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宁的教育、卫生思想
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列宁也十分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与卫生事业的发展。列宁充分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他反对旧式的一些教育观点,批判了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尤沙柯夫等人的教育思想,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苏联教育应该与政治、现实相联系,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服务,列宁特别强调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我们都不能持有教育脱离政治的旧观点,我们不能让教育土作不联系政治。学校不仅应当成为一般共产主义原理的传播者一,而应当从思想上、组织上、教育上实现无产阶级对劳动群众中的半无产阶级的和非无产阶级的阶层的影响,其目的在培养能够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人。要向学生宣扬共产主义思想,鼓励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与好接班人。
长期的革命武装斗争以及建设过程的实践,都让列宁充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健康的重要,卫生工作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在十月革胜利后,新生的苏联出现的斑疹伤寒、鼠疫等急性传染病,对军队士兵、普通老百姓身体损失极大,1919年12月5日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同志们,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这个问题上。或者是虱子战胜社会主义,或者是社会主义战胜虱子!这表明列宁充分认识到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防治传染病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努力扩大经费、物资投入,为防治疾病流行提供最大限度的物质保障,列宁主张全民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消灭传染病的传染源。同时,大力宣传、普及卫生知识,使全民能够树立良好的卫生观念习惯,自觉自愿地消灭染病的传染源。
此外,列宁也十分重视妇幼保健工作,对于妇女要努力保障其合法权益,允许并鼓励其参加公共劳动,实现妇女的解放。对于儿童,要努力做好儿童疾病预防工作,尽力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做好学龄前儿童这个特殊的教育工作。所以列宁专门指示要加强托儿所、幼儿园、孤儿院等育儿机构建设,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列宁有关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
虽然在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中,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观点,但其许多观念思想与政策,却包涵着和谐的意蕴。如新经济政策中的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的政策,就让工农的联盟更为和谐和睦,由于余粮征集制政策将农民更多的粮食征集过来,供应城市与军队,更多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这是战时政策的特殊性。而如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应该努力将工农联盟稳固,更粮食税的实行就从经济层面上既保证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也有利于改善城市工人的生活状况。同时,由于苏俄当时特殊的国情,国力较为积贫积弱,经济成为复杂,列宁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存在的必要性,因而在新经济政策中采取的允许非国有化企业的存在、允许国家调控下的自由贸易与市场货币交换,以起到了缓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整个新经济政策时期,社会矛盾相对比较缓和,经济得到较为明显的发展。
农村思品课中的差生辅导的效果观察
初中政治教学的教学法探索
新课标下的初中政治教育
论中学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的有效性分析
情感教学在初中政治课中的应用
高中政治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加强政治学科教学中的情感体现的策略
简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初中政治教学中主体意识的培育
时政教育在政治教育中的实用性
初中政治教育质量的确保方法
探讨初中政治教学的教学法
高中政治的有效教学
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进行时事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政治教师的创新能力释解
高中政治课程的研究
高中政治中设问与提问的思考
高中政治的教学生活化
分析政治课口头作业的布置与评价的体系
高中政治学习习惯养成
高中政治教学模式整合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浅论
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论
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及措施
探讨上好高中政治第一课方法
简论胡锦涛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初中政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学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的有效性
初中政治教师素质研讨
高中政治课培养学生解读信息能力培养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