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分析: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困境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自媒体时代高等院校的治理模式受到极大挑战,新的思想潮流、制度变革和教育问题不断涌现,思想教育工作者逐渐面临失语困境。
1.知识失语。
知识是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的重要源泉。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是以知识的筛选、传播与分配为基础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自媒体时代,人人皆为记者,信息获取的多元化,使思想教育工作者不再是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知识获取的主要来源,网络为代表的新型信息传播手段成为大学生观点自由市场的新空间,以秒互动的方式,形成面向社会和公众获得话语权的公共能量场。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话语在频率、权威、数量、形式等方面都难以抗衡网络领袖的话语,其撕心力竭的知识性呐喊声往往被淹没或隐匿。
2.角色失语。
思想教育工作者在高等学校中扮演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和服务育人的复合型角色,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但由于自媒体时代去中心化和多元化态势的日益确立,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三种角色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呈现出一个树状结构,反而像来自三个不同方向的直线相交汇在思想教育工作者处并向外散发出去,致使思想教育工作者经常以变脸的方式转化身份,进行话语调节以适应不同的角色。自媒体时代思想教育工作者角色的频繁转化,将会使其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更为艰难,并且逐渐模糊角色,迷失自我。
3.公信力失语。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一般采用论坛、跟帖、留言板、微博客等载体来关注校园热点、焦点问题。但思想教育工作者对自媒体工具运用技术和操作能力远不如大学生,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相对欠缺,不能及时准确回答学生质疑,传播效果反而偏弱,学生对思想教育工作者产生一种不信任,并逐渐演变为网络暴民。思想教育工作者渐失公信力,民怨四起又不能得到有效排解,只能在激愤中形成大学生和思想教育工作者两个舆论场的隔阂和对峙,并持续把这种对峙情况融入到了现实的校园生活中,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4.理性力量失语。
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更深刻地源于自身理性力量的展现。思想教育工作者作为独立个体,更多以理性判断和理性能力发展为源,指导大学生自主地面对社会现实,获得社会经验,增强社会生存能力。然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对网络环境异常敏感,并具有一定的洞擦力,他们并不完全接受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念,会根据自身观察和切实经验形成自我价值观念,选择性地接受指导,这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削弱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的生命力。倘若思想教育工作者以话语暴力代表权威意志或者不容置疑的价值判断,只能显示其话语理性的苍白无力,也就逐渐丧失了其话语理性的指导力量。
二、机制探究:自媒体平台的双重主客体
自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高校师生参与意识的觉醒与操作技能的掌握,为自媒体工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生存的土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更加自觉地运用自媒体工具进行网络参与、表达以及监督,充分实现话语权。自媒体工具兼有双重主体和客体,其角色的确定是依据思想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所承担的责任来界定的,一端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体系,一端是大学生话语体系,交叉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博弈机制,形成两条主线,即以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体系为主导的自媒体平台和以大学生话语体系为主导的自媒体平台。第一条主线:以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体系为主导的自媒体平台。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思想教育工作者作为自媒体平台主体,关注学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管理和人生指导工作,密切关注网上动态,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通过自媒体平台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积极开展网络教育,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拓展思想教育工作者在自媒体空间的话语权,增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的生命力,达到新的纳什均衡状态,最终实现思想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正和博弈。第二条主线:以大学生话语体系为主导的自媒体平台。大学生作为自媒体平台的主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塑造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自媒体平台上大学生通过自身的洞察力和社会经验,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进而表达诉求,评判学校的发展和举措;关注教师,尤其是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言行举止,做人做事风格,寻找榜样的力量。大学生年轻、敏感又极具活力,通过自媒体平台,完成触发、表达、聚焦、沟通、转化五个环节,拓展话语权,设置议题,评论转载,经过价值观念碰撞,形成思想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进行沟通的公共能量场,并将博弈结果及时反馈给对方,实现自身诉求。
三、策略选择: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重塑
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的加强和重塑在于其对大学生的导引力,而不是迫于某种制度安排或赋予强制力的约束。
