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必须以民主、平等的主体际关系和双向互动为基础,尊重主体的合理需求,立足于培养、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坚持以主体性为原则,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断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效地激发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的需要和动机,使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即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初期就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理应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主体的互动交往活动,但在后来发展的过程中对此却有些背道而驰。尽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在诸多争议中曲折发展,但依然不可否认其当代价值。
(一)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首先,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扬弃。相较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视为主客体关系,将受教育者当作灌输的被动对象,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个体价值,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则强调人作为主体的存在,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并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及个体价值。其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础。主体间性是个体和群体的有机融合,其中的个体主体性,既可能使其他个体主体性得到加强,也可能使其他个体主体性受到制约。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的首要障碍就在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足,因此需树立全新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效性
首先,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了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培养、开发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个体自我意识性、独立自主性、选择创造性的主体性人格的塑造,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完善,使大学生真正实现终身性创造性等可持续发展。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渊源,二者相辅相成。在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及主体人格的形成和养成。再次,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完善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管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地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平等民主的基础之上的,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建设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理论研究的发展困境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界定不明。主体性在教育理论界的兴起,始于对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认识,因而多数情况下主体性指的仅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即便把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双方的主体性基础之上,现实当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的不平等也无法使其主体性对等统一。事实上,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直接负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教师和辅导员外,还存在着一些隐性的教育者,如高校中的行政、管理、后勤等人员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存在问题。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本身没错,但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有些学者却过于夸大主体的绝对性和无限性,忽视一定的历史条件,使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另一种误区当中。虽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话模式来解决过于完美的主体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理性地看待以人为本的问题。
(二)实践研究的发展困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殊性。首先,置身多元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处于心理发展重要阶段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得不到重视也会影响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质是对个体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而知、情、意、行的发展是动机、情感、理想、意志等心理人格因素共同参与、协同作用的过程。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障碍或变态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主体自我意识,也阻碍了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其次,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学校教育利用主体性、发展主体性、放大主体性,推出具有鲜明主体性的大学生,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和操持者。③但在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少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上升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层面。而教育者作为主导性的主体也未与作为发展主体的受教育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使其意识到主体性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具体操作中,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未能够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因此,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亟需提出改进的对策。
三、改进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大学生主体发展的实际需要,科学把握与大学生之间主体主体的双向互动交往,民主、平等地与大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及良好环境的感染,唤醒、激活大学生个体潜能中的积极因素,使他们成为对自己、对社会富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体。
(一)科学把握主体主体的双向互动交往活动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主体的互动交往活动。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就是如何科学把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活动。首先,互动过程要注重平等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之一是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培养、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但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独立自主的平等的主体人。因此,不能片面强调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贬低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忽视受教育者的思想诉求,也不能夸大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应在主体与主体之间建立平等的双向互动交往模式。其次,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教育者并不单单是授课教师的代名词,还要增强其他人员的教的艺术:即注重教师教的显性教育与教师行的隐性教育相结合、学校管理人员有形的宣传教育与无形的间接尊重相结合,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每个大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不是被动接受的物品,受教育者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自我学习、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建立与教育者的良性互动。总而言之,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因此,科学地把握这两者的互动交往是提高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
心理因素往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容易忽视或不易察觉的个体内部因素。沮丧、焦虑、压抑、自我贬低等不良情绪、心态及心理问题既影响受教育者的学习效率,又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关注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当前社会,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逐渐加强,他们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渴望获得尊重。因此,教育者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建立意识地位能力精神四位一体的模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其主体地位,发展其主体能力,培养其主体精神。其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塑造主体人格。塑造主体人格,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乐观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以及全面发展的个体主体。
(三)营造与时俱进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营造与时俱进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首先要将生活与环境结合起来,营造贴近生活、适应社会的教育环境。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终归是社会的个体,与社会生活是分不开的,与时俱进的主体性教育应该扎根于现实的生活世界中,贴近生活。即重视受教育者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受教育者实际生活的需要,培养受教育者参加社会实践的自我锻炼、具体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体验中获得感悟,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实际,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其次,创建绿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网络成为了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网络中存在的信息混乱、管理困难和话语霸权等现实问题,一直在挑战大学生的辨别、判断和选择能力。因此,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创建绿色的网络阵地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网络阵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设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固有的惯性思维中走出来,利用多媒体的方便、快捷,可以把课堂教学从传统的灌输延展到受教育者更直接的自我感官体验当中;另一方面,高校要打造系统安全、内容丰富、信息健康的网络教育平台,建好德育工作网站,如建立红色网站红色教育基地道德讲堂新闻纪要等多种学习板块,促使学生自主浏览、主动学习。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社会发展最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能否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对改进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需解决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明确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从而界定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要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困境及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上寻找合适的改进对策,以真正达到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目的。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路
时政热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分析
习近平与外国学子的书信情缘
时政热点: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作用
时政热点:坚定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时政热点:坚持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
李克强: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时政热点:年轻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时政热点:深刻改变中国命运的理论指引
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时政热点:为担当者打造“护身符”
时政热点:让五四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高校退休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
2019年时政:6月5日国内篇-国家
自媒体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时政热点:把我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2019年时政:6月4日国际篇-国家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时政热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习近平主席给中老友好农冰村小学全体师生的回信在老挝引发热烈反响
时政热点:让核心技术为数字中国“丰羽壮翼”
时政热点: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
守住"底线",中国有底气
时政热点:扑下身子,扎根乡土
时政热点:中国道路不可阻挡
时政热点:引导当代青年能干事干成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