。
5.学习评价与考核
《大纲》没有学习评价与考核这一部分。面对学生的学业考核和升学选拔制度,《大纲》的局限性就更加明显了。
《标准》在第五部分专列学习评价与考核,从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途径、评价标准四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确定了教学考核标准,使《标准》成为有效地考核学习效果、测量学习水平的依据。
(二)《标准》与《大纲》在内容上的比较
从《大纲》到《标准》,总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构建了体现时代特点的学科内容体系。思想政治课内容体系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据此,《课程标准》三个年级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都突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讲述与公民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到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再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从而构筑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体系。
上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政治论文历史性机遇与我们的责任,希望同学们认真浏览,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关于《经济生活》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政治课的复习效率如何提高
案例分析法与哲学教学
新课改下探究活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知识分类与政治课教学策略的优化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心理误区与跨越
科学创设情境,促课堂有效生成
自由经济意识形态的传播
政治课教学中的穿插艺术
外因也能决定事物的性质和方向吗
浅议思想政治课教学
中学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解读“经济效益”
高中政治教学引用乡土材料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
《经济生活》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
中学政治教育评价
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与价值设计
巧用无意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案例教学法
“三自一导”教学模式探析
必修1《综合探究 正确对待金钱》教学案例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切实加强基础紧密联系实际
思想政治课导学式教学模式初探
“三四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提高教学质量应勤字当头
谈高中思想政治科学法指导
“五段式”教学法
政治学科知识体系建构方法及应用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