1.扩展知识来源,增强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能力。
思想教育工作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者和表达者。自媒体时代,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借助自媒体平台学习网络基本规范和常识,熟悉网络用语,强化自媒体工具应运与操作技能,扩展业务知识;主动关心时政和社会动态,善于总结思考,能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召开主题班会,增加社会共识,扩展时事知识;借助网络远程教育,接受网络培训,扩展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并借助微博客、微信、状态等自媒体形式分享自己所学知识或心得体会,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网络交流,提高应用能力,扩展学科知识;通过自媒体群组,注重与同行交流,借鉴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扩展经验知识。为此,可强化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公共能量场中的影响力,实现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的主导性和权威性。
2.重塑主体角色,强化思想教育工作者主导作用。
思想教育工作者借助自媒体平台,形成独立的人格和风格,有立场,讲原则,注重参与型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在一种相对理性、成熟的网络环境中参政议政,培养学生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自觉从愤青走向智者,以理性克制情感,实现虚拟到现实回归,网民到学生的回归。结合学生实际和自己的经验知识,形成富有感召力和生命力的话语,消解自媒体平台中的话语霸权,均衡各种话语比重,尊重大学生表达权和话语权,平等对话,通过自媒体平台找到与大学生的相容点加以引导,顺势而为,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隔阂和对峙,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共同推进协商,达成共识。
3.强化公信力,提升思想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公信力是一种无形资产,体现了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信誉度以及影响力。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塑造个体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思想魅力,注重涵养,深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成为自媒体时代教育管理工作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学校应该完善晋升制度、激励制度、考核制度,鼓励思想教育工作者发展走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提升思想教育工作者公信力。面对网络舆情时思想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教育管理思路,增强媒介意识,积极占领自媒体文化阵地,开诚布公,慎待话语,做好信息传递工作,防止因个人言语不当或解释不力,被放大为学校言行,损伤师生关系。积极、妥善面对学生质疑,不盲目批评或指责,对自身有错误的要敢于道歉,有误解的即刻澄清,纯粹情绪性的声音必须坚持以静制动冷处理,第一时间抢占舆论的制高点,主动、客观、公正地发布权威信息,赢的话语的主动权,真正做到潜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4.唤醒理性自觉,强化思想教育工作者理性力量。
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的理性发展应注重理性研判和理性能力发展两个方面。通过自媒体平台,积极对学生实施公民意识教育,把学校的规章制度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鼓励学生文明、有序、理性地表达自身利益诉求,自觉维护并优化网络环境,唤醒学生的理性自觉。同时,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倾注思想和情感,强化自身责任意识,主动克服一些意识淡薄的网络行为,自觉抵制一些未经证实的言论、违背现实的言论、甚至低俗的言论,不肆意传播,不妄加评论,将表达权和自身行为控制在法律给予的自由限度内,不超越法律准则的边界,创新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以喜闻乐见地方式牢牢占领大学生的舆论阵地,赢得话语权。
四、结束语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能否克服失语困境,重塑话语权决定着思想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是否具有实际的影响力和制约力。只有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抢占先机,控制舆情制高点,善用自媒体建构全新的话语平台,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和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引领大学生思潮,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礼貌显魅力
高二政治说课稿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品味生活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人的性格 各不相同 教学设计(一)
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
《走进中学》说课稿
笑迎新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1
初二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什么是经济效益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案
高二政治说课稿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高二政治说课稿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十五课第一框
情趣与兴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
情绪——奇妙的“窗口”
高二政治说课稿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初中政治说课稿-《爱国情操的表现》
高三政治说课稿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初一政治《发展真挚的友情》说课稿
高三政治说课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意志坚强的表现
《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说课
高二政治说课稿 家庭消费的内容
勇于开拓进取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